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19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00052.0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0R16/023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后轮转向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应用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车辆的后轮转向执行器和至少一个驾驶控制器进行握手处理;在后轮转向执行器和至少一个驾驶控制器握手成功的情况下,根据车辆的车速信号、状态信号和方向盘过零信号,控制车辆的后转工作状态切换为受控状态,受控状态为在对车辆进行后轮转向控制的情况下后轮转向执行器的工作状态,方向盘过零信号用于表征车辆的方向盘转角经过预设零位;在后转工作状态为受控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状态信号和至少一个握手成功的驾驶控制器的后轮转向控制信号,对车辆进行后轮转向控制。本申请提高后轮转向的控制精度和实现后转瞬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254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73601.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后轮转向系统的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车辆,当电机位置传感器出现故障且直线位移传感器正常运行,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检测丝杆的当前位置,得出丝杆的当前位置与丝杆的零位之间的零位差值;根据零位差值使得后轮转向系统回到初始零位;当直线位移传感器出现故障且电机位置传感器正常运行,通过电机带动丝杆朝后轮转向系统的两个极限方向往复移动;根据多个电机位置计算得到与丝杆的零位对应的电机零位位置;根据电机零位位置控制电机带动丝杆运动,使得后轮转向系统回到初始零位,本发明能保证在发生故障的时最大程度的保证后轮回到零位,在传感器故障下,驾驶员也可以正常驾驶车辆,提升车辆的可利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7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92193.7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衬套的内芯组件、上悬置总成及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其中,内芯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其中一端面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凸台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缓冲体包括分别设于内芯体在第一方向上两侧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靠近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设置,第一缓冲部远离内芯体的端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凹槽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台在第一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二凹槽与第二凸台在第一方向上对应设置。本发明能提升内芯组件的耐久性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内芯与壳体相互之间在减振器活塞杆的作用力下易产生撞击异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99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00858.4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后轮转向器总成及车辆,涉及后轮转向技术领域;后轮转向器总成包括:外壳、传动结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的外壳中设有转向轴,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丝杆、螺母,所述丝杆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传感器,所述电机与所述螺母驱动连接,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能获知所述丝杆的位移变化,所述电机具有电控自锁模块。本后轮转向器总成由于取消的繁琐的机械自锁结构,通过采用电机控制方式实现系统自锁;由于取消了机械自锁结构,因此本后轮转向器总成的传统效率可以通过优化丝杆的外径或者导程等参数,实现传动效率能达到60%~80%,大大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总体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2619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9451.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轮转向器及具有其的车辆,后轮转向器包括:壳体;丝杆螺母机构,丝杆螺母机构用于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由丝杠螺母转化为丝杠主轴的轴线直线运动;球轴承,球轴承设置于套筒和壳体之间;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组件和第二锁止组件,第一锁止组件与套筒的端部连接,第一锁止组件用于为丝杆螺母机构提供轴向的预紧力以消除丝杆螺母机构的轴线装配间隙,部分的第二锁止组件与套筒的端部连接,另一部分的第二锁止组件与壳体连接,第二锁止组件用于为球轴承的轴向两端的运动自由度提供限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后轮转向器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97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64164.6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前悬架系统,包括:液压泵;前滑柱总成,前滑柱总成与车身连接,前滑柱总成包括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可举升减震器总成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连通,液压泵通过对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充放油以拉伸或压缩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可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减振器油液向液压泵回流时,减振器内部压力下降,实现车辆高度降低,减小离地间隙、重心降低,提升稳定性、减小风阻提升经济性,本方案中可根据车辆行驶需求要选择适时增加离地间隙,增强车辆通过性,又可适时减小离地间隙,增强车辆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08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96393.6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控制臂总成及车辆,该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本体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和橡胶件,所述缓冲板设置于所述控制臂本体上,所述缓冲板包括底壁、侧壁以及翻折壁,所述底壁抵接或者连接于所述控制臂本体上,所述侧壁在所述底壁上围成容纳槽,且所述侧壁向远离所述底壁的垂直中心线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翻折壁设置于所述侧壁上,且所述翻折壁向远离所述底壁的垂直中心线的一侧外翻,所述橡胶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且向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凸伸。本发明对垂向载荷进行二次缓冲,避免缓冲组件损坏,提高控制臂总成使用寿命,保证车辆能够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242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19360.8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S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雨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一种汽车雨刮控制方法,包括:在挡风玻璃上检测雨水的雨量,挡风玻璃上设置有雨刮;查询雨刮当前刮刷的速度等级;确定适于应用速度等级表示的速度驱动雨刮刮刷的雨量范围;当雨量与雨量范围不适配时,朝向雨量调整一个雨刮的速度等级。通过逐次检测、逐级调整雨刮的速度等级,使得在对雨刮的速度进行调整时,相邻的速度等级之间存在一定的调整时间间隔,避免一次将雨刮的速度等级调整至与当前的雨量所对应的速度等级时、所带来的较大速度跨度,以及避免在雨量变化波动较大时,频繁多次的大幅调整雨刮的运行速度,以及频繁调整时所带来的速度大幅跳动,减缓雨刮的运动部件的磨损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160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53982.1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N3/02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解析获取的待诊断车辆数据,获取所述待诊断车辆数据的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诊断车辆的故障诊断结果,所述故障诊断结果包括故障原因、对应的权重以及解决方案;展示所述故障结果。上述方案通过解析待诊断车辆数据可以自动确定故障诊断结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依靠人工进行故障诊断而导致故障诊断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39546.X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轮转向组件、后悬架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后轮转向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两组拉杆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和驱动轴,驱动器与驱动轴连接,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驱动轴沿驱动轴的轴向移动;两组拉杆组件分别连接于驱动轴的两端,每组拉杆组件分别包括节叉和控制臂,节叉一端连接于驱动轴,另一端设有转轴,控制臂一端设有套设于转轴的套环,另一端连接有转向节,控制臂能够绕转轴转动,以带动转向节沿上下方向移动,当控制臂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相较于节叉,套环或控制臂更加容易出现损伤状态,损伤状态包括变形和断裂。本发明通过套环或控制臂的变形和/或断裂起到缓冲和卸力的作用,降低了驱动组件受损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