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9595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093848.8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D2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635 , F16D13/38 , F16D25/082 , F16D25/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摩擦离合器的释放机构,用于摩擦离合器的释放机构包括:由内部本体和外部本体形成的缸部;根据供应至所述缸部的流体压力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活塞;和板,板在所述活塞上形成,并且从圆周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缸部的外周侧上的弹性构件接收弹性力,提供了紧固构件,紧固构件固定所述内部本体和所述外部本体的凸缘以便将密封构件在轴向方向上夹紧在两者间,并且,所述凸缘中,其中布置所述紧固构件的径向方向上的区域与其中布置所述弹性构件的径向方向上的区域布置成彼此至少部分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460293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80075525.0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3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44 , B60K6/445 , B60K2006/381 , F16H57/0482 , Y02T10/6239 , Y10S903/91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机,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连接;发动机,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架连接;第二旋转机及驱动轮,与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连接;以及限制机构,限制行星轮架的旋转,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能够执行双驱动模式的第一驱动区域(D1)和能够执行润滑行驶模式的第二驱动区域(D2),双驱动模式是以第一旋转机及第二旋转机为动力源进行行驶的模式,润滑行驶模式是通过第一旋转机使发动机旋转而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润滑,且以第二旋转机为单独的动力源进行行驶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42818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80074517.4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3 , B60K6/445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10 , B60W20/40 , B60W30/182 , B60W2510/244 , B60W2710/06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02T10/84 , Y10S903/93
Abstract: 在能够设定为多个行驶模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中,避免切换行驶模式时的驱动力不足,提高响应性。在具备内燃机和两个电动机且能够选择使用内燃机进行行驶的状态和使用电动机进行行驶的状态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具备:预测单元(步骤S2~S4),在使内燃机停止而使用两个电动机的动力来使车辆行驶时,基于表示行驶中的车辆的状态的检测值来预测要使内燃机起动的情况;切换单元(步骤S5),切换成如下的状态:不使用使内燃机起动所要使用的电动机,而使用另一方的电动机来使混合动力车辆行驶;及起动单元,在使用所述另一方的电动机的动力来使所述车辆行驶的状态下,使内燃机起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20362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80071627.5
申请日:2012-03-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50 , B60K6/383 , B60K6/445 , B60W20/40 , B60Y2300/71 , B60Y2400/4242 , Y02T10/6239 , Y10S903/902 , Y10T74/19014 , Y10T74/1915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输入轴(63)所述变速器输入轴,输入发电机转矩;作为变速机构的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10、20),所述变速机构,经由该变速器输入轴(63)输入发电机转矩;转矩限制器(40),所述转矩限制器(40),配置在变速器输入轴(63)与发动机(ENG)之间,能够进行该变速器输入轴(63)与发动机输出轴(101)之间的转矩传递,另一方面,抑制比规定的转矩大的过大的转矩输入到该变速器输入轴(63)与发动机输出轴(101)之间;单向离合器(50),所述单向离合器(50),配置在转矩限制器(40)与发动机(ENG)之间,允许该发动机(ENG)的正转,禁止该发动机(ENG)的反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25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80069801.2
申请日:2012-0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547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387 , B60K6/445 , B60K2006/381 , F16H2037/102 , F16H2200/2007 , Y02T10/6239 , Y10S903/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离合器(CL)和制动器(BK),作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齿轮的第一太阳齿轮(11)被连接于第一旋转电机(MG1),作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内啮合齿轮的第一内啮合齿轮(13)被连接于发动机(1),作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的第一行星齿轮架(14)被连接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旋转元件(24)及驱动轮,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21)经由离合器而与发动机及第一内啮合齿轮相连接,第三旋转元件(23)与第二旋转电机(MG2)相连接,第一旋转元件为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齿轮,制动器对第一旋转元件的旋转进行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06661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80067863.X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2 , B60L11/123 , B60L15/2045 , B60L15/2054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86 , B60W10/08 , F16H3/724 , Y02T10/6217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077 , Y02T10/7283
Abstract: 具备:第一原动机(MG1);第二原动机(MG2);及差动机构(10),具有连接有第一原动机的第一旋转要素(11)、连接有第二原动机的第二旋转要素(13)、连接有驱动轮的第三旋转要素(14),在差动机构的共线图中,第一旋转要素与第二旋转要素隔着第三旋转要素而相互处于不同侧,在第一原动机及第二原动机中的一方原动机能够输出的控制量的范围内,确定不能选择作为目标控制量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8975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80074274.X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54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45 , B60K6/48 , B60K2006/381 , F16H3/728 , F16H2037/101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35 , Y02T10/6221 , Y02T10/6239 , Y10S903/911
Abstract: 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及离合器(CL1),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11)与第一旋转电机(MG1)连接,行星架(14)与驱动轮连接,齿圈(13)与发动机(1)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的太阳轮(21)与第二旋转电机(MG2)连接,行星架(24)经由离合器(CL1)而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13)及发动机(1)连接,齿圈(23)与驱动轮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472754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3436.0
申请日:2007-06-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356 , B60G7/008 , B60G17/0195 , B60G21/051 , B60G2200/142 , B60G2200/21 , B60G2200/422 , B60G2204/129 , B60G2204/148 , B60G2204/30 , B60G2206/20 , B60G2300/50 , B60G2800/952 , B60K23/0808 , B60W30/04 , B60W30/045 , B60W2720/14 , B60W2720/30 , Y02T10/7258
Abstract: 一种车辆驱动装置(100),其分别使用右前电动机(10r)、左前电动机(10l)、右后电动机(11r)以及左后电动机(11l)来独立地控制右前轮(2r)、左前轮(2l)、右后轮(3r)以及左后轮(3l)。基于在车辆(1)的横摆和侧倾方向上的目标力矩,驱动轮的总驱动力以及在所述驱动轮处的驱动反作用力来确定结合了车辆驱动装置(100)的所述车辆(1)的所述驱动轮的驱动力。因此,能够实现驾驶员所期望的性能,并因此相应地改善了运行性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