-
公开(公告)号:CN1195961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3233.4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78 , G01R19/00 , G01R1/04 , G01R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信息采集装置,主要由相互连接的面板及盒体构成,在面板或盒体上设有对应多个信号通道的外部扩展单元,至少包括充电桩端接口、充电车端接口、直流电源接口、充电通信信号接口、用于连接电压数据采集器的电压信号接口、用于连接电流数据采集器的电流信号接口、多个引脚控制开关;在盒体内设有与外部扩展单元电连接的电路模块,且配有监测电压电流信号的传感器。本发明按照业内标准及成熟技术,在不破坏充电桩线束和车端充电口的情况下,实现在车外实时且快速采集并监控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充电信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兼容性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信息采集效率,缩短测试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4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77412.1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及系统,策略包括:从车载诊断接口的通讯信号中采集动力电池的温度信息和电压信息;依据动力电池的温度信息和电压信息计算多个热失控评价指标;依据多个热失控评价指标判断是否满足热失控预警条件;若满足,则发出热失控预警。本申请通过检测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信息实时进行热失控判断,可以及时发现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倾向,并进行预警,延长了预警的时间提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0787.X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抛负载电压冲击试验的测试装置,属于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其中,盒体内设置有测量铜排和继电器,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线桥,所述盒体的内壁设置有接插件和香蕉头插座,所述继电器包括第一常开继电器和第二常开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的线束通过所述线桥固定延伸至所述接插件上,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通过所述测量铜排与外接线束连接。本发明进行的高压电气安全试验‑抛负载,避免了以往进行高压电性能试验前线束改制的流程,提高新能源汽车抛负载试验验证的效率,缩短试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96939.8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卡换电结构,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车架左右两侧的换电结构,换电结构包括电池支架一,电池支架二,电池支架三,电池托架,多个电池包以及快换连接器(电)配套高低压线束,快换连接器(水)配套水管管路。本申请采用整体式的电池托架将车架左右侧电池包安装在一起,从而判断为左侧多个电池包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等同于一个电池包,这样就可以实现无论整车实际有几个电池包,都可以等同于左右各一个电池包考虑。本发明使用的轻卡的换电结构方案能有效解决现在市面多包换电成本较高、整车设计方案复杂,以及动力电池退役梯次利用储能端拆卸不便、拆卸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8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1186464.5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翔 , 梁为红 , 马万龙 , 李明 , 吴明明 , 秦春建 , 姚锐 , 刘祥 , 孔珊珊 , 鲍佳娟 , 王航 , 邓金龙 , 杨卫琴 , 丁文江 , 唐世春 , 吕陈 , 刘超伟 , 彭浩宇 , 杨科 , 慈龙尚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囊托架检测装置,所述气囊托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座和托架检测机构,所述托架检测机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检测台座上,用于检测托架横梁。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气囊托架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囊托架的检测精度不达标造成气囊托架的装配容易存在装配误差,由此导致现场无法装配、并且导致空气气囊的安装效果差,不合格率高,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44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11447354.5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27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子自动锁止的汽车线束插件,包括公端插件和母端插件,其中所述第一凸形槽内设置有锁止片,所述锁止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两个第三卡勾,所述主体于所述第三卡勾的两侧凸设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卡勾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二凸形槽内,两个所述第三凸块分别间隙配合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对插件内端子的自动锁止,端子固定可靠性得以提升,且能够防止遗忘锁止片对端子进行锁止这一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43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39652.2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翔 , 梁为红 , 马万龙 , 陈明朋 , 李明 , 吴明明 , 崔世伟 , 姚锐 , 秦春建 , 李继超 , 杨科 , 邓金龙 , 孔姗姗 , 刘祥 , 王航 , 鲍佳娟 , 丁文江 , 唐世春 , 刘超伟 , 杨卫琴 , 彭浩宇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空气悬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座、板簧检测机构和轮毂支撑结构,所述板簧检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检测台座周侧的四个板簧夹持检测结构,且四个所述板簧夹持检测结构呈矩形阵列布置于所述检测台座上,所述轮毂支撑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检测台座上、并位于四个所述板簧夹持检测结构的中间。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复合空气悬架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空气悬架与车架吊耳之间的装配连接难度较大,尺寸不易控制更不易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82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997169.7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固定卡扣组件,包括卡扣、弹簧和顶压环;其中,卡扣包括端盖、卡柱、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卡柱与端盖固定连接;第一弹片与卡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片与卡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弹片等间距设置于卡柱上,且每一层的第二弹片包括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成对角线布置;顶压环设置于端盖和汽车钣金之间;第一弹片用于卡接在汽车钣金的第一类型孔上;第二弹片用于卡接在汽车钣金的第二类型孔上;弹簧套设于卡柱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端盖和顶压环相顶抵,以使顶压环压紧在汽车钣金上。本发明中,卡扣可以与第一类型孔或者第二类型孔相配合,提高了通用性,节约了大量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47354.5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27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子自动锁止的汽车线束插件,包括公端插件和母端插件,其中所述第一凸形槽内设置有锁止片,所述锁止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两个第三卡勾,所述主体于所述第三卡勾的两侧凸设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卡勾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二凸形槽内,两个所述第三凸块分别间隙配合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对插件内端子的自动锁止,端子固定可靠性得以提升,且能够防止遗忘锁止片对端子进行锁止这一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34612.3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转向摆臂检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台和第二检测台,所述第一检测台高于所述第二检测台,所述第一检测台的顶部设有一个第一检测柱和两个第一检测销,所述第二检测台的顶部设有一个第二检测销和一个第三检测销;所述第二检测台的周边设有两个夹具,所述夹具的压臂上安装有压块;其中一个所述夹具的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检测销配合使用,另一个所述夹具的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三检测销配合使用。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对动力转向摆臂进行检测,具有检测效率高和检测成本低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