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4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85861.7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32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空调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车辆空调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车辆的状态信号判断是否满足驻车空调控制器的开启条件,如果是,则开启驻车空调控制器,如果否,则返回继续获取车辆的状态信号;所述驻车空调控制器基于室内温度发出转速控制信号至所述电动压缩机;基于所述转速控制信号进行电动压缩机的转速控制。本发明采用机械压缩机与电动压缩机相并联的方式,通过增加驻车空调控制器和室内温度传感器,实现对电动压缩机的转速控制,避免联动整车的ECU进行控制,实现制冷量的精准输出,降低电耗、增加巡航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565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64522.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线束管线夹,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上管夹和下管夹的侧面均设有多个管槽,管槽呈扩口结构,以使得线束能够嵌设至管槽内并固定;上管夹和下管夹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且上管夹和下管夹能够相对转动;上管夹的一侧设有上半卡帽,下管夹的一侧设有下半卡帽,上半卡帽与下半卡帽能够相互吻合并嵌设至同一孔中,亦能够相互分离分别嵌设不同的孔中。本发明设计一种多线束管线夹,通过多管槽的相互耦合设计,实现多路管线的固定。通过上下管夹的连接机构实现管路横向固定的管路方向可调和纵向固定的快插,通过减震孔实现轻量化和减震。本发明可以同时在螺栓孔和螺柱上固定,使用范围较宽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772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95276.2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介质冷凝器,包括:集流管,其上端设置有水壶盖,集流管上设置有固定架;边管,包括左边管和右边管,左边管与集流管相连,右边管上也设置有固定架,左边管和右边管之间设置有多组翅片和扁管;水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于集流管上;冷媒口,包括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均设置于右边管上。本发明将集流管功能进行扩展囊括水室和冷媒集流管的功能,不同介质类型的扁管依次交替分布,有效利用了迎风面积;翅片的巧妙设计,降低了二种介质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的相互影响,同时使得总成的风阻分布更加均匀,提升了换热效能;节约了发仓的X向空间,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短前悬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28949.8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氢燃料电堆机构,氢燃料电堆机构包括液气换热器和液液换热器,液气换热器通过管路顺次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DCDC、第二电子水泵及风扇控制器连接,液液换热器通过管路与暖风芯体及高温散热器连接,暖风芯体和高温散热器与液液换热器为并联连接。本发明能够从多部件进行余热回收,多介质热量转换的角度实现电堆与整车热管理系统的高效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5006799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487271.9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3/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空载安全断电装置,包括:外壳、中央处理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显示单元、供电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相连,所述输入接口与设备主运行接触器连接,所述输出接口与设备电源开关连接,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供电模块与设备电源开关相连,所述外壳用于安装容纳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显示单元、供电模块。该断电装置解决了因工作人员长时间离开作业现场而忘记关闭设备电源而导致的用电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5151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552922.8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5D6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型发动机存放托架,包括有底座、前端支撑组件、后端支撑组件及防侧翻组件;所述前端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梁、两个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第一楔块、及三个控制装置;所述后端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梁、两个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第二楔块、及三个控制装置;所述防侧翻组件包括有第三支撑梁、两个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第三楔块、及两个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底座导向梁结构、前支撑组件结构、后支撑组件结构及防侧翻组件结构,不再只适用于一种机型的发动机存放,增强了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65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68058.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微气候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接收用户操控界面的场景营造模式指令,场景营造模式指令用于指示座舱微气候中多个环境指标的目标值;依据场景营造模式指令控制车辆的多个执行器工作,使得对应的环境指标达到目标值。本申请在用户操控界面进行场景营造模式的选择后,车辆控制多个执行器实现多个环境指标的调节,进而实现特定座舱微环境,使得微气候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766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84936.7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内外循环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其中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线路、驱动电路、开关件,所述第一线路的一端与汽车正极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一线路经所述开关件、车辆的内外循环电机接地;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车内的空气质量情况对所述开关件的通断进行自动控制;在开关件导通时,内外循环电机通电而启动运行,在开关件断开时,内外循环电机断电而停止运行。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内外循环电机启停的自动控制,进而实现了对汽车空调系统内循环和外循环模式的自动切换,省去了驾驶员的手动切换操作,有效地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较好地避免了驾驶员疲劳。
-
公开(公告)号:CN116592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62930.2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管夹,包括:管夹本体,其上方设置有基座,基座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上设置有本体凸台和本体卡扣;两个管夹,管夹通过管夹卡扣与本体凸台卡紧连接;卡槽,其设置于基座内,卡槽包括:卡槽外柱和卡槽内柱,卡槽外柱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凸台,卡槽凸台的端部与本体卡扣可滑动地连接,卡槽外柱的底端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圆柱弹簧,卡槽外柱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爪,卡爪用于约束螺柱。本申请的便携管夹,通过卡槽和管夹本体的多机构配合,实现管夹的快插和快拆;通过卡爪的设计,提升固定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卡槽内部的通孔,有效解决了当前螺栓螺母配合的复杂性和使用场景的单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38355.8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器风扇的转速控制电路、装置及车辆,转速控制电路包括转速传感器、调节方向控制电路以及转速控制电路;转速传感器固定在空调冷凝器风扇上,转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调节方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调节方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转速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转速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空调冷凝器风扇的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本申请通过风扇的实时转速信号调节空调冷凝器风扇的转速,使其在满足系统需求的情况下降低能耗,并使风扇上线圈的老化速度减缓,从整体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油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