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53137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765913.7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混合电源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A、在发动机第一次启动时,控制第一电源带动起动机转动,起动机倒拖发动机,使车辆启动;步骤B、当发动机在一个驾驶循环内,再次启动发动机时,控制第二电源带动皮带发电起动机转动,皮带发电起动机倒拖发动机,使车辆启动;步骤C、当车辆启动成功后,根据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调节皮带发电起动机的工作状态在发电机模式和电机模式下进行切换。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混合电源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混合动力电源,实现了在混合动力系统里协调12V电源和48V电源以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在不同工况下,车辆用电器使用合理的电源输入,降低了整车油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29445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714243.5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角度修正方法及修正系统,通过判断理论空载相反电动势峰值与当前交轴电压分量的差值,与电压控制误差之间的大小,实现了对转子角度的估算值和实际值超前或滞后关系的判断,进而实现了对转子初始角度的精确调整和定位;此外,需要调整修正不同电机的转子初始角度时,仅需更换电机即可,实现了该修正系统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642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97439.1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B60L53/31 , B60L5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充电线防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监测车辆的充电状态;在充电完成后,解锁充电枪;在解锁充电枪后,检测所述充电枪是否插入充电接口,且超过设定时长阈值;如果是,则锁止充电枪。由于在充电完成且解锁充电枪之后,判断充电枪是否插入充电接口,且超过设定时长阈值;如果是,则表明操作者可能不知道已完成充电或是不在充电地点附近,短时间内不便于收纳充电线等,为了防止充电线被盗,锁止充电枪。这样就使得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在充电完成后自动解锁充电枪,导致充电线容易被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6555.9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04 , H01M2/20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3 , H01M2/0473 ,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2/20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6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模组盖板,所述盖板与下壳体及拉杆将蓄电池电芯固定,所述蓄电池电芯的电极焊接有并联铜片,蓄电池电芯通过并联铜片组成蓄电池模组,所述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串联铜排串接。所述盖板按设定位置设置散热孔;在所述盖板的正面上设有线束槽,所述线束槽在设定距离上设有线束卡扣,以规范线束的走向和固定;在所述盖板的反面设有加强筋,以增加布有所述散热孔的区域的强度。本发明能解决现有盖体存在散热性能差、没有线束导向和固定设计,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2498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395903.9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换挡提示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满足换挡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混合动力车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当前车速、当前发动机转速、当前发动机输出扭矩以及当前电机输出扭矩;通过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发动机转速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当前挡位值;由所述当前发动机输出扭矩与所述当前电机输出扭矩之和,确定所述当前挡位值对应的升挡目标车速与降挡目标车速;如果所述当前车速大于所述升挡目标车速,则提示升挡信息;如果所述当前车速小于所述降挡目标车速,则提示降挡信息。通过此方法,进行最佳燃油经济性挡位推荐,帮助驾驶员达到改善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466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6533.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混动汽车诊断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混动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整车部件、发动机部件的第一故障等级;接收由电池控制器、发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故障等级,电池控制器、发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控制器分别判断第一故障等级的故障是否影响发动机排放;对第一故障等级进行映射,得到第二故障等级;判断第二故障等级是否为零;若否,点亮系统故障灯;当接收到排放故障灯亮灯请求时,点亮仪表上的排放故障灯。本公开能自动诊断混动汽车中的电池、发电机、驱动电机的故障,且能诊断三电故障是否对发送机排放造成影响,并通过仪表的故障灯表征出来,相关人员能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
-
公开(公告)号:CN1166912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69814.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水路循环架构的混动汽车空调制热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通过发动机和WPTC控制策略的优化,做到根据乘员舱发出的需求指令,使用高压电控制WPTC进行整车制热或以发动机余热进行制热补偿,此外,综合考虑电池加热的性能和影响,采用叠加控制逻辑,可精准控制电池及乘员舱热量。具体来说,在空调系统中引入WPTC并使其串接在水路中,WPTC的输出功率可根据电池和乘员舱此两种因素综合控制其功率输出。本发明站位于混动车型使用工况复杂多变的角度,有效降低了整车开启制热功能时对于整车能耗的浪费,并且对空调系统及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设计,更为显著地提升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0357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456994.8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热平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热平衡试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参数信息,根据所述车辆参数信息确定待试验车辆的车辆类型;根据所述车辆参数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类型对应的扭矩点坡度表;在预设爬坡场景下,根据所述扭矩点坡度表对所述待试验车辆进行热平衡试验。由于本发明是根据车辆的类型进行对应的热平衡试验,相对于现有的所有车辆均采用同一种热平衡试验的方式,本发明上述方式针对不同的车辆制定合理的热平衡试验工况,满足发动机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运行,避免资源的浪费,提升用户体验感。
-
公开(公告)号:CN114013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4348.0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2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上下电管理方法,包括:将上电过程设置为PowerUp1、PowerUp2和PowerUp3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段控制,PowerUp1阶段用于激活电池控制器和DCDC转换器,PowerUp2阶段用于预充继电器和电池继电器吸合控制,PowerUp3阶段用于发电机使能控制;根据电池SOC、电池可用功率或发电机可用扭矩设置发电机启动标志位flag;在发电机启动标志位flag为0时,控制发动机启动方式为12V起动机启动,并控制预充继电器和电池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本发明能提高混动汽车上下电控制的智能性,增加电池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8442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95708.3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22 , B60K1/00 , B60L58/26 , B60L58/27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油加热器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电池冷却液回路以及空调冷却液回路,三者之间通过热交换机连接。电池冷却液回路包括动力电池和电池冷却水泵,动力电池、电池冷却水泵和热交换机依次连接。空调冷却液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空调加热水泵、燃油加热器、电子三通阀以及空调加热器,电子三通阀的另一端口与热交换机连接,热交换机还与空调加热水泵连接并形成回路,以使得空调冷却液回路与电池冷却液回路实现热交换。本发明针对环境温度较低(<‑20℃),整车采暖效果提升较为明显,提升寒冷季节热舒适性,且不消耗动力电池能量,有利于增加续航里程;另外,电池包制热效果提升较为明显,且不消耗动力电池能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