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悬架的板簧安装结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6653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4631.8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的板簧安装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其包括:板簧支架底部开设有注油孔;板簧销穿设于板簧支架中,板簧销内设有的第一输油单元与间隙空间连通;限位锁紧部穿设于板簧支架中并与板簧销限位配合,限位锁紧部中设有第二输油单元,第一输油单元两端分别与注油孔和第二输油单元连通油脂嘴设于板簧支架底部,油脂嘴与注油孔对接。本申请中将油脂嘴设于板簧支架底部,并在板簧销和限位锁紧部上均设置输油单元。本申请限位锁紧部不仅可以与板簧销限位配合达到避免板簧销松动目的,还为滑脂的输送提供通道,以保证板簧销及板簧衬套之间充分润滑,延长了板簧支架、板簧销及板簧衬套用寿命。

    一种基于ROS的智能驾驶数据分析与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8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40958.5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OS的智能驾驶数据分析与同步方法,从智能驾驶控制器中获取rosbag数据并转化为csv文件;对每一个csv文件进行筛选获取自动驾驶模式激活时对应的所有数据存储为xls文件;从车载can网络中获取车载can数据;对车载can数据和形成xls文件的rosbag数据进行时间同步处理;对时间同步后的数据进行筛选获取测试需要的数据形成合并xls文件;从合并xls文件中选取需求数据制成对比图并显示,实现智能驾驶数据的同步与分析。本发明数据同步方式打破了固有的基于硬件协议的同步方式,通过共同信号不同时间点建立时间关系,利用后处理方式同步时间轴,即可完成数据同步,不限制采集工具类型及协议,适用面广、成本低。

    一种车桥支架与推力杆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20826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60704.9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桥支架与推力杆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车桥支架、推力杆以及两个螺栓;所述车桥支架间隔设有两个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均设有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至少一侧设有楔形面,每个所述安装座在所述楔形凹槽的下部均设有螺纹孔;所述推力杆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两端均设有楔形连接块,每个楔形连接块与一个所述楔形凹槽的楔形面贴合,且与该楔形凹槽的底面留有间隙,每个所述楔形连接块上均设有通孔;每个所述螺栓穿过一个所述楔形连接块的通孔与对应的螺纹孔连接,以使所述推力杆与所述车桥支架连接。本发明通过增大推力杆的销轴端部的楔形连接块的最大静摩擦力,提高车桥支架与推力杆的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防松连接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115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24305.2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松连接结构,涉及机械连接技术领域,该防松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用于穿设被连接组件,所述螺母依次包括无螺纹段和螺纹段,当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连接以紧固被连接组件时,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无螺纹段与被连接组件抵持且被压缩产生弹性变形。本发明的防松连接结构,螺母设有无螺纹段,无螺纹段可以起到弹性元件的作用,对轴向力的衰减起到补偿作用,进而防止连接结构松动;同时,螺纹段设置锁片或凸起与螺栓螺纹形成干涉,可以阻止连接结构在横向振动载荷条件下出现螺母回转松动。

    一种双向的V型推力杆上支架及支架横梁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566723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0177956.8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一种双向的V型推力杆上支架,包括纵梁连接板、横梁连接板与两个支撑座,所述纵梁连接板的中部与横梁连接板的底部垂直连接,横梁连接板的中部的正、反两个侧面与纵梁连接板之间各设置有一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关于横梁连接板成平面对称,纵梁连接板上与支撑座相交接部位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纵梁螺栓孔,横梁连接板上与支撑座相交接部位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横梁螺栓孔与销孔。本上支架与车架横梁两端开设的U型槽相结合以形成支架横梁总成。本设计不仅能够双向安装推力杆,零部件数量较少,安装位置的精度较高,而且安装、拆卸均比较方便,装配效率较高,维修便利性好。

    一种汽车用塑料侧挡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76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22193.5

    申请日:2016-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1/10 B60G2204/20

    Abstract: 一种汽车用塑料侧挡板,包括塑料本体及其内部镶嵌的金属螺纹嵌件,该金属螺纹嵌件为中空的锥型圆台结构,包括窄台面、宽台面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锥台部,所述窄台面与塑料本体的内侧面相平齐,宽台面与塑料本体的外侧面相平齐,所述锥台部为中空结构,其内壁上开设有螺纹以形成螺纹孔,且在锥台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环状凸起以与塑料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本设计不仅连接螺纹耐用性较强、装配效率较高,而且利于侧挡板、车架的紧贴,能提高金属螺纹嵌件、塑料本体结合的牢固性。

    一种抗侧倾的汽车主副簧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2806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271167.8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侧倾的汽车主副簧悬架系统,属于商用车悬架技术领域,其用于连接车桥和车架,包括:副簧,该副簧固定在车桥的正上方,副簧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均设有副簧卷耳;抗侧倾机构,该抗侧倾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车架和副簧卷耳之间,所述抗侧倾机构被配置为:当车架产生侧倾时,所述抗侧倾机构产生抗侧倾弯矩以限制车架继续侧倾。本申请的抗侧倾机构用于当车架产生侧倾时,所述抗侧倾机构产生抗侧倾弯矩以限制车架继续侧倾。抗侧倾机构使副簧在适应主副簧结构的承载变形、运动型式的同时,给整车提供附加的抗侧倾弯矩,提升整车的抗侧倾能力,减少额外匹配横向稳定杆的需要。

    一种基于蠕行档位控制的矿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8804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148599.X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蠕行档位控制的矿车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并响应矿车控制请求,获得目标停车点坐标以及目标矿车的矿车定位坐标;实时监测目标停车点坐标以及矿车定位坐标之间的第一实时距离;控制目标矿车进入蠕行状态;待第一实时距离等于计算获得的理论停车点距离时,控制目标矿车进入制动状态,并控制目标矿车在目标停车点坐标停车。本申请基于定位技术对矿车的行驶路径进行规划,控制矿车进入蠕行状态,并根据路径以及矿车行驶参数合理制定理论制动起始点,控制矿车平稳准确的行驶至目标停车点,克服传统车辆控制技术的不足,满足矿区车辆控制需求。

    一种车载前向激光雷达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1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35310.4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前向激光雷达控制系统及方法,将激光雷达安装于前挡风玻璃内侧,实时检测当前点云数量,根据当前点云数量判断前挡风玻璃上是否有遮挡,若判断有遮挡,则检测车内外温差;根据车内外温差确定控制雨刮进行前挡风玻璃的清洗工作或控制除雾功能开启进行前挡风玻璃的除雾工作。本发明将激光雷达布置于车辆前向挡风玻璃内侧的仪表台上方一定位置,能够防止灰尘粘连以及雨雪遮挡激光射线的发射与接收;当出现下雨或检测挡风玻璃上有遮挡时,可以及时控制雨刮或空调运行以除去遮挡,为激光雷达提供良好的视野环境,从而有效提高激光雷达的使用效果。

    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及板簧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08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995506.6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及板簧悬架系统,其包括吊耳支架和吊耳,所述吊耳支架上设有限位销;所述吊耳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吊耳支架上,另一端用于转动连接于板簧上,所述吊耳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销配合的槽体;所述槽体包括避让子槽和限位子槽,所述限位子槽位于所述避让子槽远离板簧固定端支架的一侧,并与所述避让子槽连通;以及,所述槽体被配置为:当所述板簧未断裂时,所述吊耳通过所述避让子槽避让所述限位销,以进行旋转;当所述板簧断裂时,所述吊耳通过所述限位子槽抵持所述限位销,以停止旋转。本申请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在车架上额外增加限位机构存在零件数量多、装配复杂以及对整车布置要求高的缺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