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机舱框架总成、车辆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41727.2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身前机舱框架总成、车辆及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身前机舱框架结构分件复杂、下车体合拼工序较多,导致影响生产节拍,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车身前机舱框架总成包括前纵梁总成,前纵梁总成主要包括前纵梁内板总成、前纵梁外板总成和前减震塔总成;前纵梁总成还包括结构传力件,结构传力件包括纵梁后上连接板,前纵梁内板总成、前纵梁外板总成和前减震塔总成均与纵梁后上连接板连接以实现预拼接。通过各模块结构优化,降低了车身前机舱框架结构的复杂度,减少模块化安装过程中的模块数量,解决了现有问题。

    一种A柱密封结构及其汽车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41444.5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A柱密封结构及其汽车,其包括:门环、侧围外板和空腔隔断组件,侧围外板与门环连接,且与门环之间形成外腔空腔;空腔隔断组件包括外腔空腔隔断骨架和发泡体,外腔空腔隔断骨架设置于门环上,且位于外腔空腔内,发泡体为弹性变形材料制成,且固定于外腔空腔隔断骨架上,部分发泡体与侧围外板内壁贴合。本发明中,空腔隔断组件设置于门环上,由于发泡体为弹性变形材料制成,在侧围外板Y向合装时,侧围外板焊接边可直接挤压发泡体,焊接边通过后即可Z向下落在门环上,同时被挤压的发泡体回弹到原位置与侧围外板内壁贴合,即可顺利完成侧围外板的装配。

    车身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8677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80061050.4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车身结构(10)在上边梁(16)的上边内板(26)形成有第一棱线(35)、第二棱线(36)、凹部(33)。第一棱线从上边梁的前端连续延伸至后端,能够将从车身前后方向输入的载荷向上边梁传递。第二棱线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与顶拱连结部一致的位置具有折弯部(38),该折弯部(38)向第一棱线侧凹陷而形成凹部。在凹部接合中柱(14)的上端部。

    一种车辆后侧围总成、车辆后侧围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527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70555.4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后侧围总成、车辆后侧围系统及车辆,其包括:C柱上边梁;D柱总成,D柱总成连接于C柱上边梁,D柱总成远离C柱上边梁的一端固定有后纵梁,后纵梁沿车辆的X向延伸,后纵梁安装有减震器固定件;加强梁总成,加强梁总成的一端固定于D柱总成靠近C柱上边梁的一侧,另一端固定于后纵梁,加强梁总成连接于减震器固定件,用于加强减震器固定件中减震器安装点的刚性。通过设置加强梁总成,增加无C柱车辆的整体刚性,加强梁总成连接于减震器固定件,还能增强减震器安装点周围的刚性,防止因减震器受力过大而导致的安装点松动或损坏,车辆受到撞击时,C柱上边梁处受到的撞击力也能传递至加强梁总成,增强整体安全性。

    一种减小侧面车门碰撞侵入量的汽车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4020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0965629.4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侧面车门碰撞侵入量的汽车结构,包括汽车的车门,具体包括前车门101和后车门102,前车门101的内侧面和后车门102的内侧面中均加固安装有加强梁板结构200,加强梁板结构200被配置为给予侧面车门足够支撑以降低侵入量。本发明方案,可以分担载荷、优化力的传递路径,解决新壁障撞击导致车门陷入问题,解决了对乘员侵入量过高的问题。通过实际测试,车门几乎可以达到均匀吸能的效果,亦不会发生过大的陷入。整体吸能效果相比于传统设计至少增加24%左右,前车门侵入速度优化后下降了3km/h,侵入量下降了110mm;B柱侵入速度下降了1km/h,侵入量下降了84mm;后门侵入速度下降了1.6km/h,侵入量下降56mm;通过合理将结构支撑点,使得整体评分达到目标等级。

    一种A柱下防撞结构及安装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9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03114.2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A柱下防撞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A柱下铰链柱(1);所述A柱下铰链柱(1)连接有前舱竖板(2);所述A柱下铰链柱(1)上分别设有前竖板连接板(3)和A柱下加强板(4);所述前竖板连接板(3)和所述A柱下加强板(4)之间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设在所述前舱竖板(2)和所述A柱下铰链柱(1)一侧;前竖板连接板和A柱下加强板在A柱下铰链柱和前舱竖板前方形成一个封闭截面的空腔防撞结构,从而加固了A柱下部结构强度,同时也加强了前舱竖板和A柱下铰链柱的连接强度;可有效减小了小偏置碰时A柱下铰链柱侵入量,解决了车轮侵入驾驶舱的问题。

    车身柱结构
    8.
    发明公开
    车身柱结构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01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695268.5

    申请日:2024-05-31

    Inventor: 伊藤宽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车身柱结构,当发生侧面碰撞时,抑制使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柱的断裂,使柱发生塑性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使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车身柱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纤维增强树脂制的筒状部,其具有沿车身高度方向的轴;以及金属板,其配置在沿车身前后方向排列的任意两个筒状部之间,沿车身高度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

    一种门槛总成及具有该门槛总成的车身总成和门槛总成平台化通用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0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70561.X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门槛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门槛总成及具有该门槛总成的车身总成和门槛总成平台化通用化设计方法,包括门槛加强板,所述门槛加强板端部设有门槛后部连接板;所述门槛加强板与门槛后部连接板分体设计;使用时,门槛后部连接板连接在门槛加强板端部;本发明公开门槛总成;门槛加强板与门槛后部连接板因为是分体设计;方便后续门槛总成的在不同车型上的延用;另外,本发明门槛加强板总成沿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约人力;门槛后部连接板沿用,门槛加强板本体可以根据轴距长短变化而变化,进行修改沿用;通过门槛总成沿用,达到节约人力和降低开发成本和单车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