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16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258900.9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在内燃机的起动过程中通过回转机械输出起动时补偿转矩时恰当地降低起动冲击。在从电动机起动模式起动发动机(14)时,与第2回转机械(MG2)的富余转矩大的情况相比,在第2回转机械(MG2)的富余转矩小的情况下,以伴随发动机(14)的起动而产生的起动时惯性转矩减小的方式起动发动机(14),第2回转机械(MG2)的富余转矩能够用于第2回转机械(MG2)在输出行驶用转矩的基础上输出的起动时补偿转矩,因此在第2回转机械(MG2)的富余转矩小时由起动时惯性转矩产生的驱动转矩的下降量减小。由此,即使第2回转机械(MG2)的富余转矩小也能够补偿驱动转矩的下降量。因此,在发动机(14)的起动过程中通过第2回转机械(MG2)输出起动时补偿转矩时,能够恰当地降低起动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7042753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066143.6
申请日:2017-0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公差环插入在输出侧旋转轴与转子轴之间。因此,即使在没有消除在输出侧旋转轴与转子轴之间的花键配合部中形成的间隙的情况下,输出侧旋转轴和转子轴这两个旋转轴也在没有间隙的情况下由公差环保持,并且可以抑制咔哒噪声。用于在公差环的环形部与输出侧旋转轴之间供应润滑油的供油槽设置于形成在输出侧旋转轴中的环形槽内。于是,可以在不对公差环进行特别加工的情况下抑制公差环的耐久性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2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80051400.8
申请日:2015-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具备挡位切换部(53),该挡位切换部(53)在换挡位置位于前进行驶挡位且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将滑阀切换并自保持于第一位置,在换挡位置位于前进行驶挡位且为全部失效模式的情况下,维持滑阀在第一位置处的自保持并向形成第一变速挡的卡合元件(C1、C2)供给液压,在换挡位置位于倒退行驶挡位且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将滑阀切换至第二位置,在换挡位置位于倒退行驶挡位且为全部失效模式的情况下,向形成第二变速挡的卡合元件(C1、B2)供给液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50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538825.8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充电受到限制的状态下驱动发动机而得到必要充分的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差动机构而分配到驱动轮侧和发电机侧,并且利用由发电机产生的电力来驱动电动机而将电动机的转矩朝向驱动轮输出,并且能够将由发电机产生的电力的至少一部分充入蓄电装置,电动机配置在从经由差动机构将发动机的动力向驱动轮传递的传动路径偏离的位置,在电动机与传动路径之间配置有液力偶合器,在由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力向蓄电装置的充入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一边使液力偶合器差动一边驱动电动机,来产生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7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380078131.5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9 , B60K6/442 , B60K6/44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30/182 , B60W2520/10 , B60W2540/106 , B60W2710/0666 , B60W2710/083 , B60W2720/40 , Y02T10/6234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 Y10S903/91 , Y10S903/93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具有发动机和至少两个电动机作为产生用于车辆行驶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源,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针对所述车辆的所需驱动量,选择并设定利用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来行驶的第1行驶模式、利用两个以上的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来行驶的第2行驶模式以及利用比在所述第2行驶模式中驱动的电动机的数量少的数量的电动机的驱动力来行驶的第3行驶模式中的某一个行驶模式,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所述所需驱动量的变化率大于预先决定的值的情况下不选择所述第2行驶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43131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480042897.2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05 , B60K6/547 , B60K2006/381 , B60Y2200/92 , F16H3/728 , F16H2037/0866 , F16H2037/0873 , F16H2061/0046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35 , F16H2200/2097 , Y02T10/6239 , Y02T10/76 , Y10S903/911 , Y10S903/919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ENG);第一旋转机械(MG1);变速装置(20),发动机(ENG)连接到所述变速装置;差动齿轮(30),变速装置(20)和第一旋转机械(MG1)连接到所述差动齿轮;离合器(CL1)和制动器(BK1),所述离合器和所述制动器通过第一板(83,93)和第二板(84,94)之间的接合和分离来致使变速装置(20)换档;壳体(60),其构造成容纳除了发动机(ENG)之外的构件,并且构造成连接到发动机(ENG);和盖壁(71),其构造成覆盖壳体(60)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发动机(ENG)侧。第一旋转机械(MGI)相对于离合器(CL1)和制动器(BK1)放置在发动机(ENG)侧,离合器(CL1)放置在制动器(BK1)的圆筒形构件(91)内,并且圆筒形构件(91)连接到盖壁(71)。
-
公开(公告)号:CN10468478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380050636.0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40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2006/381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15 , B60W20/00 , B60W20/30 , B60W2710/105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Abstract: 在车辆上,安装有包括太阳齿轮、环形齿轮和齿轮架的差动设备(310),耦合到太阳齿轮的第一电动发电机(311),耦合到环形齿轮的第二电动发电机(312),设置在环形齿轮和驱动轮之间的自动变速器(400),耦合到齿轮架的发动机(200),和抑制齿轮架旋转的制动器(330)。在该车辆中,从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选择行驶模式,在第一模式中,在制动器接合的状态下,通过使用从第一和第二电动发电机输出的扭矩来执行行驶,在第二模式中,在制动器分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发动机来执行行驶。当行驶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在将自动变速器降档之后,将行驶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39512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280074133.2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65 , B60K6/54 , B60K6/547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20/00 , B60W20/10 , F16H3/728 , F16H2037/0866 , F16H2037/0873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35 , Y02T10/6239 , Y10S903/91 , Y10S903/917 , Y10T477/23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变速装置(20),具有与发动机旋转轴(11)连接的行星轮架(C1);差动装置(30),具有与变速装置(20)的齿圈(R1)、MG1旋转轴(12)、MG2旋转轴(13)及驱动轮(W)单独连接的多个旋转要素;变速调整装置(40),能够将变速装置(20)向如下的状态进行控制:在行星轮架(C1)与齿圈(R1)之间无法进行动力传递的空档状态、或在行星轮架(C1)与齿圈(R1)之间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HVECU(90),在EV行驶中使发动机(ENG)起动时,具有将空档状态的变速装置(20)控制成在行星轮架(C1)与齿圈(R1)之间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的第一工序、使第一旋转电机(MG1)的转速上升的第二工序、以及进行伴随于第一旋转电机(MG1)的转速的上升而转速提高的发动机(ENG)的起动控制的第三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68280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0912453.0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其解决在动力传递装置中产生了共振的情况下,不变更车辆的行驶状态便无法使动力传递装置的共振衰减的问题。被配置于原动机与驱动轮(W)之间的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具备:液体联轴节(40);能够对该液体联轴节(40)的输入轴(41)侧和输出轴(42)侧进行直接连接的卡合装置(FC);取得与动力传递装置(TM)的振动相关的信息的单元(S6);对所取得的动力传递装置(TM)的振动是否处于其共振区域内进行判断的单元(31);用于对卡合装置(FC)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单元(O、35),当判断为动力传递装置(TM)处于其共振区域内时,用于对卡合装置(FC)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单元使卡合装置(FC)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3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280075803.2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28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45 , B60K6/54 , B60K2006/381 , B60W20/15 , B60W30/184 , B60W2520/10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35 , Y02T10/6239 , Y10S903/917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变速装置(20),具备行星机构,该行星机构具有能够差动旋转的多个变速旋转要素,发动机的旋转轴(11)侧与多个变速旋转要素中的行星轮架(C1)连接;差动装置(30),具有多个差动旋转要素,上述多个差动旋转要素与变速装置(20)的齿圈(R1)、MG1旋转轴(12)、MG2旋转轴(13)以及驱动轮(W)分别连接;变速控制装置(40),能够将变速装置(20)控制成不能在变速装置(20)的输入输出间进行动力传递的空档状态或能够在该输入输出间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以及HVECU(90),在仅以第二旋转机(MG2)的动力进行单马达EV行驶时,以使变速装置(20)或差动装置(30)的小齿轮差旋转为规定值以下的方式控制第一旋转机(MG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