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冲击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2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90755.4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冲击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试验车辆举升到一定高度,处于Ready状态;调整冲击测试机构与电池包下表面的高度;逐一对各个标记点开展撞击测试,同时监测和观察电池包温度、车辆电安全数据变化情况;所有标记点按照技术要求测试完成后,将车辆降下,并将试验后车辆放置在空旷区域静置24小时以上,同时实时记录电池包温度以及电安全数据;对静置后的试验车辆开展标记点形变量测量,测量完成后拆下电池包,开展密封性测试;按照以上步骤开展剩余车辆的测试和检测直到全部结束。本申请使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包托底安全测试项目及测试区域更加完整,同时可以进行冲击后的密封性和涉水的评价。

    带有气囊的安全带总成、气囊的充气控制方法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27510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111812.1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气囊的安全带总成、气囊的充气控制方法及汽车,其中,该带有气囊的安全带总成包括肩带卷收器、气囊、插锁、发生器和控制器;其中,肩带卷收器用于收放肩带,肩带卷收器中设置有肩带传感器;气囊的一端与肩带固定连接,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锁舌,锁舌与气囊连通;气囊上设置有多个封闭的充气空间;锁舌与插锁卡接,且锁舌与插锁连通;发生器内置有用于产生气体的燃料,发生器与插锁连通;控制器与发生器和肩带传感器信号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气囊的安全带总成,通过将气囊分隔成多个充气空间,从而可以根据相应的点火等级实现对设定的充气空间充气,从而缩短了气囊充分膨胀前的充气时间,增强了对驾驶员保护的及时性。

    带有气囊的安全带总成、气囊的充气控制方法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27510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11812.1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气囊的安全带总成、气囊的充气控制方法及汽车,其中,该带有气囊的安全带总成包括肩带卷收器、气囊、插锁、发生器和控制器;其中,肩带卷收器用于收放肩带,肩带卷收器中设置有肩带传感器;气囊的一端与肩带固定连接,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锁舌,锁舌与气囊连通;气囊上设置有多个封闭的充气空间;锁舌与插锁卡接,且锁舌与插锁连通;发生器内置有用于产生气体的燃料,发生器与插锁连通;控制器与发生器和肩带传感器信号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气囊的安全带总成,通过将气囊分隔成多个充气空间,从而可以根据相应的点火等级实现对设定的充气空间充气,从而缩短了气囊充分膨胀前的充气时间,增强了对驾驶员保护的及时性。

    一种膝部气囊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19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94751.3

    申请日:2017-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膝部气囊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膝部气囊装置以及碰撞传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测量控制单元、座椅压力传感器、一个或多个脚垫压力传感器,所述膝部气囊装置与所述测量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测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座椅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获取所有脚垫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根据所有脚垫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检测是否有受压点;如果无,所述测量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膝部气囊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进行最大等级的点爆;如果有,所述测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受压点得到乘员小腿离仪表台的最小距离,并根据所述最小距离控制所述膝部气囊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进行不同等级的点爆。通过本发明,保证了乘员安全性。

    一种电动汽车底部碰撞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97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21155.4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底部碰撞试验装置,包括基座、牵引装置、碰撞器和驱动装置,基座具有碰撞区域;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滑轨,牵引滑轨安装于基座,且位于碰撞区域的一旁侧,牵引滑轨朝向碰撞区域延伸,用以牵引电动汽车移动;碰撞器沿上下向活动设置于基座的碰撞区域,用以在碰撞器沿向上活动过程中碰撞离地不同高度的电动汽车电池;驱动装置连接碰撞器以驱动碰撞器沿上下向活动。通过牵引装置牵引电动汽车至碰撞区域内,驱动装置驱动碰撞器沿上下向活动,通过碰撞器向上活动过程中对电动汽车底部的电池进行碰撞试验,利用碰撞器上下向的活动行程的大小来调节不同的碰撞高度范围,使得碰撞器可以同时适应电池不同高度的电动汽车车型。

    用于仪表台动态吸能试验的卡扣连接性能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784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20088.8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仪表台动态吸能试验的卡扣连接性能评测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将待测卡扣机构分解为卡扣本体及支撑面,并根据预设尺寸的网格对分解后的各组件进行建模,尤其地,对表征支撑面的组件赋予刚体材料属性,并设置卡扣机构模型的质量缩放参数以及接触边界条件,最后对卡扣机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动态拉伸仿真,基于拉伸状态的变化确定卡扣连接性能。本发明确保在开发阶段无模具和实物的情况下,使动态吸能仿真能够对卡扣性能进行准确分析评估,为卡扣材料、接触角度、卡扣各部分厚度、卡扣位置分布等环节的改进提供可靠数据的同时,能够缩短试验验证周期,节约成本。

    一种儿童座椅支撑腿高度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48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06876.X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座椅支撑腿高度调节系统,其包括支撑腿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腿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导轨、支撑腿、蜗轮、蜗杆、驱动件,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儿童座椅的底座的后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支撑腿滑动设置在所述T型滑槽中,所述支撑腿的上端和下端均垂直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蜗轮旋转。本发明能够实现支撑腿的无级调节,较好地避免出现支撑腿悬空或者儿童座椅的底座与后排座椅不贴合的问题,使得儿童获得较好地保护;同时还能够使得支撑腿的高度调节较为省时省力。

    一种零重力座椅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67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72773.9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零重力座椅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车辆智能驾驶控制系统感知到车辆将会发生预碰撞,向座椅安全控制器发送预碰撞触发信号和预碰撞时间;对座椅设置不同等级的安全位置,获取驾驶员形态,并根据所述驾驶员形态确定座椅回归相应等级的安全位置;座椅安全控制器接收到所述预碰撞触发信号和所述驾驶员形态确定座椅从当前位置归位至安全位置所需要的座椅归位时间;根据所述驾驶员形态、所述预碰撞时间和所述座椅归位时间判断是通过座椅电机控制座椅归位,还是通过烟火式触发装置剪切断开座椅靠背限位结构使座椅靠背快速归位。本发明能减少驾驶员在事故中的伤害,增加座椅控制的智能化和安全性。

    一种电动汽车底部碰撞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97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1421155.4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底部碰撞试验装置,包括基座、牵引装置、碰撞器和驱动装置,基座具有碰撞区域;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滑轨,牵引滑轨安装于基座,且位于碰撞区域的一旁侧,牵引滑轨朝向碰撞区域延伸,用以牵引电动汽车移动;碰撞器沿上下向活动设置于基座的碰撞区域,用以在碰撞器沿向上活动过程中碰撞离地不同高度的电动汽车电池;驱动装置连接碰撞器以驱动碰撞器沿上下向活动。通过牵引装置牵引电动汽车至碰撞区域内,驱动装置驱动碰撞器沿上下向活动,通过碰撞器向上活动过程中对电动汽车底部的电池进行碰撞试验,利用碰撞器上下向的活动行程的大小来调节不同的碰撞高度范围,使得碰撞器可以同时适应电池不同高度的电动汽车车型。

    一种膝部气囊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1929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994751.3

    申请日:2017-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膝部气囊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膝部气囊装置以及碰撞传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测量控制单元、座椅压力传感器、一个或多个脚垫压力传感器,所述膝部气囊装置与所述测量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测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座椅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获取所有脚垫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根据所有脚垫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检测是否有受压点;如果无,所述测量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膝部气囊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进行最大等级的点爆;如果有,所述测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受压点得到乘员小腿离仪表台的最小距离,并根据所述最小距离控制所述膝部气囊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进行不同等级的点爆。通过本发明,保证了乘员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