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沱茶的加工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4783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36436.4

    申请日:2017-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08 A23F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鲜叶;步骤二,摊青;步骤三,热风杀青;步骤四,回潮;步骤五,揉捻;步骤六,炒二青;步骤七,复揉捻;步骤八,解块筛分;步骤九,炒三青;步骤十,回潮;步骤十一,炒干;步骤十二,筛分;步骤十三,拣梗;步骤十四,称量;步骤十五,汽蒸;步骤十六,压制定型;步骤十七,烘焙;步骤十八,包装成品。采用本发明的沱茶的加工方法,能够提高沱茶口感。

    基于远程农业信息采集的智能分析智库

    公开(公告)号:CN118071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7430.2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程农业信息采集的智能分析智库,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反馈模块、农户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系统覆盖区域内的土壤信息、空气信息、网络信息;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系统覆盖区域内的农作物的图像信息;网络通信模块进行远程网络通信;信息处理模块根据信息生成标记信息;信息反馈模块根据标记信息生成对应的调整方案;农户终端接收调整方案并通过手机终端向农户展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远程农业信息采集的智能分析智库,能够解决传统技术中采集点布置困难、系统成本高、安装维护难度大的问题,同时能够解决农业信息时效性差以及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一种针形茶自动化理条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13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43396.3

    申请日:2015-11-05

    Abstract: 一种针形茶自动化理条设备及方法,包括提升机、投料小车、振动理条机和控制系统,投料小车包括上下设置的投料装置和输料装置,投料装置的底部设有与输料装置连通的投料口,投料装置和输料装置内均设有均叶器,投料装置设有称重传感器,投料小车设置于振动理条机上方的轨道上且可沿轨道往返行走,提升机设置在振动理条机的一端,提升机、投料小车和振动理条机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均匀控制理条物料和自动化参数理条,实现了针形茶的自动化、连续化及标准化作业,保证了产品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理条作业对工人技术的依赖性。

    基于智能终端的农业科普知识库交互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8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8370.1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科普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智能终端的农业科普知识库交互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科普内容;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面部表情和拍摄图像;表情识别模块:用于通过表情识别技术,识别用户观看科普内容的满意度;转跳模块:科普内容为若干视频片段拼接的视频集,视频片段之间通过转跳画面进行转跳,视频片段均绑定有偏好分类数据,转跳模块用于在用户观看科普内容时,根据表情识别模块识别出的满意度,通过转跳画面增加满意度高的偏好分类视频片段数,减少满意度低的偏好分类视频片段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用户的反馈对科普知识内容进行动态设计,以减少用户对农业科普过程的抵触情绪。

    一种干制油菜苔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65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53145.0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制油菜苔及其加工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漂烫:取油菜苔并放入热水中进行漂烫处理;2)护色处理:将漂烫后的油菜苔放入Na2SO3水溶液中进行护色处理,然后采用清水漂洗;3)热风干燥:分两个阶段对油菜苔进行热风干燥,制得所述干制油菜苔成品。本发明在干燥前进行烫漂护色处理,能够避免干燥过程中产品发生褐变,最大限度地保留油菜苔原有色泽,减少后期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以及提高油菜苔复水后相应的感官品质。本发明无需对原料进行切分处理,保持油菜苔组织的完整性,其贮藏时间长达8个月左右。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工艺易掌控,适宜食品企业规模化生产。

    基于深度学习的测量水稻叶片氮含量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886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75889.0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测量水稻叶片氮含量的方法和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样本采集:采集若干水稻作为样本,将样本根系浸泡于营养液中;S2,样本转运:根据当前环境调节转运参数,将样本转运至实验室;记录转运过程中样本的活性指标;S3,样本处理:对转运至实验室后的样本使用清水进行清洗,并切除干枯和损伤的水稻叶片;S4,样本检测:对处理后的水稻叶片利用光谱仪进行检测,获得水稻叶片的光谱数据;S5,智能分析: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对水稻叶片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当前的水稻叶片氮含量;基于补偿模型根据转运参数和活性指标对水稻叶片当前的氮含量进行补偿。本发明能够优化样本的转运环境,提高检测准确性。

    一种茶树叶片叶齿深度的量化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8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86903.9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叶片叶齿深度的量化评价方法,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拍摄采集得到茶树叶片图像;S2:根据茶树叶片图像提取得到叶片面积和叶片轮廓线数据;叶片轮廓线数据包括茶树叶片的周长和叶片轮廓线;S3:计算得到轮廓线上任意点的切分斜率;S4:以第一切分点为初始点,沿轮廓线逆时针对轮廓线上的像素点进行编号;根据各点的切分斜率计算得到各点的斜率变化状态;S5:计算得到叶齿深度指数;S6:根据叶齿深度指数对茶树叶片叶齿深度的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计算得到的叶齿深度指数对茶树叶片的形态进行评价,消除了鉴定人员个人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一种针形茶自动化理条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1348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510743396.3

    申请日:2015-11-05

    Abstract: 一种针形茶自动化理条设备及方法,包括提升机、投料小车、振动理条机和控制系统,投料小车包括上下设置的投料装置和输料装置,投料装置的底部设有与输料装置连通的投料口,投料装置和输料装置内均设有均叶器,投料装置设有称重传感器,投料小车设置于振动理条机上方的轨道上且可沿轨道往返行走,提升机设置在振动理条机的一端,提升机、投料小车和振动理条机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均匀控制理条物料和自动化参数理条,实现了针形茶的自动化、连续化及标准化作业,保证了产品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理条作业对工人技术的依赖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