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786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45260.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车辆电池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涉及车辆领域,包括:在车辆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获取车辆电池的电池数据,以及车辆的目标行驶距离,其中,电池数据至少包括:当前电池温度和预期电池温度;基于当前电池温度和预设电池温度确定目标模式,其中,目标模式包括加热模式或制冷模式;基于目标行驶距离和目标模式从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中确定目标温度区间;基于目标温度区间和预期电池温度确定目标模式的控制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车辆电池的充电效率较低且车辆电池在后续运行时的工作效率较低造成的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360181.3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充电装置、系统和预充电控制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预充电回路,包括:预充电电阻,预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预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预充电装置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继电器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辅助预充电回路,辅助预充电回路的第一端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辅助预充电回路的第二端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辅助预充电回路的第三端与预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与预充电回路、第一继电器和辅助预充电回路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由于预充电电阻温度过高造成的无法完成预充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22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43284.0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K1/04 , B60L50/64 , B60L58/26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9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车身总体地板集成的动力电池总成、电动车辆及设计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车身结构,电池总成,固定在车身地板上设置的空缺结构内,与车身结构的底部集成于一体;车辆前部悬架,固定在车身结构的底部,位于电池总成的前侧;车辆后部悬架,固定在车身结构的底部,位于电池总成的后侧。电池总成通过车身地板上的空缺结构与车身连接,车身取消前地板、中地板、后地板,实现与电池总成的上箱体高度集成、高度密封,提升整车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实现电动车辆的高度集成、电池模组的可靠固定成组,提升电动车辆的集成性能、工艺性能、安全性能、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08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43304.4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K1/04 , B60L50/60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车身集成的悬挂电池总成、电动车辆及设计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车身结构、电池模组、车辆前部悬架、车辆后部悬架及电池框架;电池框架固定在车身结构的车身地板的下表面;电池模组倒置装配在车身地板与电池框架形成的空间内;车辆前部悬架固定在车身结构的底部,位于电池模组的前侧;车辆后部悬架固定在车身结构的底部,位于电池模组的后侧。本发明的电池模组成组后倒置装配在车身地板底部,保证电池单体的防爆阀朝下,电池单体一旦发生热失控,高温有害物质会向下冲击,减少热失控的危害,可以实现电动车辆的高度集成、电池模组的可靠固定成组,提升电动车辆的集成性能、工艺性能、安全性能、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10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60181.3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充电装置、系统和预充电控制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预充电回路,包括:预充电电阻,预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预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预充电装置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继电器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辅助预充电回路,辅助预充电回路的第一端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辅助预充电回路的第二端与预充电装置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辅助预充电回路的第三端与预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与预充电回路、第一继电器和辅助预充电回路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由于预充电电阻温度过高造成的无法完成预充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94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82434.8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 H01M10/44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充电系统和高压充电系统的充电方法。该高压充电系统包括车载充电机、加热模块、稳压模块、配电控制模块和待充电电池;车载充电机与加热模块连接,车载充电机通过配电控制模块与稳压模块连接,配电控制模块用于在加热阶段选通车载充电机与稳压模块,车载充电机用于为加热模块提供电能,加热模块用于转换电能为待充电电池加热,稳压模块用于为车载充电机提供稳压保护;待充电电池通过配电控制模块与车载充电机连接,配电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充电阶段选通车载充电机与待充电电池,车载充电机为待充电电池充电。本方案通过稳压模块对车载充电机的稳压,可以有效的避免车载充电机发生输出欠压故障,提高对高压电池的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22193.4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电路、车辆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加热指令;若主正继电器的状态为断开状态,则闭合主正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进行直流充电加热;当直流充电加热完成,则获取回路电流;若确定回路电流小于主正继电器的安全带载切断电流,则断开主正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对动力电池进行直流充电加热的过程中增加主正继电器状态和电流的判断,可以避免因主正继电器的带载断开及未预充情况下吸合造成继电器粘连的问题,提高了直流充电加热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3037.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9 , B60L53/16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枪锁定装置。充电枪锁定装置包括:枪柄;枪头,枪头与枪柄转动连接;充电座,充电座靠近枪头的一侧设有扣锁机构,部分的枪头可插入充电座设置,枪头具有插入充电座的工作状态,以及枪头具有脱离充电座的非工作状态;插锁机构,插锁机构的一端与枪柄连接,插锁机构沿枪头的周向设置,插锁机构与扣锁机构可配合地设置,当枪头处于工作状态,插锁机构具有插入扣锁机构内的第一锁止状态,以及插锁机构具有避让扣锁机构的第一解锁状态,操作枪柄转动,带动插锁机构相对枪头转动,以使插锁机构在第一锁止状态与第一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实现了对枪头的锁定和解锁,有效防止了充电枪在工作状态下的意外脱落或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66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65168.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身,车身具有车身地板;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具有电池上盖和电池箱体,电池上盖设置有多个连接组件,电池上盖通过多个连接组件与车身地板的底面连接,其中,多个连接组件位于车身地板底面的不同位置处,且多个连接组件中至少一个连接组件的连接限位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个连接组件的连接限位点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的设置。本发明中,充电电池与车身地板之间连接点的分布方向不同,使充电电池与车身地板之间的作用面积增大,进而使充电电池与车身地板的连接更加牢固。上述仅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充电电池与车身地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8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01208.6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数据采集仪获取至少一个测试对象的第一工作数据;通过上位机根据第一工作数据发送故障测试指令,其中,故障测试指令用于控制电源和/或至少一个断线器对故障测试系统制造故障;响应于电源和/或至少一个断线器执行故障测试指令,通过数据采集仪获取至少一个测试对象的第二工作数据;根据第二工作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测试对象的故障测试响应,其中,故障测试响应用于表示至少一个测试对象在故障测试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执行措施。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仅对单一设备进行测试,无法模拟车辆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故障情况,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