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20020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410177555.3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机体组的气缸体内具有气缸,机体组的气缸盖内形成有与每个气缸对应的进、排气道,气缸盖的对应气缸的底面部分形成有上凹结构;火花塞,每个气缸对应设置一个火花塞;柴油喷油器,每个气缸对应设置一个柴油喷油器;汽油喷油器;配气机构,配气机构包括对应每个气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的中心线与通过发动机的纵向中心线的竖直平面的夹角在0°‑5°之间,排气门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在0°‑5°之间,压缩比为13‑17。本发明的发动机通过合理地控制压缩比和气门设置角度,从而能够获得较佳的燃烧效果,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动力输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1999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410177640.X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机体组的气缸盖的对应气缸的底面部分形成为上凹结构,活塞连杆组的活塞的顶面具有与上凹结构相适配的形状且活塞的顶面的中央区域形成有凹坑,凹坑包括第一点火坑部和第二点火坑部;火花塞,每个气缸对应设置一个火花塞;柴油喷油器,每个气缸对应设置一个柴油喷油器,其中每个气缸对应的火花塞和柴油喷油器相对气缸的中心线偏置设置,火花塞对应第一点火坑部且柴油喷油器对应第二点火坑部;以及用于喷射汽油燃料的汽油喷油器。本发明的发动机可以形成双点火中心,可以改善燃烧效率,同时活塞的顶面线型可以更好地匹配气缸盖底面。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冷起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597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82518.3

    申请日:2015-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冷起动控制方法,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以解决冷起动的前几个循环容易失火的问题;其首先根据当前冷却液温度,获取冷起动转速;然后根据冷起动转速,冷起动双燃料发动机,直到汽车处于怠速运转状态。本发明利用冷却液温度确定冷起动转速,这种确定方式得到的冷起动转速高于冷起动柴油发动机转速;当以这样确定好的冷起动转速,冷起动双燃料发动机时,能够增加双燃料发动机的曲轴及转动系统的惯性,以迅速提高柴油缸内温度,避免失火,从而使汽车完成冷起动并处于怠速运转,从而减少双燃料发动机的总烃排放量,该双燃料发动机冷起动控制方法应用在双燃料发动机冷起动过程中。

    发动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2001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77545.X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活塞连杆组以及曲轴飞轮组,机体组的气缸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气缸,机体组的气缸盖内形成有与每个气缸对应的进气道和排气道,气缸盖的底面为平面;柴油喷油器,每个气缸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柴油喷油器;用于喷射汽油燃料的汽油喷油器;以及配气机构,配气机构包括对应每个气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和排气门中的每一个均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的燃烧室,其中燃烧室的涡流比在1-6之间,压缩比在13-17之间。本发明的发动机,通过合理地控制压缩比和涡流比,从而能够获得较佳的燃烧效果,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动力输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一种发动机配气系统气门升程连续可变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78787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62040.4

    申请日:2012-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8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配气系统气门升程连续可变机构,用于实现发动机气门升程的连续变化,它包括一组数量与发动机缸数匹配的气门升程连续变化控制单元,其中每一气门升程连续变化控制单元均设有凸轮、摇臂、摇臂轴和气门,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摇臂轴的中间部位套装滑块Ⅰ,所述滑块Ⅰ与摇臂轴铰接,在摇臂中部设有空腔结构的摇臂导轨,所述滑块Ⅰ可在摇臂导轨中滑动。本发明在凸轮型线不变情况下,可使气门升程连续变化,达到了与发动机复杂多变工况的匹配的目的,使发动机的油耗与排放指标降低,动力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本发明应用范围广,它与发动机VVT系统配合,实现了配气相位以及气门升程全可变技术的应用;本发明结构紧凑,便于发动机在机舱内布置。

    一种内燃机配气凸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49313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97252.7

    申请日:2010-09-30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配气凸轮,用于提高发动机性能。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凸轮的轮廓由基圆和工作段组成,其中,工作段由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上升段和下降段与基圆之间均设置有过渡段,改进后,工作段型线采用分段加速度函数曲线,所述分段加速度函数曲线给出了凸轮的升程数值和凸轮升角之间的对应数值。本发明采用ISAC分段加速度函数设计和优化凸轮型线,凸轮的丰满系数可达0.54,使柴油机具有充气性能和动力性能好、噪声低、运转平稳、振动小的特点。

    发动机补气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5571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510632152.8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补气方法,所述发动机补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发动机工况信号;S2、根据所述发动机工况信号的检测值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处于加速工况,所述发动机处于加速工况,所述发动机的补气装置被触发向所述发动机补充新鲜空气;S3、根据所述发动机工况信号的检测值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处于平稳工况,所述发动机处于平稳工况,所述补气装置可选择性地被触发向所述发动机补充新鲜空气,所述发动机不处于平稳工况且不处于加速工况,所述补气装置不被触发。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补气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发动机在平稳工况下燃油的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发动机的环保性更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