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18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7959.6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5B79/22 , G01M17/007 , E05B79/20 , E05B79/02 , E05B7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用的汽车车门外把手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拉丝、拉丝固定支架、装置支架以及外把手固定机构;所述装置支架呈U形结构,所述装置支架的U形口外侧还设有多个支架固定脚,所述支架固定脚与车门连接,用于固定所述装置支架;所述拉丝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装置支架的U形口背面,用于连接解锁拉丝;所述解锁拉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装置支架并与所述外把手固定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解锁驱动电机;所述外把手固定机构用于连接车门外把手,用于模拟车门外把手的施力点位置。本发明实现满足实际测试需求和模拟实际应用场景,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测试质量和缩短测试周期,提升与实际状态的匹配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7730.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外开耐久操纵装置,包括龙门架,龙门架上安装有四个车门操纵装置,四个车门操纵装置分别与车辆的四个车门连接,四个车门操纵装置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Z向调节架、驱动装置、X向调节臂、Y向调节杆和车门连接装置,Z向调节架设置在龙门架上,驱动装置安装在Z向调节架上,X向调节臂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Y向调节杆连接,车门连接装置安装在Y向调节杆的下端。本发明能够解决车门和操纵机构的旋转中心无法调节一致的难题以及设备与车门运动干涉的问题,有效提升试验准确性、保证试验的精度和装配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64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77747.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开关操纵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X向调节机构,所述X向调节机构上安装有Y向调节机构,所述Y向调节机构上安装有电磁铁(2)。本发明能够满足连接装置刚性传递拉推力、按照设定角度或者位移瞬间断开连接,且能够匹配各种车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7961.3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C9/08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进出环境仓的斜坡平台装置,包括跳板机构、上斜坡机构以及下斜坡机构;所述下斜坡机构的上表面设有承接平面,所述上斜坡机构通过上斜坡铰链设置在所述承接平面上,且所述上斜坡机构的斜面和所述下斜坡机构的斜面共面;所述跳板机构包括跳板本体和跳板铰链,所述跳板本体与所述上斜坡机构远离斜面的一端通过跳板铰链连接。本发明通过方形钢材焊接、两层不分离的主体结构,解决了常规结构带去的、需要每次拆卸装配的问题,且强度高、搬运方便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风险,同时具备快速安装的特点达成了车辆异常情况下能快速响应、快速撤出车辆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478037.6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系统台架测试方法,依次包括测试前准备步骤、测试过程步骤及测试后对测试结果评价步骤。通过本技术方案分别系统且详细的识别了车门系统在测试中关联的电气功能和影响试验的关联电气功能,建立了一套测试流程和方法,达成符合实际工况和科学指导试验的目标。解决了试验方案中各种电气功能的测试与车门系统的方法融合以及循环次数不一致是如果有效匹配的问题,保证测试结果更加科学有效。建立了车门系统测试中的主观评价思路和方法,保证了测试结果更加全面和贴近用户使用感受。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8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4990.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通过采用搭建系统测试的模式,实现需要完整的系统内部几乎所有实际部件之间交互信号和工作配合,采取整体实车网络通讯生态的理念,利用仿真设备台架模拟系统之外的实车通讯环境,保证被测功能系统与其外界的车辆中所有系统的信息交互,而非采取屏蔽的方式,从而更加保证了测试结果更加科学与有效。本发明提出的具有重复性且工况全面模拟的系统级别验证方案,真实、有效且满足不同工况和场景更加符合实际使用特点,为实现驾驶辅助系统的有效验证和质量保证提供支撑,对整车安全和舒适性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