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18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7959.6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5B79/22 , G01M17/007 , E05B79/20 , E05B79/02 , E05B7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用的汽车车门外把手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拉丝、拉丝固定支架、装置支架以及外把手固定机构;所述装置支架呈U形结构,所述装置支架的U形口外侧还设有多个支架固定脚,所述支架固定脚与车门连接,用于固定所述装置支架;所述拉丝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装置支架的U形口背面,用于连接解锁拉丝;所述解锁拉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装置支架并与所述外把手固定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解锁驱动电机;所述外把手固定机构用于连接车门外把手,用于模拟车门外把手的施力点位置。本发明实现满足实际测试需求和模拟实际应用场景,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测试质量和缩短测试周期,提升与实际状态的匹配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7730.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外开耐久操纵装置,包括龙门架,龙门架上安装有四个车门操纵装置,四个车门操纵装置分别与车辆的四个车门连接,四个车门操纵装置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Z向调节架、驱动装置、X向调节臂、Y向调节杆和车门连接装置,Z向调节架设置在龙门架上,驱动装置安装在Z向调节架上,X向调节臂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Y向调节杆连接,车门连接装置安装在Y向调节杆的下端。本发明能够解决车门和操纵机构的旋转中心无法调节一致的难题以及设备与车门运动干涉的问题,有效提升试验准确性、保证试验的精度和装配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739086.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安全牵引装置,主要构思在于摒弃了牵引小车前端刚性撞击的释放机制,而是采用后拉制动方式进行柔性分离释放,具体来说,通过牵引小车内的制动总成配合加载螺栓以及压板,在牵引过程中由牵引小车后方的制动小车提供制动力,拉动牵引小车内的牵引总成向后移动以解锁牵引立柱及牵引钢缆,使得牵引立柱沿着被测车辆的惯性运动方向倾倒,从而可靠分离释放被测车辆。本发明实现了在高速牵引运行过程中被测车辆与牵引小车的安全分离、可靠释放,有效解决了刚性撞击机制所造成的设备设施损坏以及试验精度偏差,即能够保证释放后的被测车辆按照预定的运行轨迹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够保证在被测车辆内的假人状态更为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2581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5822.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转毂试验刹车片火情自动处置装置,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利用红外探测器和水泵喷嘴并列安装瞄准轮毂制动器区域,通过动态捕捉转毂试验室内汽车轮毂刹车片温度,把测试到的异常温升值瞬时输入到智能双回路数字显示控制器,在该控制器参数设置的温度上限值达到后,接通声光报警器和水泵,实现自动喷水灭火功能,达到及时扑救初起火灾的功能。本发明非接触式测温系统集成,不影响原车制动系统功能,尤其集成化程度高,方便试验前的快速安装布,将汽车研发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转毂试验发生的意外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转毂试验安全高效地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9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39086.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安全牵引装置,主要构思在于摒弃了牵引小车前端刚性撞击的释放机制,而是采用后拉制动方式进行柔性分离释放,具体来说,通过牵引小车内的制动总成配合加载螺栓以及压板,在牵引过程中由牵引小车后方的制动小车提供制动力,拉动牵引小车内的牵引总成向后移动以解锁牵引立柱及牵引钢缆,使得牵引立柱沿着被测车辆的惯性运动方向倾倒,从而可靠分离释放被测车辆。本发明实现了在高速牵引运行过程中被测车辆与牵引小车的安全分离、可靠释放,有效解决了刚性撞击机制所造成的设备设施损坏以及试验精度偏差,即能够保证释放后的被测车辆按照预定的运行轨迹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够保证在被测车辆内的假人状态更为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721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06740.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车发动机舱灭火装置,为口字型结构,固定安装于发动机舱内,从发动机舱的两侧分别连接灭火器及水泵系统;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三基座、第四基座、水雾喷嘴、灭火剂喷嘴、耐高压连接管、隔离阀、水雾连接母头及灭火剂连接母头。使用本装置,可以很方便的将外部灭火剂引入发动机舱内,且不需要改变车辆前端模块的流场,尽可能的减小了引入外部灭火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将灭火剂及水雾控制装置布置于试验台侧,发现火情时不需要停车开发舱盖即可第一时间启动灭火,大大提高了灭火的及时性,有利于火情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0117.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驻车系统台架测试方法,其包括:步骤S1、选取用于组成电子驻车系统的各测试样件;步骤S2、将各测试样件装配至台架试验设备上;步骤S3、将电子驻车系统与台架试验设备连接组成电子驻车测试系统,步骤S4、通过测试样件实物发出的信号和软件模拟信号相结合的模式,利用电子驻车系统的功能逻辑图进行制动功能的逐一确认,消除每种功能下电子驻车系统的故障代码,最终实现电子驻车系统依据发动机静态信号和动态信号进行制动的能力;步骤S5、按照常温、高湿、高温、低温工况的顺序,进行电子驻车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步骤S6、完成可靠性测试后对各关键的测试样件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本发明获得的测试结果较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042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63965.8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8/12 , H01M10/48 , H01M50/519 , H01M50/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故障上报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一方面通过检测电池模块单体电压按时序发生的偏差变化以及同步监控防爆阀的状态,以识别热失控故障,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模组周边按特定结构设置柔性线路板,确保及时采集电池电压数据,且有效防止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导致单体电压采集失效,致使整车动力中断的问题。本发明有效降低了热失控发生时因电芯电压采集失效导致的动力中断现象,并基于此在持续按时序获得电池单体电压前提下,综合考虑电池的多维时序特征,从而极大地降低误报率,将动力电池故障风险降到最低,进而可靠保护了车辆和驾乘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53283.8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辅助制动系统测试装置及方法,其中该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车速模拟机构、踏板与助力器操纵机构、控制模块角度调节机构、仪表显示固定机构、电子驻车操纵机构、制动状态检测机构、控制系统和CAN信号模拟器,所述车速模拟机构、所述踏板与助力器操纵机构、所述控制模块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电子驻车操纵机构、所述制动状态检测机构和所述CAN信号模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制动系统中各种智能辅助工况的系统性验证,使得验证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同时,节约了验证周期和成本,提升了测试的精准性,保证了测试工况与场景模拟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8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4990.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通过采用搭建系统测试的模式,实现需要完整的系统内部几乎所有实际部件之间交互信号和工作配合,采取整体实车网络通讯生态的理念,利用仿真设备台架模拟系统之外的实车通讯环境,保证被测功能系统与其外界的车辆中所有系统的信息交互,而非采取屏蔽的方式,从而更加保证了测试结果更加科学与有效。本发明提出的具有重复性且工况全面模拟的系统级别验证方案,真实、有效且满足不同工况和场景更加符合实际使用特点,为实现驾驶辅助系统的有效验证和质量保证提供支撑,对整车安全和舒适性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