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552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421182.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及汽车散热系统,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换热风道以及开关结构,散热壳体形成有并联设置的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均用于流通冷却液;换热风道至少部分形成于辅助散热流道内,换热风道内用于流通冷却风,用以与处于辅助散热流道内的冷却液换热;开关结构用以开闭辅助散热流道和/或换热风道。当发动机达到较高的温度时,开关结构打开辅助散热流道和/或换热风道,此时并联的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同时工作,加快冷却液的散热效率,从而将发动机的温度降低到安全温度范围内,提升发动机的散热能力,防止由于室外温度过高造成的发动机散热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40375.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在车辆冷机启动后检测小循环的水温及采暖需求,并根据水温与阈值的关系,触发变速箱支路导通或切断;以及,根据采暖需求,触发暖风水箱支路导通或切断。本发明对传统冷却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了优化改进,尤其是针对冷启动时的变速箱及暖风支路循环方案进行具体设计,从而可以加快发动机的温升以减少发动机的热损失;通过变速箱支路精细化控制,有效解决了蜡式节温器开启滞后所导致的变速箱温升慢的问题,从而改善传统车辆动力总成暖机过程的温升性能,对车辆节油和排放都作出了显著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9519272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1550729.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冷器及其芯片,其中,该中冷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散热带和芯片;其中,上盖板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芯片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凸起,芯片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插装结构;两个芯片通过插装结构对扣组装;散热带与芯片相连,用于散发芯片上的热量。本发明提供的中冷器及其芯片,通过在芯片上设置凸起及插装结构,实现了在保证冷却液正常流动的同时,增加了冷却液侧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水侧的散热性能,从而有效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同时,通过设置散热带,可以同步实现对高温气体环境的散热降温,从而实现了水冷和气冷两种方式的同步降温,有效提升了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55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21182.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及汽车散热系统,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换热风道以及开关结构,散热壳体形成有并联设置的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均用于流通冷却液;换热风道至少部分形成于辅助散热流道内,换热风道内用于流通冷却风,用以与处于辅助散热流道内的冷却液换热;开关结构用以开闭辅助散热流道和/或换热风道。当发动机达到较高的温度时,开关结构打开辅助散热流道和/或换热风道,此时并联的主散热流道和辅助散热流道同时工作,加快冷却液的散热效率,从而将发动机的温度降低到安全温度范围内,提升发动机的散热能力,防止由于室外温度过高造成的发动机散热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61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681168.8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P3/20 , F01P5/10 , F01P11/00 , F01P11/02 , F01P7/16 , F01P11/08 , F02B29/04 , F02B39/00 , B60H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有双膨胀水箱的双循环冷却系统改进结构,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及延迟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一膨胀水箱、高温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器、涡轮增压器及暖风;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二膨胀水箱、低温散热器、第二水泵、电子增压器、中冷器及BSG。本申请通过设置两套循环冷却系统,并且分别设置了高温散热器及低温散热器,有效的保证了不同待冷却部件对冷却温度的要求,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增加冷却系统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487918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320026.9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油防卡滞的泄压系统,包括有主油道,第一限压阀油道、第二限压阀油道、钢球式限压阀、柱塞式限压阀及带磁铁的螺栓;所述第一限压阀油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限压阀油道的一端均与所述主油道连接;在所述第一限压阀油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柱塞式限压阀;在所述第二限压阀油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钢球式限压阀;在所述第一限压阀油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带磁铁的螺栓与所述螺栓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润滑系统中同时使用钢球式限压阀和柱塞式限压阀,钢球式限压阀和柱塞式限压阀并联,钢球式限压阀开启压力设定为大于柱塞式限压阀开启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79061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679246.0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有双膨胀水箱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及延迟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一膨胀水箱、高温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器、涡轮增压器及暖风;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二膨胀水箱、低温散热器、第二水泵、电子增压器、中冷器及BSG。本申请通过设置两套循环冷却系统,并且分别设置了高温散热器及低温散热器,有效的保证了不同待冷却部件对冷却温度的要求,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增加冷却系统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618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680757.4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有辅助水泵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及延迟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一膨胀水箱、高温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却器、辅助水泵及暖风;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二膨胀水箱、低温散热器、第二水泵、涡轮增压器、电子增压器、中冷器及BSG。本申请通过设置两套循环冷却系统,并且分别设置了高温散热器及低温散热器,有效的保证了不同待冷却部件对冷却温度的要求,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增加冷却系统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179066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681155.0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有辅助水泵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改进结构,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及延迟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一膨胀水箱、高温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却器、辅助水泵及暖风;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二膨胀水箱、低温散热器、第二水泵、涡轮增压器、电子增压器、中冷器及BSG。本申请通过设置两套循环冷却系统,并且分别设置了高温散热器及低温散热器,有效的保证了不同待冷却部件对冷却温度的要求,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增加冷却系统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9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685133.1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