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帽修磨装置及自动焊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3784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99165.3

    申请日:2013-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3063 B23K11/00 B23K1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极帽修磨装置及自动焊接系统,涉及自动化焊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电极帽修磨技术生产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而发明。所述电极帽修磨装置包括翻转系统和修磨系统,所述翻转系统包括:支架;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支架铰接;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连接架相对于所述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修磨系统包括:刀架板,所述刀架板与所述连接架滑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刀架板相对于所述连接架直线滑动;修磨刀,所述修磨刀固定于所述刀架板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可带动所述修磨刀转动。本发明电极帽修磨装置用于对电极帽的修磨。

    压边圈、拉延模具及调控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2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31245.0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边圈、拉延模具及调控方法,拉延模具包括层叠的上模和下模,压边圈位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压边圈包括压边圈本体、切换组件及多个不同厚度的平衡块;其中,压边圈本体设置于下模;切换组件设置于压边圈本体,多个平衡块均设置于切换组件;切换组件用以切换上模与压边圈本体之间的平衡块,以调整上模对压边圈的压力;本申请通过采用切换组件,能够驱动多个不同厚度的平衡块在压边圈本体和上模之间进行转动,以便快速选取适当厚度的平衡块来调节金属板料冲压流程中的压力程度和压力分布,缩短模具调试周期,降低调节难度,减轻劳动负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选冲机构及选冲模具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36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27477.9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冲机构及选冲模具,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凸模连接单元、与凸模连接单元对应的凹模连接单元,以及能带动凸模连接单元和凹模连接单元沿调节路径移动的驱动单元,调节路径垂直于冲压路径;凸模连接单元具有多个沿垂直于冲压路径的方向分布的凸模调节端,凸模调节端能带动对应的凸模沿冲压路径靠近或远离凹模连接单元;凹模连接单元具有多个与凸模调节端分别对应的凹模安装位,凹模安装位一一对应的连接有凹模。本发明能同时兼容多个规格的凸模和凹模的安装,可在不拆装更换模具的前提下实现制件版本的切换,大大节省了规格切换的操作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无需开发多套模具,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

    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92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2053.4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和装置,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该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初始坯料进行多次冲压,以得到引擎盖内板和车身支架,且初始坯料与减重孔对应的部位形成车身支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可利用引擎盖内板需要去除的减重孔对应的坯料制成车身支架,同时,引擎盖内板和车身支架可共用同一套冲压模具冲压成型,从而有利于降低车身组件的制造成本,提升车身组件的制造效率。

    前机舱盖板及车辆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91603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0387338.6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机舱盖板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前机舱盖包括扣合连接在一起的前机舱盖内板和前机舱盖外板;前机舱盖内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溃缩孔,各侧溃缩孔均靠近同侧的前大灯布置,且各侧溃缩孔均为沿前机舱盖内板的边沿由前至后间隔布置的多个板。本实用新型的前机舱盖板,通过在前机舱盖内板的易与行人碰撞接触的部位设置溃缩孔,可在发生碰撞时,利用溃缩孔所在处的溃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而利于减少对行人的碰撞伤害,并能够提高前机舱盖的行人保护性能。

    前纵梁后段总成及车辆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19795U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23146161.5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纵梁后段总成及车辆,所述前纵梁后段总成包括:前纵梁后段;扭力盒,所述扭力盒连接于所述前纵梁后段的外侧;前地板加强板,所述前地板加强板位于所述扭力盒的后侧,所述前地板加强板连接于所述前纵梁后段的后部且朝外延伸;内连接板,所述内连接板的前端与所述前纵梁后段的内侧相连,所述内连接板的后端与所述前地板加强板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纵梁后段总成,能够更有效的吸收和分散碰撞力,提高了车身主副驾驶舱前部的强度,保证驾驶舱的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