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53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572375.5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HV车辆的控制装置,在从EV模式向多个行驶模式中能够产生大的驱动力的行驶模式转移时,能够抑制给驾驶者带来的不协调感等。能够设定卡合第一卡合机构而被设定的第一HV模式、卡合第二卡合机构而被设定并且传递至驱动轮的转矩与第一HV模式相比而较小的第二HV模式、仅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进行行驶的单模式,在从单模式向第一HV模式切换的情况下(S3),从单模式经由第二HV模式向第一HV模式切换(S6~S10)。
-
公开(公告)号:CN1097746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811339745.5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能够输入至蓄电装置的电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的最大制动力的降低能够得到抑制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其构成为能够执行将使第2旋转机械作为发电机工作所产生的再生转矩向驱动轮传递的再生控制、和将基于发动机的动力损耗的制动转矩向输出部件传递的发动机制动控制,发动机制动控制构成为在使第1旋转机械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发挥功能而将发动机的转速维持为预定的转速,在能够输入至蓄电装置的电力低于预定电力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为肯定判断),限制设定HV‑Lo模式(步骤S3)。
-
公开(公告)号:CN11032924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244387.8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30/02 , B60W30/1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以在设定发动机与驱动轮的转速比成为预定值的行驶模式来进行行驶时驱动轮打滑了为要因以致发动机熄火的情况的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对在设定发动机与驱动轮的转速比成为预定值的第1模式来进行行驶的情况下驱动轮空转了的情况进行判定,在驱动轮空转了的情况下切换为第2模式和第3模式中的任一方的行驶模式,所述第2模式是切断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转矩的传递,并且从连结于驱动轮的马达输出驱动转矩来进行行驶的模式,所述第3模式是通过从预定的旋转构件输出预定的反力转矩来将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向驱动轮传递来进行行驶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77469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339745.5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4 , B60K6/442 , B60K6/44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20/10 , B60W20/20 , B60W30/18127 , B60W30/18136 , B60W2510/244 , B60W2510/246 , B60W2520/10 , B60W2710/0605 , B60W2710/0627 , B60W2710/0633 , B60W2710/0644 , B60W2710/081 , B60W2710/083 , B60W2710/086 , B60W2710/244 , B60W2710/248 , B60Y2200/92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能够输入至蓄电装置的电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的最大制动力的降低能够得到抑制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其构成为能够执行将使第2旋转机械作为发电机工作所产生的再生转矩向驱动轮传递的再生控制、和将基于发动机的动力损耗的制动转矩向输出部件传递的发动机制动控制,发动机制动控制构成为在使第1旋转机械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发挥功能而将发动机的转速维持为预定的转速,在能够输入至蓄电装置的电力低于预定电力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为肯定判断),限制设定HV-Lo模式(步骤S3)。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26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894360.9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在无法从蓄电装置对第2马达供给足够电力时的最大驱动力下降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其具备:第1旋转机(6),能够将从发动机(5)输出的动力的一部分变换成电力;传动机构,能够将从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向第1旋转机侧和输出部件侧分割并且能够设定第1模式和第2模式,第1模式是向第1旋转机侧传递的动力与向输出部件侧传递的动力的比率成为第1比率的模式,第2模式是比率成为与第1模式相比向输出部件侧传递的动力的比例小的第2比率的模式;以及第2旋转机(7),基于从第1旋转机和蓄电装置(47)供给的电力而输出动力;构成为在能从蓄电装置对第2旋转机供给的上限电力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对设定第1模式进行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936263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069039.8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村由香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023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1 , B60W40/00 , B60W2510/1005 , B60W2540/10 , B60W2540/14 , B60W2710/021 , B60W2710/06 , B60W2710/08 , B60W2710/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在N惯性滑行行驶结束时,减小变速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差,抑制同步机构的老化并抑制驾驶性的下降。车辆控制装置对车辆进行控制,该车辆具备动力源、能够通过驾驶员的档位的选择来选择变速级并且能够对从动力源输入的驱动力进行变速并输出的变速器、离合器及离合器踏板,在档位为空档且离合器为接合的状态下,车辆进行N惯性滑行行驶,车辆控制装置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及分离,并进行如下控制:在通过踏下离合器踏板输入了将离合器分离的指示而开始动力源的起动控制之后,在档位的选择变为空档以外的状态的阶段、或者输入轴转速变为预定值以上的阶段,将离合器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75581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76777.5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182 , B60W10/06 , B60W10/10 , B60W30/18172 , B60W2030/18081 , B60W2030/1809 , B60W2710/021 , B60W2710/06 , B60W2710/10 , B60W2710/105 , F16H61/0213 , F16H63/50 , F16H2059/186 , F16H2061/0234 , Y02T10/76
Abstract: 本发明在从将发动机与车轮断开而进行行驶的惯性行驶向通常行驶恢复时,在至开始产生驱动力为止的响应性与产生驱动力之后的加速性能方面,不易给用户带来不适感。通过基于惯性行驶中的发动机(14)的状态来改变向通常行驶恢复时的自动变速器(16)的变速比(e),从而在自由驾驶惯性行驶中重视至使发动机转速(Ne)同步为止的时间(换言之为,至开始产生驱动力为止的响应性)而以高车速侧的变速比向通常行驶恢复,另一方面,在空档惯性行驶中则重视恢复后所能够产生的驱动力的绝对值(换言之为,开始产生驱动力之后的加速性能)而以低车速侧的变速比向通常行驶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4870866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80076776.0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18072 , B60W10/02 , B60W10/026 , B60W10/06 , B60W30/20 , B60W2030/18081 , B60W2030/1809 , B60W2030/203 , B60Y2300/18066 , B60Y2300/18075 , B60Y2300/18083 , F16D48/02 , F16H59/76 , F16H61/14 , F16H61/143 , F16H2061/146 , Y02T10/76 , Y10T477/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其在不同种类的惯性行驶过程中,可以同时实现耗油率的改善和从惯性行驶进行恢复时的离合器的卡合冲击的抑制以及加速性能的提高。通过在空档惯性行驶过程中使锁止断开,从而在进行恢复时获得振动衰减效果或转矩放大效果,并抑制在恢复时对离合器(C1)的卡合冲击,并且挽回至开始产生驱动力为止的响应延迟。另一方面,通过在气缸休止惯性行驶过程中使锁止开启,从而减少了变矩器(22)的动力损失进而改善了耗油率。另外,通过在气缸休止惯性行驶过程中使锁止开启,从而即使在进行恢复时不能获得转矩放大效果或振动衰减效果,由于气缸休止惯性行驶中原本离合器就被卡合,因此,在恢复时将迅速地产生驱动力并且不会发生离合器(C1)的卡合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475534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280076794.9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18136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18 , B60W10/184 , B60W10/188 , B60W30/18072 , B60W2030/1809 , B60W2510/069 , B60W2510/18 , B60W2540/12 , B60W2550/142 , F02D29/02 , F16D48/066 , F16D2500/1085 , F16D2500/3067 , F16D2500/3101 , F16D2500/3127 , F16D2500/3165 , F16D2500/5029 , F16D2500/50676 , F16D2500/5085 , F16D2500/50858 , F16H61/21 , Y02T10/7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能够进行以使发动机制动力比发动机制动行驶低的状态进行行驶的惯性行驶的车辆中,确保制动操作时的制动力的放大作用并进一步提高燃料利用率。直至制动操作力(Brk)达到第一判定值(α),执行通过使发动机(12)停止旋转而行驶来得到优异的燃料利用率效率的自由运转惯性行驶,直至达到比第一判定值(α)大的第二判定值(β),执行保持使发动机(12)旋转的状态而行驶来适当地得到基于制动助力器(42)的对制动操作力(Brk)的放大作用的空档惯性行驶,因此,与仅执行自由运转惯性行驶及空档惯性行驶中的任一方的情况比较,能够确保基于制动操作的车辆制动力且作为整体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料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3442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80029325.6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3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18072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2030/1809 , B60W2550/142 , Y02T10/76
Abstract: 将用于开始空挡滑行的路面(R)的向上坡度的上限值(θn1)设定成大于用于开始自由运行滑行的路面(R)的向上坡度的上限(θf1),因此,当向上坡度相对较大并且滑行距离短时,使车辆以空挡滑行的方式行驶,并且不实施发动机(12)的停机和重启。因此,抑制了车辆的驾驶性能的下降。当向上坡度相对较小并且滑行距离长时,使车辆以自由运行滑行的方式行驶,并且停止向发动机(12)供给燃料,因此获得了车辆的燃料经济性。由此可实现车辆在向上坡度上滑行期间的燃料经济性和驾驶性能二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