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9445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714243.5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角度修正方法及修正系统,通过判断理论空载相反电动势峰值与当前交轴电压分量的差值,与电压控制误差之间的大小,实现了对转子角度的估算值和实际值超前或滞后关系的判断,进而实现了对转子初始角度的精确调整和定位;此外,需要调整修正不同电机的转子初始角度时,仅需更换电机即可,实现了该修正系统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51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152394.6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固定机构、蓄电池模组总成及汽车,其中蓄电池固定机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第一散热架和第二散热架;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蓄电池固定设置在上、下盖板之间;第一散热架包括多个均匀并列分布的第一隔板;第二散热架包括多个均匀并列分布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排布方向相互垂直。本发明提供的蓄电池固定机构、蓄电池模组总成及汽车,通过设置上、下盖板,以将蓄电池固定压紧在上、下盖板之间,实现了对蓄电池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架和第二散热架,并将两者固定套设在蓄电池上,实现了对蓄电池在水平各个方向上的固定,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保证了各蓄电池之间的散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99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1206350.9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P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设定磁链位置角为零,向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施供电,将电机停止转动后转子位置作为候选转子初始位置;根据候选转子初始位置获取磁链位置角;获取转子开始转动时对应的正交轴电流值,以及转子开始转动时对应的负交轴电流值;判断正交轴电流值与负交轴电流值的绝对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差值阈值,如果是,以候选转子初始位置作为转子初始位置;如果否,判断差值是否为正,如果是,将候选转子初始位置更新为候选转子初始位置与预设修正步长之和,如果否,将候选转子初始位置更新为候选转子初始位置与预设修正步长之差。利用本发明可解决现有转子初始位置的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1549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1080732.1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车载蓄电池自动充电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整车下电后静置时长超过静置时长阈值,直流‑直流转换器进行低压供电;判断低压供电的电压是否小于蓄电池低压限值,如果否,则直流‑直流转换器低压和整车控制器下电,如果是,则整车控制器控制高压继电器闭合,直流‑直流转换器高压供电,给蓄电池充电;判断高压供电的电压是否小于动力电池的欠压限值,如果是,则直流‑直流转换器停止工作,整车控制器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且整车控制器下电;判断充电电流值是否小于充满电流阈值,如果是,则整车控制器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直流‑直流转换器低压和整车控制器下电。本发明解决预估可静置时长及预计充电时长存在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9445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714243.5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角度修正方法及修正系统,通过判断理论空载相反电动势峰值与当前交轴电压分量的差值,与电压控制误差之间的大小,实现了对转子角度的估算值和实际值超前或滞后关系的判断,进而实现了对转子初始角度的精确调整和定位;此外,需要调整修正不同电机的转子初始角度时,仅需更换电机即可,实现了该修正系统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642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97439.1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B60L53/31 , B60L5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充电线防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监测车辆的充电状态;在充电完成后,解锁充电枪;在解锁充电枪后,检测所述充电枪是否插入充电接口,且超过设定时长阈值;如果是,则锁止充电枪。由于在充电完成且解锁充电枪之后,判断充电枪是否插入充电接口,且超过设定时长阈值;如果是,则表明操作者可能不知道已完成充电或是不在充电地点附近,短时间内不便于收纳充电线等,为了防止充电线被盗,锁止充电枪。这样就使得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在充电完成后自动解锁充电枪,导致充电线容易被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6555.9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04 , H01M2/20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3 , H01M2/0473 ,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2/20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6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模组盖板,所述盖板与下壳体及拉杆将蓄电池电芯固定,所述蓄电池电芯的电极焊接有并联铜片,蓄电池电芯通过并联铜片组成蓄电池模组,所述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串联铜排串接。所述盖板按设定位置设置散热孔;在所述盖板的正面上设有线束槽,所述线束槽在设定距离上设有线束卡扣,以规范线束的走向和固定;在所述盖板的反面设有加强筋,以增加布有所述散热孔的区域的强度。本发明能解决现有盖体存在散热性能差、没有线束导向和固定设计,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3663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1087869.X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动车辆超速的方法,包括:获取油门或刹车的踏板信号;将所述踏板信号转换成转矩指令,并根据所述转矩指令输出第一控制参数;监测实际电机转速,并将所述实际电机转速与设定的上限电机转速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实际电机转速大于所述上限电机转速,则输出第二控制参数;如果所述实际电机转速小于所述上限电机转速,则输出经过单向限幅的所述第二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控制电机运转。通过该方法,可以避免转矩控制与转速控制相互切换导致的程序逻辑相对复杂、以及由人为动作产生误判的问题,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整车安全性能以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5005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187370.4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踏板行程测量装置,包括:位移计,所述位移计包括拉杆和套管;所述拉杆的头部固定在制动踏板上,所述拉杆的尾部设置在所述套管内且能够在所述套管内沿轴向滑动;角度计,所述角度计上设有转角测量机构和连接柱;位移计固定夹,所述位移计固定夹的一端与所述转角测量机构连接,所述位移计固定夹的另一端夹持在所述套管上;固定在安装底座上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角度计的位置。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方便地将本发明安装在车舱地板上,并通过调整机构灵活设置位移计的位置,以及通过直线位移和旋转角度获得准确的制动踏板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33663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1087869.X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 B60L15/28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动车辆超速的方法,包括:获取油门或刹车的踏板信号;将所述踏板信号转换成转矩指令,并根据所述转矩指令输出第一控制参数;监测实际电机转速,并将所述实际电机转速与设定的上限电机转速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实际电机转速大于所述上限电机转速,则输出第二控制参数;如果所述实际电机转速小于所述上限电机转速,则输出经过单向限幅的所述第二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控制电机运转。通过该方法,可以避免转矩控制与转速控制相互切换导致的程序逻辑相对复杂、以及由人为动作产生误判的问题,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整车安全性能以及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