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812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28137.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远程控制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计算机通过通用命令行工具向移动设备发送各项测试控制指令;移动设备将接收的各项测试控制指令转换为各项远程操作指令并发送给相应的远程控制车辆;远程控制车辆响应于各项远程操作指令进行车辆电器件的功能测试并生成反馈信息;移动设备对远程控制车辆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生成远程控制结果图片,并将远程控制结果图片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对远程控制结果图片进行字符识别以得到测试结果,该方法通过自动化工具的应用,提高了试验效率和试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05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432218.6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系统的试验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当前燃油系统进行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对所述当前燃油系统进行多次的老化试验,并在每次老化试验完成后对老化后的燃油系统进行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其中,通过对燃油系统进行分阶段的多次老化试验,每次老化试验完成后均进行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而不是在燃油系统完全老化完成后再进行污染物排放试验,可以实时掌握燃油系统的排放性能,以便于在燃油系统的排放性能异常时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缩短整车的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2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16808.6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M17/007 , G06F30/15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设计方法,包括:使用样车或竞品车模拟用户工况,采集加速度数据;对用户工况加速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进行GRUBBS检验;使用样车或竞品车在试验工况采集加速度数据;对试验工况加速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进行GRUBBS检验;根据用户工况和试验工况加速度数据,计算各试验路面所对应的综合疲劳损伤倍率;确定试验路面的分配比例;计算用户工况的综合换算疲劳倍率和相应路面试验行驶里程数。本发明的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设计方法,可实现汽车可靠性试验的快速设计,提升试验开发效率,降低费用;采用GRUBBS法检验数据有无异常,可抛弃原来人工判断、处理异常数据所耗费时间过长的弊端,快捷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478037.6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系统台架测试方法,依次包括测试前准备步骤、测试过程步骤及测试后对测试结果评价步骤。通过本技术方案分别系统且详细的识别了车门系统在测试中关联的电气功能和影响试验的关联电气功能,建立了一套测试流程和方法,达成符合实际工况和科学指导试验的目标。解决了试验方案中各种电气功能的测试与车门系统的方法融合以及循环次数不一致是如果有效匹配的问题,保证测试结果更加科学有效。建立了车门系统测试中的主观评价思路和方法,保证了测试结果更加全面和贴近用户使用感受。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32218.6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系统的试验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当前燃油系统进行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对所述当前燃油系统进行多次的老化试验,并在每次老化试验完成后对老化后的燃油系统进行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其中,通过对燃油系统进行分阶段的多次老化试验,每次老化试验完成后均进行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而不是在燃油系统完全老化完成后再进行污染物排放试验,可以实时掌握燃油系统的排放性能,以便于在燃油系统的排放性能异常时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缩短整车的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0117.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驻车系统台架测试方法,其包括:步骤S1、选取用于组成电子驻车系统的各测试样件;步骤S2、将各测试样件装配至台架试验设备上;步骤S3、将电子驻车系统与台架试验设备连接组成电子驻车测试系统,步骤S4、通过测试样件实物发出的信号和软件模拟信号相结合的模式,利用电子驻车系统的功能逻辑图进行制动功能的逐一确认,消除每种功能下电子驻车系统的故障代码,最终实现电子驻车系统依据发动机静态信号和动态信号进行制动的能力;步骤S5、按照常温、高湿、高温、低温工况的顺序,进行电子驻车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步骤S6、完成可靠性测试后对各关键的测试样件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本发明获得的测试结果较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38057.3
申请日:2022-07-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耐久虚拟载荷的精度评价方法,包括:仿真环境的搭建、仿真车速的设置、虚拟载荷精度的评价及选取虚拟载荷数据中的轮心的X、Y、Z三个方向的力值作为对比通道;并与真实耐久试验场测试获取的轮心的X、Y、Z三个方向的力值进行伪损伤计算,分别得到垂向伪损伤比值、纵向伪损伤比值及侧向伪损伤比值作为虚拟载荷精度的评价参考指标。本技术方案通过仿真结果时域信号的长度进行直观判别,确保载荷数据峰值的一致性;评价结果代表了在该试验场道路工况条件下虚拟试验场仿真载荷的精度水平;采用伪损伤比值的方法,兼顾了数据整个时间历程的载荷特点,避免了峰值比值的缺陷,提升了对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772576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517468.7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弹簧试验工装,包括主簧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主簧支架内侧的副簧支架,所述副簧支架包括:底座,其包括底板和垂设在底板上的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上横向的开设有一组固定螺孔;调节支架,其包括支座和固定在所述支座底部的固定轴;所述支座为向上开口的U型结构,包括底边和侧边,两所述侧边间横向的固定有安装轴;所述固定轴插装在所述插接管内;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螺孔后与所述固定轴抵靠。本方案采用调节支架实现了副簧卷耳处的固定,更真实的模拟钢板弹簧真实的使用状态;并且其底端采用插接方式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具有高度可调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6772270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517469.1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驱动桥壳平面度检测台,包括:托架,其为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组滑轨;检测板,其为两个,两所述检测板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拉动机构,其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检测板的外侧,所述拉动机构包括限位板、螺杆和转动部;所述限位板沿所述矩形框架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的顶端;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转动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板后与所述转动部相连。本方案中检测板采用滑动方式安装在托架上,并通过拉动机构实现对两检测板间距的控制,确保其能与后驱动桥壳的钢托平面的有效贴合,确保后续试验的可靠进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