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斜切唇口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206681839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101401.5

    申请日:2017-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斜切唇口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凹坑区、唇口区和中心凸台区;唇口区斜切线与活塞顶面成一定角度,消除尖角;凹坑区与唇口区相接且向燃烧室外部凸出;中心凸台区与凹坑区相接且向燃烧室内部凸起,中心凸台两侧斜面成一定角度,减小无效容积,提高压缩比。柴油机斜切唇口燃烧室通过唇口区燃烧室斜切,可降低活塞开裂风险,提高活塞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发动机高强化气缸盖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16983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918266.9

    申请日:2016-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高强化气缸盖,该气缸盖主体上带有左螺栓孔、右螺栓孔;主体的内部具有一个水套,水套的中间有中隔板,该中隔板将水套分成上层水套和下层水套;气缸盖顶面通过加强筋将螺栓孔与气缸中心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气缸盖结构上采用高强化设计,增加气缸盖的刚度和强度,满足发动机高爆发压力的需求,可应用于直列四、六缸发动机,能够满足国四、国五阶段发动机的爆发压力需要。

    一种发动机分体冷却系统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72709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704734.8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分体冷却系统,属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散热器、水泵、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节温器,各个部件使用软管连接,其特征在于:从水泵流出的冷却水分为两路,一路流入气缸体水套并经过节温器流回水泵或者散热器;一路流入气缸盖水套并经过节温器流回水泵或者散热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发动机分体冷却系统,分别对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进行冷却,并且分别通过一个节温器对冷却水的流经路径进行控制,减少了发动机在冷起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有利于发动机起动时快速暖机,减少气缸和活塞环之间的磨损;通过合理设定节温器开启温度,对冷却水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实现了节能。

    中型柴油机双唇口燃烧室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02320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34193.8

    申请日:2014-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型柴油机双唇口燃烧室,该燃烧室直径为55mm~60mm,其下唇口的直径为51mm~55mm,上唇口的直径为60mm~66mm;燃烧室的深度为13mm~16mm,燃烧室底部设有凸台,凸台顶部距上唇口的距离为6mm~7mm;凸台的外侧为环形凹坑,环形凹坑的纵截面为圆弧形,该圆弧形的半径为7mm~9mm。本实用新型燃烧室内产生的微粒随推迟喷油变化微小,无论采用尿素喷射后处理系统,还是废气再循环和氧化后处理系统的组合,微粒都可以达到低于法规GB17691-2005规定的国IV排放标准0.02g/kW.h。

    一种高速柴油机的分体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360200U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20484859.6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柴油机的分体冷却系统,由缸体、缸盖、散热器、暖风、膨胀水箱组成,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中水泵上集成节温器安装在缸盖上,缸体节温器集成在机油冷却器上安装在缸体进气侧面与缸体水套相通。其采用双循环冷却系统,即缸体水套与缸盖水套内冷却液流动是相互独立的,这种冷却方式,可以在发动机暖车过程中对缸体水套内冷却液的流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种多功能发动机前悬置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2319866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84860.9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发动机前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前悬置支架直接通过3个螺栓固定在缸体上,前悬置支架上机加一个安装惰轮支架螺栓的螺栓孔以及惰轮支架安装凹槽,而惰轮支架通过惰轮支架螺栓固定在前悬置支架上。其是通过优化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一个支架多种用途,即将悬置支架与惰轮支架集成为一个模块,惰轮直接固定在悬置支架上,还避免在前罩盖上打孔,减少了密封问题。

    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420711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1458543.3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能量回收系统,包括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动力涡轮系统和排气余热发电装置;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布置在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动力涡轮系中的动力涡轮与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出口连接,动力耦合器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排气余热发电装置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并与动力涡轮出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发动机有效功,排气余热发电装置可推动膨胀机做功,推动发电机发电,采用本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将发动机的热效率最高提升3%~6%。

    一种发动机试验用橡胶减震器

    公开(公告)号:CN207246310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0996364.9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试验用橡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主动盘和从动盘为金属材质,上面带有均匀分布的楔形凸起结构,主动盘和从动盘上面的凸起结构数量相同,橡胶圈内圈均匀分布有楔形凸起结构,橡胶圈上的凸起结构数量是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凸起结构数量的二倍,橡胶圈安装在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凸起结构之间,橡胶圈内圈的楔形凸起之间的空槽与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凸起结构啮合,主动盘中心的两侧分别开有一个轴承孔,外侧轴承和内侧轴承嵌入主动盘两侧的轴承孔中,从动盘中心有凸起的卡环,卡环穿过内侧轴承和外侧轴承,外壳罩在主动盘背面,外壳和主动盘、从动盘上均匀分布位置一致的沉头孔;其在使用过程中橡胶只承受压力而不受到拉伸力或者剪切力,从而不容易使橡胶损坏,进而导致整个减震器失效。

    一种串联结构燃油过滤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673519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278942.2

    申请日:2012-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结构燃油过滤器装置,由底座、柱塞式手油泵、燃油粗滤器、燃油精滤器、燃油粗滤器加热器、精滤器加热器、集成水位报警器组成,其特征在于:由燃油粗滤器和燃油精滤器组成串联的燃油过滤器总成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柱塞式手油泵连接在燃油粗滤器的后端;燃油粗滤器和燃油精滤器装配有燃油粗滤器加热器和精滤器加热器,燃油粗滤器前端装有集成水位报警器。其通过模块式连接底座优化集成,在完成高效率除水、洁净颗粒物的同时,实现除水预警、油温自控、排气泵油等功能集成,具有结构紧凑、价格低廉、便于安装、可靠性高等特点。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273776U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20382503.1

    申请日:2011-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EGR结构,由EGR阀、EGR分配管、EGR冷却器、排气歧管、EGR冷却器连接管、EGR阀连接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排气歧管通过EGR冷却器连接管与EGR冷却器一端连接,EGR冷却器另一端通过EGR阀连接管与EGR阀1连接,EGR阀通过EGR分配管与EGR进气歧管连接,进气歧管有四个支管。所述的EGR分配管具有一个横腔结构,横腔与进气歧管的每个支管分别独立连接。其通过在EGR阀与进气歧管之间增加EGR分配管,使各缸的EGR率很容易达到均匀,降低了进气歧管的开发难度及CFD优化分析的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