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076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01118.1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04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驶意图的智能高压断电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基于行驶意图的智能高压断电控制装置包括整车状态检测系统和高压供电控制系统;所述整车状态检测系统包括:钥匙门信号检测模块、油门踏板开度传感器、驾驶员座位占位开关、前机舱罩盖开关以及行使意图监测模块;所述高压供电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池控制器和高压继电器;所述行使意图监测模块信号连接于整车控制器。本发明的基于行使意图的智能高压断电控制装置,在以往高压互锁、绝缘监测的基础上,能够判断行驶意图,保证整车在处理高压互锁断开和绝缘失效时,避免不必要的高压下电,提升用户感知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278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53597.3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悬架阻尼特性自定义调节控制方法,属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其包括:通过用户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舒适度调节值和操控度调节值;根据舒适度调节值确定目标最小阻尼力,并控制半主动悬架系统具备目标最小阻尼力;根据操控度调节值确定目标悬架刚度,并控制半主动悬架系统具备目标悬架刚度。用户通过用户界面输入舒适度调节值和操控度调节值,使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舒适度性能和操控度性能均能够分别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自定义调节,从而可以更加贴合用户对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此外,调节半主动悬架的最小阻尼力和悬架刚度,可整体且全面地调节半主动悬架的阻尼性能,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自定义驾驶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552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910040581.4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口及高压电线束布置结构,包括充电口盖部、充电口固定支架、充电口、高压电线束和动力电池接插件;所述充电口盖部设置在前翼子板上;所述充电口固定支架位于充电口盖部的底部;所述充电口与充电口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充电口上连接有高压电线束;所述高压电线束一端与充电口连接,另一端从水槽的开口处穿过,并连接有动力电池接插件;所述动力电池接插件与动力电池连接。本发明中将充电口布置在前轮上部,充分利用水槽为充电口提供安装空间,不仅提高了充电方便性,同时,不影响乘员舱密封,还缩短了高压电线束长度,节约成本;此外,雨刮电机线束集成在高压电线束上,避免水槽开口过多,从而简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39546.X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轮转向组件、后悬架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后轮转向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两组拉杆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和驱动轴,驱动器与驱动轴连接,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驱动轴沿驱动轴的轴向移动;两组拉杆组件分别连接于驱动轴的两端,每组拉杆组件分别包括节叉和控制臂,节叉一端连接于驱动轴,另一端设有转轴,控制臂一端设有套设于转轴的套环,另一端连接有转向节,控制臂能够绕转轴转动,以带动转向节沿上下方向移动,当控制臂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相较于节叉,套环或控制臂更加容易出现损伤状态,损伤状态包括变形和断裂。本发明通过套环或控制臂的变形和/或断裂起到缓冲和卸力的作用,降低了驱动组件受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906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60419.7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3/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换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换电站发出的换电控制信息;响应于换电控制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对目标车辆进行换电调整,得到车辆调整结果,其中,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换电控制信息不存在换电故障;基于车辆调整结果,获取目标换电检测信息,其中,目标换电检测信息由换电过程确定,换电过程为换电站对目标车辆的动力电池中的换电组件进行更换的过程;基于目标换电检测信息,生成目标车辆的车辆换电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提供的换电方法其控制信息交互难度大、换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2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02575.8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前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上控制臂;副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连接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与左纵梁及右纵梁之间均形成有第一焊缝,第一焊缝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第一下控制臂的一端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节通过球头销相连,第二下控制臂的一端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节也通过球头销相连;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的轴线交点为虚拟主销下点,虚拟主销下点低于副车架总成;前滑柱总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强,且成型简单、抗变形能力强的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22193.4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电路、车辆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加热指令;若主正继电器的状态为断开状态,则闭合主正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进行直流充电加热;当直流充电加热完成,则获取回路电流;若确定回路电流小于主正继电器的安全带载切断电流,则断开主正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对动力电池进行直流充电加热的过程中增加主正继电器状态和电流的判断,可以避免因主正继电器的带载断开及未预充情况下吸合造成继电器粘连的问题,提高了直流充电加热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3542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41753.3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压分线装置。包括:装置盒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盒内部的高压分线;所述高压分线采用一分多的分线方式,包括一路输入高压回路和至少两路输出高压回路;所述输入高压回路包括正极总输入和负极总输入;所述输出高压回路包括正极输出和负极输出;所述至少两路输出高压回路并联连接,为高压电附件提供高压电源;所述输入高压回路与输出高压回路之间以及输出高压回路与输出高压回路之间的导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可以降低电动汽车用高压分线装置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及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552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40581.4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口及高压电线束布置结构,包括充电口盖部、充电口固定支架、充电口、高压电线束和动力电池接插件;所述充电口盖部设置在前翼子板上;所述充电口固定支架位于充电口盖部的底部;所述充电口与充电口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充电口上连接有高压电线束;所述高压电线束一端与充电口连接,另一端从水槽的开口处穿过,并连接有动力电池接插件;所述动力电池接插件与动力电池连接。本发明中将充电口布置在前轮上部,充分利用水槽为充电口提供安装空间,不仅提高了充电方便性,同时,不影响乘员舱密封,还缩短了高压电线束长度,节约成本;此外,雨刮电机线束集成在高压电线束上,避免水槽开口过多,从而简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92665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67394.3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3/02 , B60K7/0007 , B62D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搭载轮毂电机的悬架结构,包括滑柱、转向节、制动钳、制动盘、球头总成、控制臂及轮毂电机,制动钳通过螺纹固连在轮毂电机的壳体上,制动盘设置在轮毂电机的轴承单元上,转向节作为轮边支架,呈C字型,通过中间4个内螺纹孔与轮毂电机壳体通过螺栓紧固;转向节的上端通过螺栓卡接滑柱,下端通过三点内螺纹与所述球头总成的壳体相固连,球头总成的球头销通过锥面与所述控制臂过盈配合,球头销中带螺纹部分通过螺母与控制臂紧固。本发明解决了轮边布置空间紧张问题,可保证轮毂电机壳体的强度及刚性,可实现球头总成靠近轮胎中心面布置,通过设置合理的主销几何参数,可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