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61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80068541.6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15/20 , B60K6/36 , B60K6/383 , B60K6/442 , B60K6/52 , B60K6/54 , B60W10/00 , B60W20/40 , F16D41/06 , F16D4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003 , B60K6/36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387 , B60K6/442 , B60K6/52 , B60K6/54 , B60K2006/381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W10/00 , B60W20/00 , B60W20/15 , B60W20/50 , B60W50/0205 , F16D41/06 , F16D41/07 , F16D48/06 , F16D2041/0603 , F16D2500/104 , F16D2500/10493 , F16D2500/3065 , F16D2500/502 , F16D2500/51 , F16H1/32 , Y02T10/6217 , Y02T10/6234 , Y02T10/6265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58 , Y02T10/7275 , Y10S903/91 , Y10S903/913
Abstract: 后轮驱动装置(1)具备:第一电动机(2A)及第二电动机(2B);将车辆(3)推进的后轮(Wr);以及在第一电动机(2A)及第二电动机(2B)与后轮(Wr)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的单向离合器(50)。单向离合器(50)具备:具有同一旋转轴线而能够相对旋转的内圈(51)和外圈(52);以及夹装于内圈(51)与外圈(52)之间的楔块(53)。后轮驱动装置(1)具备取得内圈(51)的旋转轴线(O’)与外圈(52)的旋转轴线(O)的错位即偏心的偏心取得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80064774.9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7/02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46 , B60K6/52 , B60K2001/001 , B60K2006/381 , B60Y2200/92 , B60Y2306/03 , B60Y2306/05 , F04C2/102 , F04C13/007 , F04C15/008 , F04C2240/40 , F16H57/027 , F16H57/0476 , H02K5/10 , H02K7/14 , Y10S903/91 , Y10S903/913 , Y10S903/916
Abstract: 电动液压泵(70)具有收容电动机(90)的电动机部(85)和收容由电动机(90)驱动的次摆线泵(86)的压送部(87)。另外,后轮驱动装置(1)还具备通气箱(140),该通气箱(140)配置在与电动液压泵(70)分离且比电动液压泵(70)高的位置,并且具有规定的容积空间(VS),通气箱(140)的容积空间(VS)与电动液压泵(70)的电动机部(85)的内部连通,并且与大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5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480064774.9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动液压泵(70)具有收容电动机(90)的电动机部(85)和收容由电动机(90)驱动的次摆线泵(86)的压送部(87)。另外,后轮驱动装置(1)还具备通气箱(140),该通气箱(140)配置在与电动液压泵(70)分离且比电动液压泵(70)高的位置,并且具有规定的容积空间(VS),通气箱(140)的容积空间(VS)与电动液压泵(70)的电动机部(85)的内部连通,并且与大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61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480068541.6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15/20 , B60K6/36 , B60K6/383 , B60K6/442 , B60K6/52 , B60K6/54 , B60W10/00 , B60W20/40 , F16D41/06 , F16D4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003 , B60K6/36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387 , B60K6/442 , B60K6/52 , B60K6/54 , B60K2006/381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W10/00 , B60W20/00 , B60W20/15 , B60W20/50 , B60W50/0205 , F16D41/06 , F16D41/07 , F16D48/06 , F16D2041/0603 , F16D2500/104 , F16D2500/10493 , F16D2500/3065 , F16D2500/502 , F16D2500/51 , F16H1/32 , Y02T10/6217 , Y02T10/6234 , Y02T10/6265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58 , Y02T10/7275 , Y10S903/91 , Y10S903/913
Abstract: 后轮驱动装置(1)具备:第一电动机(2A)及第二电动机(2B);将车辆(3)推进的后轮(Wr);以及在第一电动机(2A)及第二电动机(2B)与后轮(Wr)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的单向离合器(50)。单向离合器(50)具备:具有同一旋转轴线而能够相对旋转的内圈(51)和外圈(52);以及夹装于内圈(51)与外圈(52)之间的楔块(53)。后轮驱动装置(1)具备取得内圈(51)的旋转轴线(O’)与外圈(52)的旋转轴线(O)的错位即偏心的偏心取得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45801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80029189.X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山茂
IPC: B60K17/10 , B60K17/16 , B60K17/356 , B62D11/18 , F16H4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4035 , B60K1/00 , B60K6/00 , B60K17/16 , B60K17/165 , B60K17/30 , B60K17/356 , B60K2001/001 , B60Y2300/045 , B60Y2400/84 , B62D11/18 , B62D11/183 , B62D11/24 , F16H39/02 , F16H47/04 , F16H48/10 , F16H48/27 , F16H48/36 , F16H61/433 , F16H2039/005 , F16H2048/104 , F16H2048/106 , F16H2048/364 , H02K7/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流体路切换机构中的损失且能够提高坚牢性的动力装置。在相对于第一构件(33d)而第二构件(33e)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流体压力供给源(14)连通的第一连通口(pp)和与流体压力马达(13)的第一压力室(13b)及第二压力室(13c)分别连通的第二连通口(pm1)及第三连通口(pm2)成为连通状态,第二连通口(pm1)及第三连通口(pm2)和与存积部(31)连接的第四连通口(pr)成为隔断状态,在第二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连通口及第二连通口之间成为连通状态,第一连通口及第三连通口之间成为隔断状态,第二连通口及第四连通口之间成为隔断状态,第三连通口及第四连通口之间成为连通状态,在第二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连通口及第二连通口之间成为隔断状态,第一连通口及第三连通口之间成为连通状态,第二连通口及第四连通口之间成为连通状态,第三连通口及第四连通口之间成为隔断状态,第一连通口~第四连通口由将它们作为一组的多组连通口组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814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80010625.X
申请日:2013-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10 , B60K1/00 , B60K17/165 , B60K17/356 , B60K2001/001 , F16H37/041 , F16H48/11 , F16H48/42 , F16H2048/106 , F16H2200/0021 , F16H2200/20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差动机构、减速机构以及外壳,减速机构的第二减速行星齿轮与差动机构的第一行星齿轮以及第二行星齿轮在旋转方向上错开相位地配置,并且差动机构的第一行星齿轮以及第二行星齿轮中的至少任一方与减速机构的第二减速行星齿轮配置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1547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022248.0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山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由简单的结构构成离合器分离机构,省空间且节能,能够进行响应性能高的离合器分离动作。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离合器(8),其位于减速机构(4)与差速装置(5)之间,与差速装置(5)一体地旋转,并且通过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来与减速机构(4)接合或解除接合;以及螺线管销(91),其能够与离合器(8)的外周面自如地接触、分离,在离合器(8)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离合器(8)的旋转方向交叉的引导槽(83),通过使螺线管销(91)与引导槽(83)抵接来进行离合器(8)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77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480068618.X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40 , B60K1/02 , B60K6/387 , B60K6/448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K17/34 , B60K17/356 , B60K2007/0046 , B60K2007/0092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84 , B60W2510/0208 , B60W2520/04 , B60W2710/021 , B60W2710/0677 , B60Y2200/92 , B60Y2400/4244 , B60Y2400/427 , B60Y2400/73 , F16D43/02 , F16D48/06 , F16D2500/10493 , F16D2500/1066 , F16D2500/3067 , Y02T10/6243 , Y02T10/6265 , Y10S903/93
Abstract: 后轮驱动装置(1)具备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A、2B)、由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A、2B)驱动且将车辆(3)推进的后轮(Wr)、在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A、2B)与后轮(Wr)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且通过分离或接合来使该动力传递路径成为断开状态或连接状态的湿式多板式的液压制动器(60)、以及对液压制动器(60)的分离和接合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具有作为取得液压制动器(60)的从最近的接合开始起的经过时间即接合持续时间的计时机构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814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0625.X
申请日:2013-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10 , B60K1/00 , B60K17/165 , B60K17/356 , B60K2001/001 , F16H37/041 , F16H48/11 , F16H48/42 , F16H2048/106 , F16H2200/0021 , F16H2200/2097 , B60K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差动机构、减速机构以及外壳,减速机构的第二减速行星齿轮与差动机构的第一行星齿轮以及第二行星齿轮在旋转方向上错开相位地配置,并且差动机构的第一行星齿轮以及第二行星齿轮中的至少任一方与减速机构的第二减速行星齿轮配置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15475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022248.0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山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由简单的结构构成离合器分离机构,省空间且节能,能够进行响应性能高的离合器分离动作。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离合器(8),其位于减速机构(4)与差速装置(5)之间,与差速装置(5)一体地旋转,并且通过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来与减速机构(4)接合或解除接合;以及螺线管销(91),其能够与离合器(8)的外周面自如地接触、分离,在离合器(8)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离合器(8)的旋转方向交叉的引导槽(83),通过使螺线管销(91)与引导槽(83)抵接来进行离合器(8)的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