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75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80048376.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单元(30)具备:旋转电机(MOT),其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CL);旋转电机壳体(40);以及电力变换装置(PDU)。电力变换装置(PDU)在正交方向上配置于旋转电机(MOT)的一侧。在旋转电机壳体(40)的旋转电机收容部(41)储存有第一冷却液(LB)。驱动单元(30)具有:第一连接部(70),其将旋转电机(MOT)与电力变换装置(PDU)电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60),其将设置于旋转电机(MOT)的传感器与电力变换装置(PDU)电连接。第一连接部(70)及第二连接部(60)在正交方向上配置于旋转电机(MOT)与电力变换装置(PDU)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172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23967.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高驱动单元的冷却性能的车辆。在车辆(1)中搭载有驱动单元(30)。驱动单元(30)具备:旋转电机(MOT),其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大致水平延伸的旋转轴(CL);以及电力变换装置(PDU),其与旋转电机(MOT)电连接。在驱动单元(30)中连结有向驱动单元(30)导入冷却液(WT)的冷却液导入管(33)、及从驱动单元(30)排出冷却液(WT)的冷却液排出管(34)。冷却液导入管(33)连结的冷却液导入管连结部(35)及冷却液排出管(34)连结的冷却液排出管连结部(36)设置为在比驱动单元(30)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处从驱动单元(30)的车宽方向与冷却液导入管(33)及冷却液排出管(34)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433438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80026849.X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05 , B60K6/24 , B60K6/26 , B60K6/36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40 , B60K6/44 , B60K6/448 , B60K6/52 , B60K6/547 , B60K13/04 , B60K2006/381 , B60K2007/0092 , B60Y2200/92 , F01N5/02 , F01N13/08 , F01N2340/04 , Y02T10/6243 , Y02T10/6265 , Y02T10/6295 , Y10S903/9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在混合动力车辆(3)中,后轮驱动装置(1)配置在车辆(3)的前后方向上比内燃机(4)靠后方的位置,排气通路(80)从内燃机(4)向车辆(3)的后方延伸,并且以围绕如下四个平面的方式配置,所述四个平面分别是:穿过外壳(11)的前端且与车辆(3)的前后方向正交的第一平面(S1);穿过外壳(11)的后端且与车辆(3)的前后方向正交的第二平面(S2);穿过外壳(11)的左端且与车辆(3)的左右方向正交的第三平面(S3);穿过外壳(11)的右端且与车辆(3)的左右方向正交的第四平面(S4)。
-
公开(公告)号:CN112172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010623967.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高驱动单元的冷却性能的车辆。在车辆旋转电机(MOT),其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大致水平延伸的旋转轴(CL);以及电力变换装置(PDU),其与旋转电机(MOT)电连接。在驱动单元(30)中连结有向驱动单元(30)导入冷却液(WT)的冷却液导入管(33)、及从驱动单元(30)排出冷却液(WT)的冷却液排出管(34)。冷却液导入管(33)连结的冷却液导入管连结部(35)及冷却液排出管(34)连结的冷却液排出管连结部(36)设置为在比驱动单元(30)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处从驱动单元(30)的车宽方向与冷却液导入管(33)及冷却液排出管(34)连结。(1)中搭载有驱动单元(30)。驱动单元(30)具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924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280027449.6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 H02K7/00 , B60K6/448 , B60K6/48 , B60K6/52 , B60K7/00 , B60K17/02 , B60K17/04 , B60L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2 , B60K6/448 , B60K6/48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2 , B60K17/046 , B60K20/00 , B60K2001/006 , B60K2007/0046 , B60K2007/0092 , B60L11/14 , B60Y2306/03 , B60Y2306/05 , B62D21/11 , H02K7/006 , H02K9/19 , Y02T10/6221 , Y02T10/6243 , Y02T10/6265 , Y02T10/641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58
Abstract: 第一电动机用冷却流路(120A)及第一电动机用润滑流路(121A)从电动液压泵(70)经由比第一电动机(2A)的一端(E1)靠外侧的位置而向第一电动机(2A)的被冷却润滑部(A1、A2)供给油。而且,第二电动机用冷却流路(120B)及第二电动机用润滑流路(121B)从电动液压泵(70)经由比第二电动机(2B)的另一端(E2)靠外侧的位置而向第二电动机(2B)的被冷却润滑部(B1、B2)供给油。
-
公开(公告)号:CN102362097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13176.0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3 , B60K1/00 , B60K1/02 , B60K6/383 , B60K6/442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K17/26 , B60K2007/0046 , B60K2007/0092 , B60W10/02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10/115 , B60W10/16 , B60W10/18 , B60W10/196 , B60W20/00 , B60W30/18009 , Y02T10/6234 , Y02T10/6265 , Y10T477/322
Abstract: 驱动装置(1A)具有:电动机(2A、2B),其输出驱动力;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其配置在电动机(2A、2B)的输出轴即圆筒轴(16A、16B)和与后轮(LWr、RWr)连结的车轴(10A、10B)之间,其中,具有配置在从电动机(2A、2B)至车轴(10A、10B)的传递路径上,并将电动机(2A、2B)的单向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车轴(10A、10B)的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将电动机(2A、2B)的双向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车轴(10A、10B)的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70782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463597.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2 , B60K1/02 , B60K7/0007 , B60K2001/003 , B60L3/0061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77 , B60L15/2054 , B60L2220/16 , B60L2220/46 , B60L2240/12 , B60L2240/3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5 , B60L2240/486 , B60L2260/28 , F16H57/045 , F16H57/0476 , Y02T10/6217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02T90/16 , Y10T74/19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后轮驱动装置(1)具备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左后轮(LWr)连接的第一电动机(2A)、收容第一电动机(2A)且具有左贮存部(RL)的第一壳体(11L)、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右后轮(RWr)连接的第二电动机(2B)、收容第二电动机(2B)且具有右贮存部(RR)的第二壳体(11R)、将左贮存部(RL)和右贮存部(RR)连通的第一左右连通路(FP),在第一左右连通路(FP)上配置有油传感器(80)。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924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27449.6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 B60K6/40 , B60K6/442 , B60K6/547 , B60K17/06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W10/30 , B60W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2 , B60K6/448 , B60K6/48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2 , B60K17/046 , B60K20/00 , B60K2001/006 , B60K2007/0046 , B60K2007/0092 , B60L11/14 , B60Y2306/03 , B60Y2306/05 , B62D21/11 , H02K7/006 , H02K9/19 , Y02T10/6221 , Y02T10/6243 , Y02T10/6265 , Y02T10/641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58
Abstract: 第一电动机用冷却流路(120A)及第一电动机用润滑流路(121A)从电动液压泵(70)经由比第一电动机(2A)的一端(E1)靠外侧的位置而向第一电动机(2A)的被冷却润滑部(A1、A2)供给油。而且,第二电动机用冷却流路(120B)及第二电动机用润滑流路(121B)从电动液压泵(70)经由比第二电动机(2B)的另一端(E2)靠外侧的位置而向第二电动机(2B)的被冷却润滑部(B1、B2)供给油。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19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40138.9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3/02 , B60K1/00 , B60K6/387 , B60K6/46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L1/003 , B60L3/0023 , B60L7/26 , B60L11/14 , B60L11/1877 , B60L15/2009 , B60L15/2036 , B60L2220/46 , B60L2240/12 , B60L2240/3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86 , B60L2260/28 , F16H57/0434 , F16H57/0446 , F16H57/0476 , F16H61/0021 , F16H2061/0037 , Y02T10/6217 , Y02T10/6265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流路控制装置,其具备:液体供给装置,其向液压式切断连接机构及液体被供给部供给液体;流路切换阀,其配设在将液体供给装置与液体被供给部连通的液体流路上,或者横跨将液体供给装置与液压式切断连接机构连通的液压路和液体流路而配设。流路切换阀具备:能够切换为第一动作位置和第二动作位置的阀芯;将阀芯从第二动作位置向第一动作位置的方向施力的复原机构;对将阀芯从第一动作位置向第二动作位置的方向施力的液体进行收容的液室。液室在阀芯为第一及第二动作位置时与液体供给装置连通,液体流路在阀芯为第一动作位置时和阀芯为第二动作位置时,流路阻力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4097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80048489.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单元(30)具备:旋转电机(MOT),其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CL);旋转电机壳体(40);以及电力变换装置(PDU)。电力变换装置(PDU)具有电力变换装置壳体(50),在正交方向上配置于旋转电机(MOT)的一侧。电力变换装置壳体(50)固定于旋转电机壳体(40)。在电力变换装置壳体(50)及旋转电机壳体(40)中的任一方,在旋转电机(MOT)和电力变换装置(PDU)电连接的连接部的上方形成有沿正交方向突出并沿旋转轴方向延伸的引导部(5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