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1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47961.7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82 , H01M8/04746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涉及供氢系统技术领域,供氢系统包括:包括氢气源、燃料电池和氢能发动机,供氢系统还包括:集成减压阀,集成减压阀的第一输入端与氢气源的输出端连通,集成减压阀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支路连通,第一支路用于对燃料电池提供氢气,集成减压阀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支路连通,第二支路用于对氢能发动机提供氢气,第三支路的一端用于收集燃料电池产生的氢气,第三支路的另一端与集成减压阀的第二输入端连通,设置集成减压阀控制氢能发动机和燃料电池的氢气输入,实现了废氢再利用,优化了供氢系统的管路布置,解决了供氢系统管路结构复杂、系统集成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53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257517.2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44 , G01N33/00 , G01M3/04 , B60H1/00 , F17D5/02 , F17D5/00 , F17D3/01 , H01M8/04664 , H01M8/0495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气体泄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控制气体泄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气体能源车,该方法包括:获取气体能源设备泄漏气体的气体泄漏浓度;通过判定所述气体泄漏浓度所属的浓度区间,至少控制支路的截止阀的状态,其中,所述截止阀用于使所述泄漏气体进入特定系统后排出,所述支路的类型包括:进气支路和空调支路,所述特定系统包括:排气系统和空调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正常使用气体能源设备功能的情况下实现对气体泄漏的及时处理,提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45871.6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1 , H01M8/04746 , H01M8/04298 , B60L50/7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氧气供给方法、装置及车辆,包括:在空压机的当前转速大于或等于预设转速时,计算燃料电池系统的需求氧气质量流量,并获取空气供给主路的当前空气质量流量,根据当前空气质量流量和需求氧气质量流量判定在车辆处于预设低氧路况时,利用空气供给主路和氧气供给支路为燃料电池系统提供氧气。由此,解决了车辆处于低氧路况时燃料电池系统供氧不足,在增大空压机的高负荷运转时会降低空压机的经济性、耐久性以及NVH噪声等问题,通过在燃料电池系统的需求氧气质量流量不足时利用空气供给主路和氧气供给支路为燃料电池系统提供氧气,从而使燃料电池系统获得充足的氧气,以保证车辆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10840.5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车燃料瓶紧固载荷设计方法,包括确定乘用车燃料瓶紧固结构组成及紧固方式,设计加强肋板与燃料瓶托架间的紧固载荷,建立乘用车燃料瓶紧固结构装配有限元模型,定义有限元模型材料,施加有限元模型载荷,施加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进行乘用车燃料瓶紧固结构线弹性有限元分析,判断加载螺栓预紧力和加载燃料瓶的惯性力载荷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则加强肋板与燃料瓶托架间的螺栓预紧力载荷满足要求,紧固载荷设计完成,若不满足,则调整螺栓预紧力载荷至满足;确定弹簧设计压缩量和弹簧限位结构高度。本发明实现了加强肋板和燃料瓶托架间紧固载荷的设计,使燃料瓶紧固载荷适中,保证其安全可靠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99630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70055.7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整车进气系统设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声型可集成空气质量流量计的空气滤清器,它包括上下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滤芯总成,分别设置在该上下壳体上的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的出气管和进气管分别伸入到空气滤清器总成腔体内,其末端基本到达滤清器总成上下壳体的中心位置;在滤芯总成的下平面胶粘一层纤维滤布;在出气管的外壁上设有空气质量流量计的安装底座,以保证空气质量流量计的准确安装。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过滤、消声效果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5440.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声装置以及车辆,本发明涉及消声技术领域,消声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壳体具有介质进口,第二腔室具有两个相连的子流道,两个子流道弯折连接且连通,一个子流道与介质进口连通,另一个子流道与第一腔室连通;薄膜,薄膜设于第一腔室内且固设于壳体。通过在第一腔室内设置薄膜,在噪音传递至薄膜的过程中,部分声能被薄膜的粘性阻尼吸收,转化为热能,部分声能在薄膜的孔隙中经历多次反射和散射,导致能量逐渐衰减,并且,薄膜的振动模式可与噪音的入射声波产生共振,从而使消声装置在不影响通风功能的条件下,实现对噪音有效吸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552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158250.7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024 , F02M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进气系统及车辆,其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及两个滤芯组件,所述壳体具有两个腔体、两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两个所述腔体互不连通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腔体对应连通一个所述进气口和一个所述出气口;两个所述滤芯组件与两个所述腔体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滤芯组件安装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腔体内,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多个管状滤芯,所述管状滤芯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且多个所述管状滤芯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管状滤芯的侧壁相对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进气系统及车辆对滤芯组件上方及下方的空间要求较低,能够在车辆中灵活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2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236045.3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37/084 , F16L37/091 , F16L37/113 , F16J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连接接头,包括阳接头、阴接头和密封圈,阳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阴接头包括相连的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的内径大于第二管的内径,第一管远离第二管的一端外壁设有第三凸缘,第一管上一体成型有弹性卡扣,第一管套设于第一管体外,弹性卡扣越过第二凸缘,并位于第二凸缘和第一凸缘之间,弹性卡扣的自由端与第二凸缘轴向抵接,密封圈夹紧于第二管的端面和第一管体的端面之间。安装到位后,密封圈保持一定的压缩量,且弹性卡扣与第二凸缘轴向抵接,形成轴向“锁止”结构,两个管体间无安装间隙,连接更牢靠。弹性卡扣与第一管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化,加工及装配更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901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0920.2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曲轴箱通风管快插结构的拆卸工具,拆卸工具包括:第一连接臂连接在第一手柄和第二连接臂之间,且第一连接臂与第一手柄、第二连接臂均枢转连接,第二连接臂连接在第二手柄和第一连接臂之间,且第二连接臂与第二手柄、第一连接臂均枢转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活动连接,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共同限定出拆卸空间,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设有拆卸部。由此,拆卸工具只需在一个方向上用力一次,即可使快插结构拆下,操作简便,可以节省拆卸时间,提升快插结构的拆卸效率,并且,一个人即可完成快插结构的拆卸,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07395.6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8 , B60K13/02 , G06F119/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进气管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进气管及汽车。所述汽车进气管设计方法包括:建立初步汽车进气管路模型;获取待添加二维局域共振结构材料信息以及参数信息;在所述初步汽车进气管路模型添加降噪组件,从而获取具有降噪组件的汽车进气管路模型;根据具有降噪组件的汽车进气管路模型获取波矢与频率关系以及传递损失与频率的关系;判断所述波矢与频率关系以及传递损失与频率是否满足条件,若是,则获取具有降噪组件的汽车进气管路模型作为最终汽车进气管路模型。本申请的汽车进气管设计方法通过对降噪组件的设计,能够使得汽车进气管在1000Hz以下出现禁带,从而实现汽车进气管在0~1000Hz传声损失在25dB以上的要求,且频宽覆盖0~1000Hz。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