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9201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960875.4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门升程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旋转杆、定位筒和测量表;固定底座上设置有轴向通槽和径向通孔,轴向通槽和径向通孔相交叉;旋转杆插设于径向通孔中;旋转杆能够在径向通孔中旋转;定位筒与旋转杆固定连接,且位于轴向通槽中;测量表与定位筒固定连接;定位筒能够带动测量表旋转至倾斜。使用本发明时,操作旋转杆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旋转杆带动测量表旋转至合适的测量角度,保证测量球头与气门头部的平面相垂直,也即此时整个测量表倾斜于火力面;然后固定旋转杆,使用测量表进行测量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非常方便的测量发动机的气门组件与火力面相倾斜的型号的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1015469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49869.7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应用于搭载有发动机的燃油车,包括:发动机排气管路、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水路和热泵空调循环回路;发动机排气管路,用于在燃油车处于冷启动过程,或者制热模式时,控制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入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水路;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水路,用于回收废气的热量,并与热泵空调循环回路进行换热;热泵空调循环回路,用于从外界空气和废气余热回收水路中吸收热量,为燃油车的乘员舱和发动机冷却系统供暖,或者仅为燃油车的乘员舱供暖。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寒冷地区空调制热效果差和汽车低温冷启动水温上升慢,并且不够节能环保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3476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59278.X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时监测工作状态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本体、传动件、直拉杆以及传感器,其中:所述转向器本体的输出端通过传动件与所述直拉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直拉杆水平往复运动;所述直拉杆的背离所述转向器本体的一端与转向节臂连接,以实现转向;所述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直拉杆的位置数据并向外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传感器,采集所述直拉杆的位置数据并向外输出,即可实现转向系统的工作状态监测,极大的提高了自动驾驶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750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1111355.7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行星轮系统的双电机混动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基于行星轮系统的双电机混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汽车当前运行信息,判断行驶工况并计算整车需求功率;判断发动机是否需要运行;判断发动机所需的运行目标级别;计算第一电机需求功率、第二电机需求功率;将各需求功率换算生成相应的控制变量输出至相应部件的控制器。通过对控制逻辑进行了改进,使发动机可以依据需求启动或停机,同时考虑发动机冷启动工况对油耗的影响,避免发动机在温度过低时运行在高功率状态,以达到节油目的,并优化了电机的控制策略,使发动机能够在更优工况下运行,降低油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49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24215.7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54 , H02K7/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助力电机,包括电机输出轴以及与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蜗杆,其中:所述蜗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支撑,所述蜗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支撑,所述蜗杆的第一端设置有顶块和压紧弹簧,所述顶块通过压紧弹簧连接于所述蜗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蜗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第一端抵压于所述顶块的背离所述压紧弹簧的一侧,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轴承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顶块和压紧弹簧结构,压紧弹簧有较大的初始压力,足以消除轴向的三个轴承的轴向游隙,确保电机输出轴及蜗杆在运转及工作过程中不发生轴向窜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373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27916.2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系统以及车辆,其中,混合动力系统包括输出齿轮组、行星排、发动机、单向离合器、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行星排输出端与单向离合器输入端相连,单向离合器输出端与输出齿轮组相连,第二电机与输出齿轮组相连,行星排包括转动设置的行星架以及太阳轮,行星架一端转动安装有行星轮,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发动机驱动行星架转动,第一电机驱动太阳轮转动。当单向离合器闭合时,第一电机与发动机同时做功,两者扭矩会在行星轮汇合,从而实现发动机转速与车辆车速的解耦,让发动机转速始终保持在比较经济的区间,降低油耗;当所述单向离合器断开时,第二电机能够避开行星排为汽车提供动力,实现较高效率的驱动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24552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421182.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及汽车散热系统,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换热风道以及开关结构,散热壳体形成有并联设置的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均用于流通冷却液;换热风道至少部分形成于辅助散热流道内,换热风道内用于流通冷却风,用以与处于辅助散热流道内的冷却液换热;开关结构用以开闭辅助散热流道和/或换热风道。当发动机达到较高的温度时,开关结构打开辅助散热流道和/或换热风道,此时并联的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同时工作,加快冷却液的散热效率,从而将发动机的温度降低到安全温度范围内,提升发动机的散热能力,防止由于室外温度过高造成的发动机散热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12455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21182.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及汽车散热系统,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换热风道以及开关结构,散热壳体形成有并联设置的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均用于流通冷却液;换热风道至少部分形成于辅助散热流道内,换热风道内用于流通冷却风,用以与处于辅助散热流道内的冷却液换热;开关结构用以开闭辅助散热流道和/或换热风道。当发动机达到较高的温度时,开关结构打开辅助散热流道和/或换热风道,此时并联的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同时工作,加快冷却液的散热效率,从而将发动机的温度降低到安全温度范围内,提升发动机的散热能力,防止由于室外温度过高造成的发动机散热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094552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398295.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电机与蜗杆的连接机构,包括:电机端卡接件,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上具有卡接凸台;蜗杆端卡接件,包括本体和卡爪,卡爪设置在本体的一端,且在该端的端面上,任意相邻两个卡爪之间具有一个凹槽;橡胶衬套,安装在安装腔内,其包括衬套本体和卡接凸起,卡接凸起设置在衬套本体朝向蜗杆端卡接件的一面,卡接凸起与凹槽一一相对布置,任意相邻两个卡接凸起之间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卡爪的第一卡槽;衬套本体朝向电机端卡接件的一面具有用于容纳卡接凸台的第二卡槽。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由于蜗杆轴向窜动导致的蜗轮蜗杆间隙变大后引起的蜗轮蜗杆撞击异响的问题,同时节约零部件成本,降低零部件尺寸控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75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11355.7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行星轮系统的双电机混动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基于行星轮系统的双电机混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汽车当前运行信息,判断行驶工况并计算整车需求功率;判断发动机是否需要运行;判断发动机所需的运行目标级别;计算第一电机需求功率、第二电机需求功率;将各需求功率换算生成相应的控制变量输出至相应部件的控制器。通过对控制逻辑进行了改进,使发动机可以依据需求启动或停机,同时考虑发动机冷启动工况对油耗的影响,避免发动机在温度过低时运行在高功率状态,以达到节油目的,并优化了电机的控制策略,使发动机能够在更优工况下运行,降低油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