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42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8159.7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惯性蓄能悬架,包括两根车桥、上支架、下支架、车架以及悬架总成。悬架总成包括多个分布在车架和车桥之间的惯性元件,惯性元件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与车架和车桥相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通过中空的弹性筒相连,下连接板上凸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位于弹性筒内;轴承座内设有转动腔,转动腔内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有飞轮,以使得转轴围绕其中心转动;转轴的中心部位还设有丝杆,丝杆穿过转动腔的顶部并深入至弹性筒内,弹性筒内设有行程筒,行程筒套设在丝杆上,且行程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多条滚珠带。本发明所公开的惯性蓄能悬架,可有效对悬挂质量m实现调节,进一步提高悬架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025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345029.3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控气阀及汽车制动操控系统,包括壳体及活塞,壳体具有容腔,活塞沿轴向可滑动地设于容腔,用以将容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活塞随第一腔室的压力变化而向第二腔室滑动,以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活塞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补偿孔连通第二腔室,制动取气入口与制动取气出口不连通;当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活塞盖封第一补偿孔,且制动取气入口与制动取气出口不连通;当活塞处于第二位置时,活塞盖封第一补偿孔,取气通道连通制动取气入口和制动取气出口。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实现汽车离合与制动的集成,达到操作便捷、降低成本的效果,且缩短控制管路,减少制动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85608.1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3/302 , B60L53/66 , B60L53/31 , B60L58/10 , B60L5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热管理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主要构思在于,由设于充电桩内的冷却器、水泵、加热器、储液壶,以及设置在充电桩外的出水管和回水管构成热管理组件,水泵分别与储液壶及出水管水路连接,储液壶通过内部管路与回水管连接;冷却器及加热器分别连接在内部管路上;待充电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与充电桩的控制系统电信号通信,在检测到充电枪就位后,电池管理系统持续检测车载动力电池的温度;在检出温度不达标时,电池管理系统向充电桩对应发送冷却或加热指令,以启动水泵以及冷却器或加热器工作,使新能源车辆无需配备电池热管理系统前提下,确保较大的充电倍率,为用户带来良好的充电体验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整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5990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31685.4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安全睡篮,包括底座、万向支撑、睡篮以及连接机构;所述睡篮及其与所述万向支撑之间的所述连接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万向支撑转动,所述万向支撑及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所述连接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本发明主要针对0‑6月无法独立坐的婴儿所设计,但同时也可应用于0‑2岁的儿童睡觉休息使用,万向支撑与底座可以使得车身在收到任何方向上的碰撞力时,都能够使婴儿的受力点在背部,防止婴儿头颈部受损。销轴上的方形凸台与睡篮连接孔和底座连接块上的方形槽相配合,可以保证睡篮或万向支撑在翻转时,不会与其中一个连接机构出现转动的情况;圆槽及弧形槽与弹性锁片相配合则保证了睡篮及万向支撑相对于另一连接机构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8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206711.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架有限元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预设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整车质心处建立质量点;获取受力加载参数,根据目标工况对应的工况加载策略在所述质量点处加载所述受力加载参数,得到受力加载结果;根据所述目标工况对应的强度分析策略对所述受力加载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车架强度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方式,通过提供不同工况对应的加载策略以及车架强度分析策略,从而实现对汽车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分别进行分析,更能真实的反映车架的受力极限,解决了现有有限元加载分析方法中对汽车车架的受力分析结果片面,缺乏真实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608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434014.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 G01S13/9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障碍物避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车辆位置信息,根据车辆位置信息获取当前行驶道路的道路信息和道路繁忙信息;在检测到预设雷达探测区域中存在障碍物时,获取预设雷达探测区域对应的障碍物密度信息;根据道路信息、道路繁忙信息和障碍物密度信息确定模糊控制策略,并根据模糊控制策略进行障碍物避让。由于本发明是通过将道路信息以及道路繁忙信息等道路固有属性和障碍物密度信息等道路动态属性相结合,并以此作为车辆行驶的模糊控制条件确定对应的模糊控制策略,从而使得无人驾驶车辆能够适应复杂的驾驶场景并有效的对障碍物进行灵活避让,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2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45029.3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控气阀及汽车制动操控系统,包括壳体及活塞,壳体具有容腔,活塞沿轴向可滑动地设于容腔,用以将容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活塞随第一腔室的压力变化而向第二腔室滑动,以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活塞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补偿孔连通第二腔室,制动取气入口与制动取气出口不连通;当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活塞盖封第一补偿孔,且制动取气入口与制动取气出口不连通;当活塞处于第二位置时,活塞盖封第一补偿孔,取气通道连通制动取气入口和制动取气出口。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实现汽车离合与制动的集成,达到操作便捷、降低成本的效果,且缩短控制管路,减少制动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297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74539.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卡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该轻卡空调控制系统包括:通过CAN总线依次连接的信号接收模块、空调控制模块以及空调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根据语音信息确定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空调控制模块;空调控制模块对控制信号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空调模块;空调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关操作。通过上述方式,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输出正确的语音信息给轻卡空调控制系统,即可通过语音完成对空调的控制,节约了仪表台按钮安装空间,解决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通过按物理按钮控制空调操作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60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34014.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障碍物避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车辆位置信息,根据车辆位置信息获取当前行驶道路的道路信息和道路繁忙信息;在检测到预设雷达探测区域中存在障碍物时,获取预设雷达探测区域对应的障碍物密度信息;根据道路信息、道路繁忙信息和障碍物密度信息确定模糊控制策略,并根据模糊控制策略进行障碍物避让。由于本发明是通过将道路信息以及道路繁忙信息等道路固有属性和障碍物密度信息等道路动态属性相结合,并以此作为车辆行驶的模糊控制条件确定对应的模糊控制策略,从而使得无人驾驶车辆能够适应复杂的驾驶场景并有效的对障碍物进行灵活避让,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58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80825.5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向系统及汽车,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直拉杆、转向摇臂以及横拉杆组件,所述转向直拉杆具有前后向的活动行程,所述转向直拉杆的前端用于连接至转向器,所述转向摇臂包括摇臂安装架以及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摇臂安装架的转向摇臂本体,以及自所述转向摇臂本体侧向突设的两个连接臂,其中之一所述连接臂铰接安装于所述转向直拉杆的后端,所述横拉杆组件包括沿左右向延伸设置的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两端用于连接至车辆左右两侧的车轮,所述横拉杆与另一所述连接臂铰接安装;其中,所述转向直拉杆前后向活动,以带动所述横拉杆沿左右向摆动,用于带动车辆处于左右两侧的车轮同步转向。更精确平稳的实现车辆转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