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重力座椅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55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47059.5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零重力座椅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启动指令;基于启动指令检测车辆所处状态;如果车辆所处状态为行车状态,则主驾零重力座椅无法启动重力姿态,并给出第一安全提示;非主驾零重力座椅给出第一零重力座椅姿态参数和第一功能建议;基于第一零重力座椅姿态参数和第一功能建议执行相应的调节和功能;获取第一优化指令;判断第一优化指令是否超过姿态边界;如果第一优化指令超出姿态边界,给出第二安全提示和第一使用建议;如果第一优化指令没有超出姿态边界,执行第一优化指令。本申请实施例能确保驾乘人员更安全的获得零重力座椅提供的舒适姿态。

    一种智能快换电池包装置、安装方法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5346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01282.2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快换电池包装置、安装方法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领域。所述智能快换电池包装置电池包、电池固定台、固定快换机构和横梁;所述电池包设置在电池固定台内;所述固定快换机构固定在横梁上;所述固定快换机构包括锁止块、缸体固定座和感应气缸;所述感应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固定座固定在横梁上,所述感应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缸体固定座上,所述感应气缸的活塞与锁止块连接;所述锁止块与所述电池固定台的侧壁抵接。通过该智能快换电池包装置,提升电池包能量密度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电池包快换效率,降低安装和拆卸的困难。

    一种智能快换电池包结构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43173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13193.X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快换电池包结构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的电池快换领域,所述智能快换电池包结构包括第一电磁板、第二电磁板、防脱机构和电池包;所述第一电磁板安装在整车上;所述第二电磁板安装在电池包的上表面上;所述防脱机构安装在整车上,用于撑托电池包。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快换电池包结构,通过电池包的磁吸结构和防脱机构替换以往电池包与固定托架是通过焊接固定到一起的再通过螺栓固定在整车上,有效提升电池装载量,实现车载电池的密度提升同时提升电池包快换效率,降低安装和拆卸的困难。

    一种举升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4002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731407.X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举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举升组件、转轴和驱动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对设置;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驱动件与转轴连接,以驱动转轴转动;举升组件包括支撑杆和驱动杆,支撑杆与驱动杆铰接;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铰接,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滑动连接;驱动杆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滑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少在竖直方向上占用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模具生产成本。

    一种带有大型检测机构的检具

    公开(公告)号:CN108775840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320775.5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大型检测机构的检具,包括基座、检具本体和大型检测机构,所述检具本体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检具本体上设有与待测件相适配的支撑部件和定位部件,所述大型检测机构的宽度大于所述待测件的宽度,所述大型检测机构可拆卸地设有与所述待测件相适配的基准部件,所述检具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基准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相对位于所述待测件的两侧;本发明的带有大型检测机构的检具,通过设置大型检测机构,可以实现对某些产品的大面积区域或者中间区域进行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解决某些产品的大面积区域或者中间区域无法进行检测的难题,而且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用于车辆纵梁外部支撑板冲压成型的整形侧翻边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8311586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0175355.2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纵梁外部支撑板冲压成型的整形侧翻边模具,所述整形侧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第一工序组件以及第二工序组件,所述第一工序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的托料芯以及修边凹模;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的第一压料芯以及第一整形凸模,所述托料芯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修边凹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修边凹模对称设置于所述托料芯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整形凸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整形凸模对称设置于所述托料芯的相对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左、右件合模加工,有效提升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模具套数,节约工装及后续生产成本。

    一种多冲头快换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7569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710227708.4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一种多冲头快换装置,其包括上模底座、冲头压板和冲头,其中:所述冲头压板的中部为冲头凸台,且所述冲头凸台上具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冲头布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冲头压板相对所述上模底座安装,且绕所述冲头压板的轴线,所述冲头压板相对所述上模底座转动连接;且所述冲头包括工作冲头和备用冲头,该装置冲头随着冲头压板相对所述上模底座转动连接,可以旋转切换工作冲头和备用冲头。

    管梁弯制模具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64705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379928.9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梁弯制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中,下模座上固定连接有凸模,凸模上开设有成型槽,成型槽的底部设置有托料芯,成型槽的两侧壁的上端连接有两成型杆,两成型杆位于托料芯的两侧,且两成型杆之间的间距可调,托料芯和成型杆上均设置有第一弧形定位面,各第一弧形定位面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高度一致;上模座上固定连接有凹模,凹模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定位面,上模座与下模座合模时,凸模与凹模相配合,第一弧形定位面和第二弧形定位面相配合将管梁卡合。本发明提供的管梁弯制模具,通过设置可调间距的两成型杆,实现了可以加工不同角度,不同长度管梁的技术方案,增加了模具的通用性,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翻边模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806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44383.1

    申请日:2018-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7/10 B21D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边模具,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第一翻边机构、第二翻边机构、第一导滑件、驱动座、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二模座靠近第一模座的一侧设有凹槽,第一导滑件安装在第二模座上,且第一导滑件位于凹槽内;第一导滑件与凹槽配合竖向滑道、横向滑道和斜向滑道;驱动座位于第一模座靠近第二模座的一侧,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横向滑道内,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斜向滑道内;第一翻边机构设置于第一模座靠近第二模座的一侧;第二翻边机构设置于第二滑块远离第一滑块的一侧。本发明能够减小翻边模具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