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17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107709.2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壳体、电动机及变速机构。电动机具有输出轴。变速机构具有与输出轴同轴地旋转的正齿轮。壳体具备隔壁、收容电动机的第一收容室及收容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二收容室。隔壁是划分第一收容室及第二收容室的隔壁。隔壁具备将第一收容室及第二收容室相连的连通孔。连通孔相对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位于一个方向侧。连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时与正齿轮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806878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710984669.2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一种用于驻车锁定机构的手动解锁装置包括操作杆,其在驻车锁定机构被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时旋转。所述操作杆布置在车厢的乘员空间的外侧并且构造成:工具能够从乘员空间联接至所述操作杆的旋转中心。用于驻车锁定机构的手动解锁装置构造成:当联接至所述操作杆的所述工具在所述工具布置在所述操作杆的所述旋转中心的状态下旋转时,通过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工具的一体旋转来将所述驻车锁定机构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到所述解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06781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117020.X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递系统。本公开中提供的一种组装方法针对用于车辆的动力传递系统。在该组装方法中,在将第一旋转轴插入第二旋转轴时,第一旋转轴的外周承插接合面与第二旋转轴的内周承插接合面在公差环接触第二旋转轴的内周承插接合面之前彼此嵌合,以便防止第一旋转轴的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不对齐。
-
公开(公告)号:CN107042753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066143.6
申请日:2017-0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公差环插入在输出侧旋转轴与转子轴之间。因此,即使在没有消除在输出侧旋转轴与转子轴之间的花键配合部中形成的间隙的情况下,输出侧旋转轴和转子轴这两个旋转轴也在没有间隙的情况下由公差环保持,并且可以抑制咔哒噪声。用于在公差环的环形部与输出侧旋转轴之间供应润滑油的供油槽设置于形成在输出侧旋转轴中的环形槽内。于是,可以在不对公差环进行特别加工的情况下抑制公差环的耐久性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2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80051400.8
申请日:2015-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具备挡位切换部(53),该挡位切换部(53)在换挡位置位于前进行驶挡位且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将滑阀切换并自保持于第一位置,在换挡位置位于前进行驶挡位且为全部失效模式的情况下,维持滑阀在第一位置处的自保持并向形成第一变速挡的卡合元件(C1、C2)供给液压,在换挡位置位于倒退行驶挡位且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将滑阀切换至第二位置,在换挡位置位于倒退行驶挡位且为全部失效模式的情况下,向形成第二变速挡的卡合元件(C1、B2)供给液压。
-
公开(公告)号:CN108087546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0953060.9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驻车锁定机构的手动释放装置,其包括操作杆、线缆和怠速运动机构。所述怠速运动机构包括主体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杠杆、螺旋压缩弹簧以及设置在轴上的接触部。所述线缆联接至所述杠杆。所述杠杆的远侧端布置在所述杠杆的转动中心下方。所述驻车锁定机构构造成:当所述驻车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在所述杠杆由于所述操作杆的操作而克服所述推动构件的推动力来转动以引起所述主体部从所述通常位置转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随着所述主体部接触所述接触部以引起所述轴转动,所述驻车锁定机构被转换到解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068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0984669.2
申请日:2017-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3491 , F16D2127/04 , F16H63/3466 , F16H63/483 , F16H2061/226
Abstract: 一种用于驻车锁定机构的手动解锁装置包括操作杆,其在驻车锁定机构被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时旋转。所述操作杆布置在车厢的乘员空间的外侧并且构造成:工具能够从乘员空间联接至所述操作杆的旋转中心。用于驻车锁定机构的手动解锁装置构造成:当联接至所述操作杆的所述工具在所述工具布置在所述操作杆的所述旋转中心的状态下旋转时,通过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工具的一体旋转来将所述驻车锁定机构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到所述解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24991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0221.4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变速单元(40)能够在非空档状态和空档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非空档状态,发动机(10)的动力经由路径(K1)传递,在所述空档状态,发动机的动力不经由路径(K1)传递。离合器(CS)能够在接合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接合状态,动力被从发动机(10)传递到第一MG(20),在所述释放状态,中断从发动机(10)到第一MG(20)的动力的传递。当变速单元(40)被控制到非空档状态并且在此时离合器(CS)被设定为释放状态时,车辆能够以串并联模式运行。当通过由离合器(CS)将发动机(10)直接联接至第一MG(20)而使动力经由路径(K2)传递时,并且通过将变速单元(40)控制到空档状态而中断路径(K1)时,车辆能够以串联模式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2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1400.8
申请日:2015-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12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387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2006/381 , B60W10/10 , B60W10/115 , B60W20/50 , B60W50/035 , B60Y2200/92 , F16H3/66 , F16H3/725 , F16H59/08 , F16H61/0021 , F16H2061/1232 , F16H2061/1244 , F16H2061/1252 , F16H2200/2041 , F16H2200/2066 , F16H2200/2082 , Y02T10/6239 , Y10S903/911 , Y10S903/9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具备挡位切换部(53),该挡位切换部(53)在换挡位置位于前进行驶挡位且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将滑阀切换并自保持于第一位置,在换挡位置位于前进行驶挡位且为全部失效模式的情况下,维持滑阀在第一位置处的自保持并向形成第一变速挡的卡合元件(C1、C2)供给液压,在换挡位置位于倒退行驶挡位且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将滑阀切换至第二位置,在换挡位置位于倒退行驶挡位且为全部失效模式的情况下,向形成第二变速挡的卡合元件(C1、B2)供给液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18377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362086.1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42 , B60K6/547 , B60W10/02 , B60W10/11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8 , B60W20/10 , B60W20/20 , B60W2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2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45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15 , B60W20/20 , B60W20/30 , F16H3/724 , F16H3/728 , F16H2037/0866 , F16H2037/0873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B60K6/547 , B60W10/11 , B60W10/18 , B60W20/10 , B60W2520/10 , B60W2540/10 , B60W2710/0666 , B60W2710/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控制装置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控制处理,所述步骤为,在串联并联(Lo)模式时且存在向并联(Hi)模式的切换要求(在S10中为是)的情况下,在当前变速比与Lo旋转同步变速比相比而靠增速侧时(在S11中为是),经由非同步切换的串联模式而将行驶模式切换为并联(Hi)的步骤(S12)、以及在当前变速比与Lo旋转同步变速比相比而靠减速侧时(在S11中为否),经由同步切换的串联模式而将行驶模式切换为并联(Hi)的步骤(S1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