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后悬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04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29572.7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一种驾驶室后悬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后悬支架、弹簧减震器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设置有液压锁,所述液压锁与后悬上支总成锁紧配合,所述后悬支架的下端与弹簧减震器的下端旋转配合,所述后悬支架的上端与连接板的一端旋转配合,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弹簧减震器的上端旋转配合;所述液压锁设置于连接板与弹簧减震器的连接点上方。本设计不仅块化程度高,而且结构设计合理,驾驶舒适性高。

    一种商用车侧围A柱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82092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1980504.4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一种商用车侧围A柱结构,包括侧围A柱外板、侧围A柱内板,侧围A柱外板与侧围A柱内板之间设置有侧围A柱加强板,侧围A柱加强板包括A柱上加强板与A柱下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A柱下加强板均为一体式结构,A柱上加强板的一端与侧围A柱外板的一端、侧围A柱内板的一端相焊接,A柱上加强板的另一端通过激光拼焊与A柱下加强板的一端相连接,A柱下加强板的另一端与侧围A柱外板的另一端、侧围A柱内板的另一端相焊接;A柱上加强板的制造材料为1.2毫米~1.8毫米厚的高强板,A柱下加强板的制造材料为2.3毫米~2.8毫米厚的钢梁,A柱下加强板为几字形结构。本设计不仅可靠性高、重量轻,而且结构强度高。

    一种轻质驾驶室面罩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81790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2102251.7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一种轻质驾驶室面罩,包括面罩体,所述面罩体固定于驾驶室前围;所述面罩体包括一体结构的风口和饰板,所述风口位于饰板的中部;所述面罩体由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片状模塑料制造;所述风口上设置有网罩固定结构。本设计不仅能够增强面罩的机械强度,减小面罩振动,而且采用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片状模塑料制造,有效降低面罩体重量。

    一种驾驶室后悬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26679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0558863.9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一种驾驶室后悬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后悬支架、弹簧减震器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设置有液压锁,所述液压锁与后悬上支总成锁紧配合,所述后悬支架的下端与弹簧减震器的下端旋转配合,所述后悬支架的上端与连接板的一端旋转配合,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弹簧减震器的上端旋转配合;所述液压锁设置于连接板与弹簧减震器的连接点上方。本设计不仅块化程度高,而且结构设计合理,驾驶舒适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478826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0651588.5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结构,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和前围挡板(3),所述的上横梁(1)与前围挡板(3)上部相焊接,所述的下横梁(2)上部与前围挡板(3)下部相焊接;所述的上横梁(1)为L型开口结构(4);所述的下横梁(3)为槽型结构,下横梁(2)与前围挡板(3)焊接后形成封闭梁腔(5)。重量轻,成本低;功能件安装孔面积大,增加驾驶室功能配置。

    一种驾驶室全浮前悬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382115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2102257.4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一种驾驶室全浮前悬置装置,包括上支架、稳定杆、减振器,稳定杆的两端连接有翻转臂,减振器与翻转臂相连接,上支架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板、减振元件,安装支架与安装板垂直连接,减振元件通过连接块分别与安装支架、安装板相连接;翻转轴包括一号轴段与二号轴段,一号轴段的一端通过一号法兰与一号安装端相连接,一号轴段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轴段的一端的外圆周面上,二号轴段的另一端通过二号法兰与二号安装端相连接,减振元件套装在一号轴段上位于一号法兰与二号法兰之间的部位,减振元件位于翻转臂的一对凸缘之间,一对凸缘分别与一号安装端、二号安装端相连接。本设计不仅装配效率高,而且可靠性高、装配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