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42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90755.4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 G01M17/007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冲击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试验车辆举升到一定高度,处于Ready状态;调整冲击测试机构与电池包下表面的高度;逐一对各个标记点开展撞击测试,同时监测和观察电池包温度、车辆电安全数据变化情况;所有标记点按照技术要求测试完成后,将车辆降下,并将试验后车辆放置在空旷区域静置24小时以上,同时实时记录电池包温度以及电安全数据;对静置后的试验车辆开展标记点形变量测量,测量完成后拆下电池包,开展密封性测试;按照以上步骤开展剩余车辆的测试和检测直到全部结束。本申请使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包托底安全测试项目及测试区域更加完整,同时可以进行冲击后的密封性和涉水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9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39086.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安全牵引装置,主要构思在于摒弃了牵引小车前端刚性撞击的释放机制,而是采用后拉制动方式进行柔性分离释放,具体来说,通过牵引小车内的制动总成配合加载螺栓以及压板,在牵引过程中由牵引小车后方的制动小车提供制动力,拉动牵引小车内的牵引总成向后移动以解锁牵引立柱及牵引钢缆,使得牵引立柱沿着被测车辆的惯性运动方向倾倒,从而可靠分离释放被测车辆。本发明实现了在高速牵引运行过程中被测车辆与牵引小车的安全分离、可靠释放,有效解决了刚性撞击机制所造成的设备设施损坏以及试验精度偏差,即能够保证释放后的被测车辆按照预定的运行轨迹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够保证在被测车辆内的假人状态更为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5078.0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属于车辆碰撞测试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假人传感器、车身传感器及车载点爆模块,分别用于获取车辆碰撞发生时的假人伤害信号、车身受力信号及气囊引爆信号;数字量采集模块,包括数字采集仪,用于采集若干个零部件监测点的通断信号;系统触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假人传感器、所述车身传感器、所述车载点爆模块以及所述数字量采集模块获取的信号以同步生成触发信号。本发明通过数字采集仪和导电胶带在车辆的零部件监测点搭建测试系统,假人传感器、车身传感器、车载点爆模块以及数字量采集模块共用一套系统触发模块,确保车辆撞击避障第一时刻点的同步,便于后期数据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739086.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安全牵引装置,主要构思在于摒弃了牵引小车前端刚性撞击的释放机制,而是采用后拉制动方式进行柔性分离释放,具体来说,通过牵引小车内的制动总成配合加载螺栓以及压板,在牵引过程中由牵引小车后方的制动小车提供制动力,拉动牵引小车内的牵引总成向后移动以解锁牵引立柱及牵引钢缆,使得牵引立柱沿着被测车辆的惯性运动方向倾倒,从而可靠分离释放被测车辆。本发明实现了在高速牵引运行过程中被测车辆与牵引小车的安全分离、可靠释放,有效解决了刚性撞击机制所造成的设备设施损坏以及试验精度偏差,即能够保证释放后的被测车辆按照预定的运行轨迹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够保证在被测车辆内的假人状态更为稳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