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硅MOSFET结构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00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4462.6

    申请日:2013-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642 H01L29/78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硅MOSFET结构。该结构包括:p+层(2)和n-层(3);其中,所述p+层(2)和所述n-层(3)直接接触,n-层使用宽禁带的6H-SiC材料。该结构提高了体硅结构的抗辐照能力。相对于SOI技术而言,该结构改善了自加热效应,消除了总剂量效应,降低了成本。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9756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381812.1

    申请日:2011-11-25

    Inventor: 柴田真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包含针对基板从倾斜方向进行离子注入的工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兼顾栅电极尺寸的缩小化和漏电流特性的改善。在半导体基板表面形成栅电极。形成对栅电极的与栅极长度方向交叉的栅极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面进行被覆的抗蚀剂掩模。以具有栅极长度方向成分以及栅极宽度方向成分的注入方向向半导体基板注入杂质离子,在半导体基板的表面的夹着栅电极的两侧形成与栅电极部分重叠的低浓度杂质层。形成覆盖栅电极的侧面的侧壁。以栅电极以及侧壁作为掩模注入杂质离子,在半导体基板的表面的夹着栅电极的两侧形成离开栅电极的高浓度杂质层。

    高击穿电压MOS晶体管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1007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410092153.X

    申请日:2004-10-09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提高了高击穿电压MOS晶体管的工作击穿电压,同时抑制热载流子造成的饱和电流Idsat的变动。其在P型半导体衬底(1)上形成栅极绝缘膜(2)。在栅极绝缘膜(2)上形成栅电极(3)。通过将栅电极(3)作为掩模,将双电荷磷离子(31P++)进行倾斜离子注入,形成第一低浓度源极层(4a)和第一低浓度漏极层(5a)。另外,通过将磷离子(31P+)进行倾斜离子注入,形成第二低浓度源极层(4b)和第二低浓度漏极层(5b)。进而,为提高形成有第一低浓度源极层(4a)和第一低浓度漏极层(5a)、第二低浓度源极层(4b)和第二低浓度漏极层(5b)的P型半导体衬底(1)的最表面浓度,较浅地注入砷离子(75As+),形成表面注入层(4c、5c)。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