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36414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90421.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卡前桥检测工装,用于检测重卡前桥的转向摆角,前桥包括桥梁、轮毂支撑轴以及连接桥梁和轮毂支撑轴的连接轴,重卡前桥检测工装包括卡板组件、转动组件以及测量组件,卡板组件用于与轮毂支撑轴卡接,卡板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转动组件安装在连接轴上,转动组件与连接轴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测量组件包括角度盘,转动组件包括指针,指针能随着轮毂支撑轴的摆动沿角度盘的中心进行转动。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角度的度数是直接反应在测量组件的角度盘上,减少了人工测量以及度数带来的误差,以保证转向限位摆角能够更加精确,从而提高前桥整体的安装精度,以保证整车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45596.0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2 , H01R13/627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接精准的汽车线束插件,包括公端插件和母端插件,其中:所述母端插件的顶面凸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固定有连接块,所述支撑块固定于所述连接块的中部,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块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块;所述公端插件的顶面凸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凹设有第一凸形槽,所述第一凸形槽底面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形槽内设有可弹性往复横移的卡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插件安装后的固定可靠,有效防止公端插件与母端插件安装后出现松脱,确保插件每次都能够安装卡接准确到位,且方便安装和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23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2129.2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50/14 , B60W40/02 , B60W40/105 ,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车提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车辆,涉及高级驾驶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是先结合多维交通因素,以第一算法推测当前行驶工况是否符合驾驶员超车意愿,并在判断满足超车意愿后,再开启超车提示策略:先获取若干候选超车方案,然后结合当前交通变量、车辆行驶工况等,以第二算法预测出相对当前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各候选超车路径的成功率,并从中锁定最优方案;最后基于驾驶员实际的超车行动,对前述算法工具进行更新,以使其更为贴合驾驶员的习惯。本发明通过人机协作配合,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超车决策提示,并根据不同驾驶员的行为模式和环境条件,提供优化的超车建议,进而提高驾驶员的操作安全性和行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699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46080.1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电池包电池系统控制策略,其包括电池系统工作模式识别方法、上电控制方法、电池包正常下电控制方法和故障下电控制方法,其中上电控制方法包括单包上高压控制方法和双包上高压控制方法,电池包正常下电控制方法包括单包正常下电控制方法和双包正常下电控制方法,故障下电控制方法包括单包故障下电控制方法和双包故障下电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两个电池包分别由两个电池管理系统独立控制,使得车辆在其中一个电池包有故障需维修期间,能够利用另一个电池包实现单包运营,从而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48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522208.6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40/00 , B60W40/105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挡汽车的车速方向检测方法,在自动挡汽车上,换挡杆属于基本标配,同时考虑安全性ABS系统也是作为法规要求的强制配置项,因此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成本前提下,即摒弃添加额外的转速传感器的前提下,仅由换挡杆位置信号、车速信号以及ABS的轮速传感器提供的轮速方向信号,便可以可靠、精确地判定出当前车速方向,进而可以万无一失地确定出车辆的运行方向,并由此进行选挡及扭矩匹配等基本的车辆控制。本发明可以显著降低额外硬件产生的成本,并能够有效解决轮速方向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失效后车辆无法判断车速方向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在陡坡或冰雪路面由于车轮打滑出现的车速方向误诊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02446.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充电请求电压自修正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桩的充电枪与车辆的充电接口插接后,车辆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退出休眠模式;车辆进行自检并判断是否自检成功,如果是,则发送上高压指令,使电池管理系统对外供高压电,并向充电桩发送充电请求电压,如果否,则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充电故障;判断充电桩是否不允许对车辆进行充电,如果是,则获取充电桩的最低工作电压;判断是否所述充电请求电压小于所述最低工作电压,如果是,则对当前充电请求电压进行自修正,使电池管理系统向送的所述充电请求电压大于所述最低工作电压。本发明能能提高充电的便捷性和智能性,避免因剩余电量低而造成充电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136063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49135.2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61/02 , F16H61/688 , F16H59/36 , F16H5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方法,包括: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起步状态;若是,计算起步目标转速;根据起步目标转速,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向发动机发送目标转速请求;响应于目标转速请求,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所请求的目标转速的转速差,对车辆进行起步控制,包括依次进行的转速响应阶段和扭矩增加阶段。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方法,通过发动机响应变速器的目标转速请求来维持发动机转速,无需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离合器扭矩来维持发动机转速,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通过结合离合器,快速将输入轴转速拉高至与发动机转速同步,这样可以提高离合器扭矩增加的线性度,提高起步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364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190421.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卡前桥检测工装,用于检测重卡前桥的转向摆角,前桥包括桥梁、轮毂支撑轴以及连接桥梁和轮毂支撑轴的连接轴,重卡前桥检测工装包括卡板组件、转动组件以及测量组件,卡板组件用于与轮毂支撑轴卡接,卡板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转动组件安装在连接轴上,转动组件与连接轴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测量组件包括角度盘,转动组件包括指针,指针能随着轮毂支撑轴的摆动沿角度盘的中心进行转动。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角度的度数是直接反应在测量组件的角度盘上,减少了人工测量以及度数带来的误差,以保证转向限位摆角能够更加精确,从而提高前桥整体的安装精度,以保证整车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3458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11445590.3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约束导线出线方向的汽车线束插件,包括公端插件和母端插件,其中:所述公端插件的第二端的外端面两侧均凸设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与所述公端插件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于靠近所述公端插件的一侧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外壁面向外凸设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延伸至所述公端插件的底部;所述公端插件的第二端的外端面顶部铰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两侧面向外凸设有第三凸板,所述第三凸板的尾端向内翻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公端插件的外壁面上凸设有第一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导线出线方向可以按照需求实现两种不同出线方向,且能有效约束导线走向。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89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86464.5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翔 , 梁为红 , 马万龙 , 李明 , 吴明明 , 秦春建 , 姚锐 , 刘祥 , 孔珊珊 , 鲍佳娟 , 王航 , 邓金龙 , 杨卫琴 , 丁文江 , 唐世春 , 吕陈 , 刘超伟 , 彭浩宇 , 杨科 , 慈龙尚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囊托架检测装置,所述气囊托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座和托架检测机构,所述托架检测机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检测台座上,用于检测托架横梁。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气囊托架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囊托架的检测精度不达标造成气囊托架的装配容易存在装配误差,由此导致现场无法装配、并且导致空气气囊的安装效果差,不合格率高,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