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8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43156.5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江苏华羲动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体结构以及包括其的混合动力集成系统,包括:将箱体空间分隔为热空间区域和冷空间冷空间区域,热空间区域放置温度较高的设备;可以在冷空间区域放置温度较低(发热量少)的设备,通过隔热层,可以保证热量隔离,避免热空间区域的高温传导到冷空间区域,从而避免影响冷空间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而避免影响冷空间区域放置的电机等温度较低的设备。本发明箱体的材料优选散热或导热材料;箱体的各个壁板的表面可以设置为散热齿或散热格栅等结构,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箱体强度,并减轻箱体重量。所述箱体的壁板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隔音和/或传热材料,各个热空间进风口和排气口也布置隔音和传热材料,便于隔音、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428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42533.0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动力组件、传动组件、行走组件和悬置装置;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增程器,悬置装置包括悬置组件,驱动电机的前端通过至少一个悬置组件连接至车架,驱动电机的后端通过至少一个悬置组件连接至车架,增程器的前端通过至少一个悬置组件连接至车架,增程器的后端通过至少一个悬置组件连接至车架,驱动电机和增程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0。本发明将动力组件中的增程器和驱动电机分离设置,能够避免增程器和驱动电机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同时在增程器与车架及驱动电机与车架之间分别设置相应的悬置组件,尽最大程度地隔绝增程器或驱动电机与车架之间的振动传递,能够提升增程器和驱动电机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179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28378.6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混合动力的驱动传动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电机、传动装置、减速机构、驱动电机和后桥;所述发动机与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发电电机和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后桥,并可选择地与所述传动装置的连接轴所述驱动电机和/或减速机构的中间轴联动;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传动装置以使所述发电电机充电,同时所述传动装置通过所述动力输出轴向所述后桥传递动力实现车轮驱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后桥实现车轮驱动。本发明能提高混动车辆的动力分配效率,提高车辆节能降耗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8753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80085756.4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法雷奥凯佩科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模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选择性地将从发动机和电动机传递的扭矩传递给变速器,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壳体;沿径向方向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内的驱动轴,其基于轴向方向朝向发动机的一个端部从壳体突出,并且发动机的扭矩被输入给该驱动轴;转子轮毂,其设置在壳体内,径向外侧上安装有电动机的转子并且径向内侧上形成有轮毂板部,该轮毂板部一体地朝向驱动轴延伸并且可旋转地连接到驱动轴基于轴向方向朝向变速器的另一端部;转子轮毂脊,其内周表面基于径向方向由壳体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其外周表面基于轴向方向在发动机侧固定到转子轮毂;发动机离合器,在轴向方向上设置于发动机侧并且轮毂板部插置于发动机离合器和发动机之间,该发动机离合器被配置为直接连接驱动轴和转子轮毂,以选择性地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给转子轮毂;以及变矩器,其在轴向方向上设置于变速器侧并且轮毂板部插置于变矩器和变速器之间以连接到转子轮毂,该变矩器被配置为在车辆初始驱动时倍增发动机的扭矩、倍增电动机的扭矩或者倍增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扭矩,或者以1∶1的比率将其传递给变速器,其中,在转子轮毂和发动机离合器之间、用于将工作流体供应给转子以冷却该转子的至少一个流体槽形成在轮毂板部的基于轴向方向朝向发动机离合器的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1599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80607.7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燃料发动机,所述燃料发动机的曲轴连接有ISG电机;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燃料发动机的曲轴通过离合器连接有主动传动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轴连接有与主动传动件配合的从动传动件,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用于与车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从动传动件远离减速机构的一侧。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系统的装配维修难度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166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44544.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上海坤博胜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一太阳轮和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行星架、第二太阳轮和第二齿圈,第二齿圈的外齿与第一齿圈的外齿啮合;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行星架传动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太阳轮传动连接;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太阳轮传动连接;制动器,用于操纵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锁定或释放;离合器,用于操纵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架之间的结合或分离;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架传动连接并用于将动力传递至车轮;还公开了一种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方法;系统结构简单,利于提升车辆的综合经济性和动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3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02783.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睿蓝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睿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K6/22 , B60K6/26 , B60K6/28 , B60K6/24 , B60K6/40 , B60L50/62 , B60L53/80 , B60L50/60 , B60L5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电式增程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其中,换电式增程车辆包括车架、动力模块、换电电池包以及充电电源模块,动力模块安装于车架的前部,动力模块包括相连接的发动机和增程动力电驱;换电电池包安装于车架的中部,换电电池包用于为增程动力电驱提供电能,或者接收增程动力电驱产生的电能;充电电源模块安装于车架的后部,充电电源模块与换电电池包连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和换电电池包。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换电式增程车辆的车底工程化的布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017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2282.7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深圳兴康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机构,包括变速行星排,变速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行星架及可转动地安设在其上的双联行星轮、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双联行星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太阳轮和第一齿圈同时啮合,第二行星轮与第二齿圈啮合,第一太阳轮与输入轴固定连接以输入动力;第一换挡元件和第二换挡元件,第一换挡元件可选择地将第二齿圈或行星架与输出轴接通,第二换挡元件可选择地将第一齿圈或第二齿圈保持固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和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一个复合行星排和两个换挡元件,可实现至少三个挡位且1挡速比可达到较大数值,可省去至少一级减速齿轮,得到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变速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3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917778.3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麦格纳动力总成(江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装置,动力电池以及控制器;发动机用于输出动力至车辆或带动电机装置发电;电机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分别输出动力至车辆,或在发动机的带动下,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产生电能输送至动力电池进行电能的储存;动力电池用于给电机装置提供电能,动力电池将储存的电能分别提供给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车辆的驱动模式,根据车辆的状态参数对发动机以及电机装置进行控制,以控制车辆的驱动模式。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扭矩功率大,功率分流油耗高,造成车辆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013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1911363525.0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汽车,该混合动力变速箱包括第一电机、外输入轴总成、内输入轴总成、第二电机以及输出轴总成。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控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以及同步器的位置,就能够得到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不同的动力组合和不同的挡位,从而能够实现多种动力模式,使得汽车能够在各个工况下获得最佳动力。与使用传统变速器的混合动力总成相比,本发明去除了传统的变速器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利于机舱布置;与使用减速齿轮机构的混合动力总成相比,在不影响车辆动力性的情况下,降低了对驱动电机功率、扭矩及最高转速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