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侧面撞击的安全座椅

    公开(公告)号:CN11498112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80091585.6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一种用车用的安全座椅,包括呈凹形以容纳人的一刚性框架、以及形状用于容纳所述人的一头部的一头枕。所述头枕具有弹性连接到所述刚性框架的两个头枕侧板。一水平设置的杆位于所述刚性框架的后面,由外部侧面撞击而被推动。一垂直设置的杆与所述水平设置的杆相邻,其通过所述水平设置的杆的移动被垂直地推动,且将所述两个头枕侧板移动到所述头部侧面的闭合位置。

    带侧面碰撞保护的儿童运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645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80063522.X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一种儿童运送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儿童运送装置的部分上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所述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包括内部支撑件,其被配置为紧靠所述儿童运送装置的所述部分定位。所述内部支撑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容器。所述碰撞能量吸收装置进一步包括外盖,所述外盖配置为可释放地固定所述内部支撑件和容纳在所述内部支撑件的容器内的插入件。当固定外盖时,所述插入件由外盖固定到位。

    车辆座椅用安全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43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80045454.8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用安全装置,其能够防止车辆发生碰撞时座椅靠背在宽度方向上的扭曲,从而能够适当地约束乘员。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保护落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车辆座椅用安全装置,其包括能够调节座椅靠背的角度的倾斜机构。安全带的结构为从所述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的上端部沿对角线方向朝与所述第一侧相反侧的第二侧的下端延伸。并且,在成为所述座椅靠背倾斜时的轴线的旋转轴部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其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改变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旋转量。

    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座椅的安全保护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139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0349915.3

    申请日:2021-03-31

    Inventor: 刘崇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座椅的安全保护系统及汽车,所述座椅的安全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车辆发生碰撞的程度及座椅的乘坐状态来确定是否需要触发座椅靠背转动功能,若是,则所述座椅靠背转动功能被触发;S2、所述座椅靠背克服阻尼力向车辆行驶的方向转动。当车辆发生不可避免的正面碰撞时,根据车辆发生碰撞的程度及座椅的乘坐状态来触发座椅靠背转动功能。在座椅靠背自身及乘员的惯性作用下,随着碰撞过程向前转动,就是车辆行驶的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阻尼力对乘员施加一定的约束力进而吸收乘员的动能,从而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车辆座椅
    6.
    发明公开
    车辆座椅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18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0491.5

    申请日:2023-06-28

    Inventor: 于永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包括座垫部、相对于座垫部可旋转的靠背部和设置在车辆座椅上的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织带和设置在织带上的锁舌,织带的第一端经由第一卷收器固定在座垫部、第二端经由第二卷收器固定在靠背部,锁舌被限定在织带的预定位置处;限位模块包括相互作用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固定在座垫部的侧面且设置有第一抵靠部;第二限位件固定在靠背部的侧面且设置有第二抵靠部;当满足预定条件时,靠背部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座垫部从第一角度旋转到小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由此驱动第一限位件相对于第二限位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转动,以使得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逐渐接近并且最终彼此抵靠从而将靠背部限定在第二角度处。

    一种汽车座椅防侧撞保护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898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29441.3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防侧撞保护结构,包括座椅本体,还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底座、滑座、支撑板、气囊、缓冲器和充气组件,使用时,正常情况下,支撑板和气囊收入座椅本体内部,避免影响乘客乘坐,当车辆侧面受撞后,车辆发生移动并带动底座移动,此时滑座在惯性作用下保持静止,而底座内侧壁抵接缓冲器,通过缓冲器迅速吸收并分散冲击能量,降低了对座椅本体及乘客的冲击力度,同时充气组件向气囊充气,进而使受撞侧的气囊充气膨胀,并带动支撑板伸出座椅本体,此时通过支撑板对乘客侧面进行支撑,避免乘客与座椅本体侧面硬物碰撞受伤,同时通过充气的气囊对乘客进行缓冲,进一步避免乘客受伤。

    座椅避撞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0180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27725.6

    申请日:2024-10-30

    Inventor: 陈淼 郭启寅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座椅避撞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汽车安全气囊被动式安全装置的安全性不足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侧方车辆距离本车的最小距离和侧方车辆的横向速度;当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值,且横向速度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根据最小距离和横向速度,确定本车座椅的运动时长;根据运动时长以及预设座椅运动轨迹规划,得到座椅在运动时长内的每个时刻的横滚角度;在运动时长内,按照每个时刻的横滚角度对座椅进行调整。基于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在危险发生前通过控制座椅运动实现对撞击的主动避让,提升座舱安全性。

    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3415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1910524725.3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采用由吸能板、上端螺栓连接结构和下端螺栓连接结构组成的吸能连接结构作为第二连接结构,以连接调角器连接板的后端部与坐垫侧板的后部下端;使得:采用本发明的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乘员对座椅靠背的冲击力,能够由调角器连接板依次通过上端螺栓连接结构、吸能板和下端螺栓连接结构传递至坐垫侧板。本发明因在连接结构形成二力杆结构的吸能板上设置凹凸结构,能够实现对乘员在追尾碰撞中对汽车座椅靠背的冲击力的缓冲吸能,具有缓冲吸能的过程非常稳定、设计与优化难度低、缓冲吸能效果非常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零重力座椅的辅助约束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331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27327.X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零重力座椅的辅助约束系统,其包括零重力座椅和约束装置,零重力座椅包括具有靠背、坐垫和扶手的座椅本体,靠背内部安装有靠背火药爆炸装置,坐垫内部安装有坐垫火药爆炸装置;约束装置包括传感器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和决策单元,传感器单元实时监测汽车周围状态信息并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根据传感器单元发送的汽车周围状态信息来计算TTC数值,并发送至决策单元;决策单元用于根据TTC数值判断是否有碰撞即将发生,使系统进入激活状态,并根据碰撞类型来引爆靠背火药爆炸装置或者坐垫火药爆炸装置。该系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响应碰撞,通过智能调整座椅姿态,与现有的安全带约束系统相结合,为乘员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