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峰茶及其研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05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01155.9

    申请日:2024-09-18

    发明人: 傅仰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领域,尤其涉及莲花峰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茶叶65‑80份、白扁豆5‑10份、丁香20‑25份、橘皮5‑10份、山楂8‑10份、砂仁8‑10份、藿香8‑10份、茯苓5‑10份、小茴香10‑15份、甘草8‑10份、木瓜10‑15份、桑叶8‑10份、香薷2‑3份、紫苏5‑8份、麦芽10‑12份、金银花8‑10份、荷叶3‑5份、薏苡仁8‑10份、肉豆蔻3‑5份、鲜白茅根7‑12份、鲜芦根45‑50份、马齿苋20‑25份、桔梗30‑35份、杏仁55‑75份、紫苏籽20‑25份、白芷10‑15份、肉桂8‑10份、干姜8‑10份、鱼腥草8‑10份、甜罗勒8‑10份、仙草8‑10份,解决了现有的莲花峰茶等其他药茶茶饮无法用作日常保健茶饮的技术问题,同时提出该莲花峰茶的研制方法。

    一种绿茶增香保鲜的加工设备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7870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67160.2

    申请日:2024-09-11

    IPC分类号: A23F3/12 A23F3/06 A23L3/4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增香保鲜的加工设备,其包括支撑架、揉捻盘、引导片、揉捻桶、回转组件、压盖和鼓风系统,本发明通过在揉捻盘的上侧设置倾斜的引导片,从而将从揉捻桶中漏出的茶叶向揉捻盘的内侧引导,从而增加茶叶与揉捻桶下端的接触频率,进而使漏出的茶叶能够到充分的揉捻,优化揉捻效果。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绿茶增香保鲜的加工工艺,使用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绿茶增香保鲜的加工设备,对茶叶在70‑80℃的热风条件下进行热揉捻,随后在85‑90℃烘干20分钟,放置5‑6小时后用87℃的热风烘干,从而得到3%含水量的茶叶,相较于现有的加工工艺,本发明提出的加工工艺得到的茶叶更加干燥。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95833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318485.2

    申请日:2024-03-20

    发明人: 姚根富 姚杰

    IPC分类号: A23F3/10 A23F3/12 A23F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揉捻盘,揉捻盘的底部与外壳远离底板的一侧插接,以及设置在揉捻盘中部的小圆板,小圆板的外表面与揉捻盘的内壁滑动连接,揉捻筒设置在揉捻盘的上方,该揉捻筒的外部设置有套板,以及设置在套板外侧的传动机构,揉捻筒的外表面与套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套板的外侧通过转杆与传动机构转动连接,传动机构固定连接在立柱的顶部,揉捻筒内部的茶叶与揉捻盘之间进行回转运动,茶叶被不断揉制,最终被揉制成条索状,揉制使得茶叶的细胞破裂,汁水溢出,使得浸泡出的茶汤更加清亮。

    一种斑斓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659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88952.5

    申请日:2024-07-04

    发明人: 黄丽萍

    摘要: 一种斑斓红茶及其制作方法,原料为新鲜斑斓叶和茶叶。所述斑斓红茶经过清洗、萎凋、揉捻、发酵、蒸制和炒制等步骤加工而成。本发明人员在传统的红茶制作工艺上添加了蒸制和炒制两个步骤,合理设置温度和时间,另外在萎凋时将斑斓叶和茶叶分开进行,且两者的萎凋时间不一样,从而将斑斓叶和茶叶完美地结合,使斑斓叶的香味和功效作用融入到茶叶中,制作出一种具有斑斓叶的清甜芳香气味的斑斓红茶。此外,本发明的制作工艺还减少了茶叶在加工过程中角鲨烯含量的损失。

    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96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11444.4

    申请日:2022-06-21

    IPC分类号: A23F3/06 A23F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采摘中小叶种茶树的芽叶为原料;步骤二:鲜叶摊放;步骤三:杀青;步骤四:摊晾回潮;步骤五:银针制作工艺;S1:理条做型;S2:干燥:干燥采用提香机进行烘干,分初干和足干焙香两个步骤进行;步骤六:翠峰制作工艺;S1:初揉;S2:初烘;S3:复揉;S4:理条做型;S5:复烘提毫;S6:足干焙香。本发明利用绿茶加工常用设备和发明的加工辅助设备相结合,形成将不同鲜叶原料加工成针型名优绿茶的独特塑型工艺方法,能够制作出品质上乘的针型名优绿茶,其外形细、圆、光、直,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鲜活。

    理条槽安装机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61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3136.1

    申请日:2024-06-13

    IPC分类号: A23F3/12 A23F3/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条槽安装机构,包括A安装部、B安装部和C安装部,A安装部、C安装部分别与理条槽两端沿理条槽的槽宽方向活动装配并允许理条槽的两端进行伸缩,理条槽的中部与B安装部沿理条槽的槽宽方向活动装配并对其沿理条槽身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上述方案,通过对理条槽中部进行固定,而理条槽的两端可以随着受热进行相应延伸,从而解决传统理条槽受热发生变形扭曲的问题。

    一种茶叶揉捻设备及其揉捻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3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08996.X

    申请日:2024-07-08

    IPC分类号: A23F3/12 B07B4/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叶揉捻设备及其揉捻加工方法,包括揉捻盘、动力部件、揉捻筒、挤压部件和压盖;本发明中通过将揉捻桶的侧壁设置成弧形结构,同时将压盖设置为半球形的结构,进而在压盖下方压住茶叶后,压盖与揉捻桶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曲面的立体结构,揉捻时,靠近压盖内表面和揉捻桶内表面的茶叶,在揉捻的过程中,靠近揉捻盘的茶叶在揉捻的过程中会向中部移动,进而使得边缘处会产生空隙,进而使得边缘处上部的茶叶向下移动,由于压盖与揉捻桶侧壁形成平滑的曲面结构,进而使得上部的茶叶能够更顺滑的向下移动,实现茶叶上下的交替循环,进而使得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更均匀,进而提高了茶叶揉捻的品质。

    一种伏禾富硒三泡台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614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56039.7

    申请日:2024-06-28

    申请人: 王爱弟

    发明人: 王爱弟

    IPC分类号: A23F3/14 A23F3/06 A23F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伏禾富硒三泡台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公开的伏禾富硒三泡台采用古老独特的制茶工艺结合现代化的流水生产设备,经过手工采摘,摊晾、筛选杀青、筛选理条、烘干筛选等工艺,具有条索紧结匀整,微扁显毫、色泽翠绿油润微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和回甘的独特品质的茶叶后,将银针、枸杞、玫瑰、菊花、密制养生药包按照一定的比例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