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及车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878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044350.4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循环装置上设有冷媒流量传感器,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膨胀阀;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媒流量监测装置,冷媒流量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流量调节机构;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冷媒流量传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流量调节机构的输入端电连接,流量调节机构的第一输出端与膨胀阀连接,冷媒流量传感器的第二端接地。本申请通过冷媒流量监测装置对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冷媒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及精准调节,确保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流量符合用户需求。

    新能源商用车的主动制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61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72879.9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主动制动控制方法,包括:上层域控制器向电子制动助力器发出制动命令;判断是否满足至少包括报文中包括检验校核信号的制动命令接收条件,若满足,则接收制动命令;接收制动命令后,执行制动命令,并根据相邻两个主动制动命令的间隔时间,判断通讯是否发生故障,若是,则按照紧急处置策略处置;在电子制动器发生故障时,退出主动制动模式;根据主缸推杆与助力电机的相对位移,判断是否踩下制动踏板,若是,则进入驾驶员接管模式。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商用车的主动制动控制方法,增加校验信号确保进入主动制动命令时的冗余安全;识别各种通讯故障,确保车辆安全制动;精准识别人接管制动和主动制动误退出。

    一种冷媒储液干燥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06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103677.4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媒储液干燥器,其包括冷媒液面监测装置,所述冷媒液面监测装置设置在冷媒储液干燥器上;所述冷媒液面监测装置用于对所述冷媒储液干燥器内的冷媒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显示在所述冷媒液面监测装置的显示器上。本发明设置有冷媒液面监测装置,通过冷媒液面监测装置能够获得冷媒储液干燥器内的冷媒量,并将该冷媒量显示在冷媒液面监测装置的显示器上,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得知冷媒储液干燥器内的冷媒量,在冷媒量过少时对冷媒储液干燥器内的冷媒进行补充,从而较好地保证了空调系统中冷媒的正常供应,进而使得空调系统能够处于较好地工作状态。

    一种新型防水电动真空泵

    公开(公告)号:CN113958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28345.6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电动真空泵,包括真空泵主体、转轮、泵盖以及单向阀,单向阀包括外壳体、柱塞阀芯、复位弹簧以及密封块,外壳体的一端与排气管密封连接,且外壳体靠近排气管的一端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通孔,密封块设置在外壳体的另一端,且密封块的中间部位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排气通道,柱塞阀芯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通孔内和排气通道内,且柱塞阀芯的侧壁上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与密封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将密封板与限位板相抵,以使得将通孔封闭。本发明可有效避免真空泵电机内部出现凝露水或水流从真空泵排气口进入真空泵内,从而损坏电动真空泵的问题。

    集成炭罐结构、燃油蒸发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1733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32243.5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炭罐结构、燃油蒸发系统及汽车,集成炭罐结构包括炭罐本体、空气通道、油气分离体、通气通道、吸附通道、脱附通道及单向阀,炭罐本体具有一容纳腔,容纳腔内容设有活性炭,空气通道可选择性导入外部空气至容纳腔,油气分离体具有一油气分离腔,通气通道用于切换连通油气分离腔至发动机或者燃油箱,吸附通道选择连通容纳腔与油气分离腔,脱附通道连通容纳腔及油气分离腔的底部,单向阀设于油气分离腔内壁,且常闭脱附通道,借助脱附过程冲击收集的液态燃油进入发动机内燃烧,液态燃油直接被利用,对油蒸汽中的液态油的处理效果较好,减少了炭罐失效的风险。

    一种燃油系统试验台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899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54217.1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油系统试验台架,其包括底座、燃油箱固定装置,所述燃油箱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架、两个安装机构,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两所述安装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侧,所述固定框架内用于容纳燃油箱;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板、两个安装组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框架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滑动配合;两所述安装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滑动配合,所述安装组件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燃油箱上的扎带相连的固定件。本发明提供的燃油系统试验台架,其燃油箱固定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燃油箱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燃油箱固定装置的通用性较好。

    一种自动挡汽车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571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34001.2

    申请日:2018-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20 F01P7/16 F01P11/00 F01P2050/22 F16H57/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挡汽车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散热器和油冷却器,所述发动机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变速箱通过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与所述油冷却器连接,所述变速箱与所述散热器连接;对于常规的风冷式油冷器,冷却能力充足,但在低温地区和冷机阶段,由于变速箱润滑油温度上升较慢,会影响变速箱效率,增大油耗,本发明通过将变速箱与散热器连接,在升温阶段,升温较快的发动机将热量通过散热器传递给变速箱润滑油,使变速箱更快进入适宜的工作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提高汽车的能量利用率,更加低碳环保。

    一种燃油泵传感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7623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83385.X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23/3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泵传感器,包括外壳以及铰接在所述外壳上的浮子杆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电阻片和第二电阻片,所述第一电阻片和所述第二电阻片并联后与输入引线电连接,所述浮子杆组件的电连接端安装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阻片接触的第一簧片和用于与所述第二电阻片接触的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并联后与输出引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电阻片和两个簧片,在油箱内侧上表面与下表面高度差一定,浮子杆组件旋转半径一定的情况下,本发明燃油泵传感器可提供的阻值数量远多于传统燃油泵传感器,非常适用于扁平油箱传感器的设计,在解决仪表精确显示需求上有非常大的优势。

    线束固定限位管夹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96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16892.4

    申请日:2017-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固定限位管夹,包括两管夹本体,两管夹本体均为设置有开口的圆环,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锁紧件,开口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件,卡接件能卡入锁紧件中;两管夹本体上均旋转连接有连接件,两连接件能相互扣合固定。管夹本体为开口圆环,需要固定线束时,将线束从开口处置于管夹本体的圆环中,然后将卡接件卡入锁紧件中,完成线束的固定,使用卡接件和锁紧件相配合的方式,将管夹本体的开口锁紧,大幅提高线束固定的可靠性;固定双股线束时,将两个线束固定限位管夹通过各自的连接件固定连接,由于连接件与管夹本体旋转连接,因此两个线束固定限位管夹的角度可以任意调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空间,提高线束固定限位管夹的通用性。

    汽车空调冷凝器风扇运转状态监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8386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87991.9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风扇运转状态监测电路,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在已有的空调压缩机控制电路基础上,增设由第一三极管、第二三级管、第三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及MOS管组成的电路;第一三极管分别与风扇运转输入信号端与MOS管连接,第二三极管分别与MOS管、冷凝器风扇输入端及发光二极管相连;且MOS管与发光二极管分别连接空调压缩机的原启动电路;由发光二极管与第三三极管构成状态监测输出模块,发光二极管的光电效应作用于第三三极管,并配合车载电源改变风扇运转输出反馈端的高低电平输出状态。本发明有效实现了基于光电效应及电压变化的冷凝器风扇状态监测机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