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808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0556763.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齿轮参数公差敏感性分析方法、系统、测试仪及存储介质,属于齿轮测试领域。获取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的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公差数据样本,通过蒙特卡洛法获取各项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公差的方差比,获取各项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公差的公差影响传递误差权重系数,获取各项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公差的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公差敏感性系数,根据公差影响传递误差权重系数和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公差敏感性系数,分析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公差对传递误差影响的敏感程度。本发明定义了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影响传递误差的评价指标,评估了制造公差对实际齿轮啮合传递误差的影响,表明了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公差对传递误差影响的敏感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65530.9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计渐开线花键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接收的花键参数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减速器系统建模,得到减速器模型;在减速器模型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添加功率输入和输出节点,并设置减速器模型载荷谱;按照减速器模型载荷谱运行减速器模型,输出减速器模型各齿面应力分布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修形量以及各齿面应力分布数据,选择目标修形方式进行渐开线花键修形,得到渐开线花键设计结果,其中,目标修形方式包括:齿向鼓形、齿形鼓形和螺旋角修形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该方法可以达到提高设计渐开线花键过程的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18293.5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3/5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速器、电驱动系统及车辆,包括输入轴;第一行星排结构,其包括第一离合器及第一行星排组件,第一离合器分别连接第一行星排组件及输入轴;第二行星排结构,包括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及第二行星排组件,第二离合器分别连接输入轴及第二行星排组件,第三离合器连接第二行星排组件与第二离合器之间;制动器,其连接第二行星排组件。第一行星排组件连接第一离合器,第二行星排组件连接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及制动器,当输入轴输出动力后,可以通过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以及制动器的配合,实现多个档位,且换档逻辑简单可靠,无动力中断,可显著提升整车经济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7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857592.3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7/11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锥齿轮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乘用车驱动桥准双曲面螺旋锥齿轮齿面精确建模方法,包括建立主齿轮和从齿轮的齿坯模型;建立主齿轮和从齿轮的刀具模型;建立机床模型;主齿轮采用展成法,从齿轮采用成形法,分别得到主齿轮和从齿轮的精确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建模效率,且模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94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78189.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均与差速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同步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同步器连接,第一同步器能够与分布式驱动第一主减主动齿轮或者集中式驱动一级主动齿轮连接,第二同步器能够与分布式驱动第二主减主动齿轮或者集中式驱动一级主动齿轮连接;集中式驱动一级主动齿轮与差速器连接,第一半轴能够与分布式驱动第一主减主动齿轮连接或者断开,第二半轴能够与分布式驱动第二主减主动齿轮连接或者断开。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双电机驱动系统无法满足多种不同工况的驱动需求,使得车辆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操控性相对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78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18561.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纵置混动变速器、纵置混动系统和车辆,通过将飞轮及减震装置连接在第一轴远离发动机的一端,所述左半轴和/或所述右半轴位于所述第一轴的两端之间,这样飞轮与减震装置即位于左半轴和/或右半轴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而非传统的位于左半轴和/或右半轴靠近发动机的一侧,从而可以将发动机布置的与左半轴和/或右半轴更近,从而减小整车前悬,提高整车通过性和碰撞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9735.8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传递装置、工作方法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混合动力传递装置应用于车辆中,所述混合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电机、发动机、行星排、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输出端,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均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行星排包括行星架和第一外齿圈,所述电机、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外齿圈均与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外齿圈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所述发动机分别与所述行星架和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本发明的混合动力传递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混合动力装置挡位单一,动力调节均靠自身性能,对电机性能要求较高,混合动力传递装置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89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08903.2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2 , F16H57/021 , F16C35/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防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防松装置、汽车减速器及车辆。轴承防松装置包括:主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封闭槽;轴承的内部设置有抵接部和第二封闭槽;防松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固定件,弹性件设置于第一封闭槽,固定件朝向第一封闭槽的一端与弹性件抵接,固定件朝向第二封闭槽的一端形成为受力部;轴承安装过程中,抵接部与受力部抵接并推动固定件挤压弹性件,直至抵接部与受力部分离,弹性件复位以推动固定件使得部分的固定件伸入第二封闭槽且与第二封闭槽的槽壁抵接。本发明的防松组件嵌设在主轴和轴承之间,不会增加主轴的轴向尺寸,不会引入额外地失效风险,并且能够实现防止主轴和轴承的轴向松脱以及径向松脱,保证防松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44521.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行轴非对称齿轮侧隙引起的角位移仿真分析方法。方法包括:根据平行轴非对称齿轮传动系统模型,构建平行轴非对称齿轮传动系统;确定平行轴非对称齿轮传动系统的输入端和负载端的功率载荷和平行轴非对称齿轮传动系统的非对称齿轮侧隙的范围,功率载荷至少包括转速信息、扭矩信息、功率信息;采用线性扫描法,对平行轴非对称齿轮传动系统进行角位移仿真分析,获得角位移‑扭矩变化曲线;基于角位移‑扭矩变化曲线,获取平行轴非对称齿轮传动系统的非对称齿轮的角位移信息。本方案可直接根据角位移‑扭矩变化曲线上的角位移信息分析非对称齿轮角位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对称齿轮由于齿轮侧隙引起的实际角位移计算困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97992.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中减速器效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中减速器的总成功率损失的功率损失类型,其中,功率损失类型至少包括:油封摩擦损失类型、轴承摩擦损失类型、齿轮啮合损失类型和系统搅油损失类型;确定油封摩擦损失类型对应的油封摩擦损失结果,轴承摩擦损失类型对应的轴承摩擦损失结果,齿轮啮合损失类型对应的齿轮啮合损失结果,以及系统搅油损失类型对应的系统搅油损失结果;基于油封摩擦损失结果、轴承摩擦损失结果、系统搅油损失结果和齿轮啮合损失结果,确定减速器的综合效率,其中,综合效率用于表征减速器的性能和运行状况。本发明解决了确定减速器效率的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