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
    11.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52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242803.8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能量消耗效率的车辆。车辆(V)具备:主驱动单元(DU1),其输出驱动前轮(FWR)的主驱动力;次驱动单元(DU2),其输出驱动后轮(RWR)的次驱动力;以及控制单元(CTR),其控制主驱动单元(DU1)及次驱动单元(DU2)的输出。主驱动单元(DU1)具有主驱动马达(MOT1)。次驱动单元(DU2)具有次驱动马达(MOT2)。控制单元(CTR)具有设定主驱动力与次驱动力之间的驱动力分配比率的驱动力分配比率设定部(75)。驱动力分配比率设定部(75)基于车辆(V)的车速(VP)和车辆(V)的要求驱动力(Freq),以车辆(V)的电力损失成为最小的方式设定驱动力分配比率。

    动力传递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58928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8868.6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在动力传递装置中,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内齿轮(24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相互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中,内齿轮(24A)与行星齿轮(22A)的啮合部以在第一电动机(2A)产生向正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内齿轮(24A)上作用有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中,内齿轮(24B)与行星齿轮(22B)的啮合部以在第二电动机(2B)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上作用有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车辆
    16.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5288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242802.3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能量消耗效率的车辆。车辆(V)具备:主驱动单元(DU1),其输出驱动前轮(FWR)的主驱动力;次驱动单元(DU2),其输出驱动后轮(RWR)的次驱动力;以及控制单元(CTR),其控制主驱动单元及次驱动单元的输出。主驱动单元(DU1)具有发动机(ENG)、和主驱动马达(MOT1)。次驱动单元(DU2)具有次驱动马达(MOT2)。控制单元(CTR)具有设定主驱动力与次驱动力之间的驱动力分配比率的驱动力分配比率设定部(75)。在主驱动单元(DU1)的驱动模式为发动机驱动模式的情况下,驱动力分配比率设定部(75)以主驱动力的分配比率成为90%以上的方式设定驱动力分配比率。

    动力传递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8928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280058868.6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在动力传递装置中,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内齿轮(24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相互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中,内齿轮(24A)与行星齿轮(22A)的啮合部以在第一电动机(2A)产生向正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内齿轮(24A)上作用有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中,内齿轮(24B)与行星齿轮(22B)的啮合部以在第二电动机(2B)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上作用有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车辆用驱动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1188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463822.9

    申请日:2013-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液状流体传感器与其他构件的相对的位置精度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盖构件(72)具有在安装状态下将该盖构件(72)的内部侧和外部侧连通的过滤器插入孔(94a)及传感器插入孔(82),油传感器(80)插入传感器插入孔(82)而固定于盖构件(72)。另外,过滤器插入孔(94a)构成油吸入路(94)的一部分,该油吸入路(94)的形成有吸入油的吸入口(71a)的一端侧配置在过滤器收容室(105)内,且该油吸入路(94)跨壳体(11)的内部与外部延伸。并且,油吸入路(94)的从过滤器插入孔(94a)到吸入口(71a)的流路由在盖构件(72)上固定的过滤器(71)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