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98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1425592.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F16/245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平稳性评分测试方法,采集目标车辆的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多种子原始数据;根据各所述子原始数据计算得到与各所述子原始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析数据;将各所述子原始数据对应的子分析数据分别与预设数据库中与各所述根据子原始数据对应的子分析数据对应的预设区间以及根据各预设区间对应的子参数,确定各子分析数据对应的子参数;将对应一个所述子原始数据的所述子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各所述子原始数据对应的单项评分值;将各所述子原始数据对应的所述单项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车辆的平稳性总评分值,根据所述平稳性总评分值对目标车辆进行优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平稳性评分测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实现对目标车辆平稳性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70944.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滑行试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安装于待测试车辆上的采集器获取待测试车辆处于滑行试验时对应的速度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根据上述信息构建试验道路坡度数据图;确定任意两个速度采样点,根据对应的目标定位信息确定对应的目标路段,并通过试验道路坡度数据图查找目标定位信息对应的目标坡道角度;根据目标坡道角度对目标路段对应的滑行阻力进行坡度修正,得到坡度修正后的整车行驶阻力。通过上述方式,对试验道路上各位置的坡度进行采集,并基于坡度对道路滑行试验得到的滑行阻力进行坡度修正,解决了现有的道路滑行试验中道路坡度对试验结果存在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98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25592.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F16/245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平稳性评分测试方法,采集目标车辆的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多种子原始数据;根据各所述子原始数据计算得到与各所述子原始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析数据;将各所述子原始数据对应的子分析数据分别与预设数据库中与各所述根据子原始数据对应的子分析数据对应的预设区间以及根据各预设区间对应的子参数,确定各子分析数据对应的子参数;将对应一个所述子原始数据的所述子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各所述子原始数据对应的单项评分值;将各所述子原始数据对应的所述单项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车辆的平稳性总评分值,根据所述平稳性总评分值对目标车辆进行优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平稳性评分测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实现对目标车辆平稳性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47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0344.4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平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整车电平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发电机电压,并判断所述发电机电压是否小于标定电压;在所述发电机电压小于标定电压时,判定所述目标车辆为电平衡故障;在所述目标车辆为电平衡故障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发电机电流和所述目标车辆当前的用电电流,根据所述发电机电流、所述用电电流和预设发电机外特性曲线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目标转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实际转速提高至所述目标转速。相对于现有的通过降低用电器的电流来解决车辆的电平衡故障的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整车的用电需求下,解决整车的电平衡问题,确保车辆不存在亏电的风险,提升用户体验感。
-
公开(公告)号:CN11206803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047381.0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涉及,该方法包括:获取接地系统内所有负载输入电流值以及所有接地点的第一总电流值,并根据负载输入电流值与第一总电流值判断接地点内的故障,之后断开一个接地点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并获取其他接地点的第二总电流值集合,根据第一总电流值与第二总电流值集合判断接地点之间的故障,进而实现了接地系统故障的全面检测。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全面的接地系统的故障检测,而本实施例通过先对接地点内的故障进行检测,后对接地点之间的故障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接地系统故障的全面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94516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40990.8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00 , B60R1/00 , B60R2300/802 , H04N7/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倒车影像系统的评价方法,通过采集车载倒车影像系统的显示屏幕数据、盲区数据、轨迹线数据、全景影像数据,并根据预设等级标准,分别得到各个数据的得分,并将各个得分融合,得到车载倒车影像系统的综合得分,从而实现从多个角度综合判定,较为客观的对车载倒车影像系统进行评价;本发明全面、可靠,且实用性较强,能使用简易工具便可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0787.X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抛负载电压冲击试验的测试装置,属于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其中,盒体内设置有测量铜排和继电器,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线桥,所述盒体的内壁设置有接插件和香蕉头插座,所述继电器包括第一常开继电器和第二常开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的线束通过所述线桥固定延伸至所述接插件上,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通过所述测量铜排与外接线束连接。本发明进行的高压电气安全试验‑抛负载,避免了以往进行高压电性能试验前线束改制的流程,提高新能源汽车抛负载试验验证的效率,缩短试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6971.9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水温表校正系统及方法,属于车辆领域。本发明中所述电偶选择模块对设置在车辆上的备选热电偶传感器进行温度标定,并根据标定结果选择试验热电偶传感器;所述检测记录模块获取所述试验热电偶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与水温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将所述试验热电偶的温度数据与车辆上水温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温度对比数据,并将所述温度对比数据发送给所述校正分析模块;所述校正分析模块接收所述温度对比数据,根据所述温度对比数据校正车辆水温表,并根据所述温度对比数据生成分析结果信息。通过将车辆上的水温传感器与测量温度准确的试验热电偶传感器进行温度对比并校正车辆水温表,可以使水温表的校正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6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60788.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19/00 , G01R31/00 , H04L67/141 , H04L43/0811 , H04L43/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抛负载电压冲击试验的测试方法,属于汽车测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PEU输入端与电压采集探头相连接,且将电压采集探头连接到数据采集器,进行READY状态抛PEU试验;依次进行车辆在不同运行速度下的工况试验,对于每个速度点,分别进行开启AC和关闭AC的试验;模拟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动力电池失效的情况,并记录电压波形变化。本发明能够验证抛负载过程中产生的电压脉冲是否满足设计开发要求,为后续车型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避免了以往进行高压电性能试验前线束改制的流程,试验步骤精简,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抛负载试验验证的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1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22209.0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车雷达电控自动测试系统,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利用倒车雷达的蜂鸣器输出音频相应的电信号与转鼓试验台以及投影网格图像相结合,实现电控模拟真实的倒车工况并自动记录雷达探测数据,同时可以基于蜂鸣器输出的电信号自动触发转鼓试验台模拟出刹车动作。本发明可靠性强、试验精度高,尤其地,更为贴近车辆的真实使用场景,且由投影网格的方式规避了占用场地空间、适应性不佳的问题,因而可以适用多种相关测试所需,如自动驾驶领域的雷达波、盲点监测系统的验证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