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有限元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011206698.4

    申请日:2020-10-30

    Inventor: 张枫 万海桥 陈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架有限元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仿真车架的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转换成二维壳单元结构模型;对二维壳单元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网格化二维模型;对网格化二维模型进行铆钉连接优化处理,得到目标二维模型;对目标二维模型进行焊接连接简化处理,得到待仿真车架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车架受力验证。通过上述方式,将三维模型转化成二维模型,二维模型较三维模型而言网格划分更加简单,网格数量更少,有效地减小了车架有限元模型的规模,对铆钉连接进行了优化处理,对焊接连接进行了

    一种货箱结构以及售货车

    公开(公告)号:CN111959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835642.9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货箱结构,包括主架体、底板、左盖板、右盖板、前盖板、后盖板以及卷收机构,左盖板中,第二左框架的一端与第一左框架呈垂直地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于主架体的上端,右盖板中,第二右框架的一端与第一右框架呈垂直地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于主架体的上端,卷收机构设于左盖板或者右盖板,且以主架体长度方向为轴可转动,卷收机构包括用以连接第二左框架和第二右框架的柔性覆盖件,用以在左盖板和右盖板转动时封闭货箱的上侧。货箱结构在打开后,车厢顶部的高度升高,便于用户在车厢内直立走动,大大减少了头部碰到车厢的危险,柔性覆盖使左盖板和右盖板之间一直保持被遮挡状态,而不会存在空隙,进而提高货箱结构遮风挡雨的功能。

    一种惯性蓄能悬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442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8159.7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惯性蓄能悬架,包括两根车桥、上支架、下支架、车架以及悬架总成。悬架总成包括多个分布在车架和车桥之间的惯性元件,惯性元件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与车架和车桥相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通过中空的弹性筒相连,下连接板上凸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位于弹性筒内;轴承座内设有转动腔,转动腔内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有飞轮,以使得转轴围绕其中心转动;转轴的中心部位还设有丝杆,丝杆穿过转动腔的顶部并深入至弹性筒内,弹性筒内设有行程筒,行程筒套设在丝杆上,且行程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多条滚珠带。本发明所公开的惯性蓄能悬架,可有效对悬挂质量m实现调节,进一步提高悬架的性能。

    液控气阀门和汽车制动操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5522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421152.0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控气阀门,包括:壳体、活塞。其中,所述活塞随所述第一腔室的压力变化而向所述第二腔室滑动,以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塞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离合取气入口和所述离合取气出口、及所述制动取气入口和所述制动取气出口均不连通;当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离合取气入口和所述离合取气出口;当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离合取气入口和所述离合取气出口,且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制动取气入口和所述制动取气出口。本发明提供的液控气阀门,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汽车的离合与制动靠单独的两个踏板控制,控制响应时间较长,且装置集成度不高的问题。

    管夹及车架总成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2894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25861.6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夹及车架总成,包括成型板条,至少一所述成型板条的端部局部扭转以形成连接板段,所述成型板条中部位置弯折形成夹持通道,用于供外部管路穿设,所述夹持通道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连接板段的厚度方向。所述夹持通道和所述连接板段分别位于延伸方向不同的两个平面上,使得在针对绕设的管路固定时,一个所述管夹即可满足安装定位的要求,替代了现有的扎带和小支架组合的方式,节省空间,安装方便,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前独立悬架和汽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1618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91384.9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前独立悬架和汽车,其中,所述前独立悬架包括悬架座、下摆臂和紧固件,所述悬架座设有安装槽和两个连通所述安装槽的腰形孔;所述下摆臂的一端装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穿设于两个所述腰形孔和所述下摆臂,以使所述下摆臂与所述悬架座活动地连接,所述紧固件可沿所述腰形孔移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调节下摆臂与悬架座之间的位移,使得前独立悬架的硬点可调,减少汽车的硬点坐标值与设计值之间的误差,从而避免汽车产生各种行驶问题。

    一种车用驾驶室电动翻转控制装置、方法及商用车

    公开(公告)号:CN1164950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67644.3

    申请日:2023-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驾驶室电动翻转控制装置、方法及商用车,涉及汽车领域,其中控制装置包括:驾驶室举升开关、驾驶室拉丝控制器、面罩锁和驾驶室举升装置;所述驾驶室举升开关与所述面罩锁连接;所述驾驶室拉丝控制器与所述面罩锁连接;所述面罩锁与驾驶室举升装置连接。当驾驶室处于正在状态即不翻转时,面罩锁处于闭合状态;举升电路断开,驾驶室无法翻转;当驾驶室需要翻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驾驶室举升开关或者所述驾驶室拉丝控制器控制面罩锁,使面罩锁处于开启状态,举升电路通路,从而使驾驶室举升装置控制驾驶室翻转。本发明避免了驾驶员忘记打开前面罩或者前面罩锁卡死或者损坏时举升驾驶室时造成的前面罩损坏。

    液控气阀门和汽车制动操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55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21152.0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控气阀门,包括:壳体、活塞。其中,所述活塞随所述第一腔室的压力变化而向所述第二腔室滑动,以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塞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离合取气入口和所述离合取气出口、及所述制动取气入口和所述制动取气出口均不连通;当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离合取气入口和所述离合取气出口;当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离合取气入口和所述离合取气出口,且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制动取气入口和所述制动取气出口。本发明提供的液控气阀门,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汽车的离合与制动靠单独的两个踏板控制,控制响应时间较长,且装置集成度不高的问题。

    一种动力转向系统及其管路

    公开(公告)号:CN10951551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1496351.0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转向系统及其管路,动力转向系统管路包括动转泵进油管、动转泵出气管、转向器进油管和转向器回油管;动转泵进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油壶和动转泵相连接,动转泵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动转泵和转向器回油管相连接,转向器进油管的两端分别与动转泵和转向器相连接,转向器回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转向器和油壶相连接。本公开的动力转向系统管路通过在动转泵和转向器回油管之间设置动转泵出气管,使得液压油内混入的空气在进入动转泵时可通过动转泵出气管排出至转向器回油管,从而有效避免空气进入转向器。

    转向系统及汽车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58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80825.5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向系统及汽车,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直拉杆、转向摇臂以及横拉杆组件,所述转向直拉杆具有前后向的活动行程,所述转向直拉杆的前端用于连接至转向器,所述转向摇臂包括摇臂安装架以及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摇臂安装架的转向摇臂本体,以及自所述转向摇臂本体侧向突设的两个连接臂,其中之一所述连接臂铰接安装于所述转向直拉杆的后端,所述横拉杆组件包括沿左右向延伸设置的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两端用于连接至车辆左右两侧的车轮,所述横拉杆与另一所述连接臂铰接安装;其中,所述转向直拉杆前后向活动,以带动所述横拉杆沿左右向摆动,用于带动车辆处于左右两侧的车轮同步转向。更精确平稳的实现车辆转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