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38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036450.X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巴车四轮定位调整方法及一种车辆,其中,中巴车四轮定位调整方法包括调整后倾角,所述调整后倾角的步骤包括:获取左前下控制臂球头与右后板簧U形螺栓的距离,得到左对角线长度;获取右前下控制臂球头与左后板簧U形螺栓的距离,得到右对角线长度;设定可接受偏移值;调整所述左对角线长度与所述右对角线长度,使得两者的差值不大于可接受偏移值,本发明通过对左对角线长度与右对角长度的调整而巧妙地实现直观调整后倾角,更好地满足对中巴车四轮定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65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69094.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后倾角的调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车辆后倾角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的长度;其中,第一对角线的长度为左下控制臂远离其和车架连接处的设定点与右板簧的设定点之间的长度,第二对角线的长度为右下控制臂远离其和车架连接处的设定点与左板簧的设定点之间的长度;调整第一调节点和第二调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左右位置,直至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之间的长度差在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一调节点为左下控制臂和车架连接的装配点,第二调节点为右下控制臂和车架连接的装配点。本发明能实时检测车辆后倾角,保证车辆的左右后倾角对称性好,从而提高车辆的高速直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9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36272.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型巴士的底盘调校方法、调校系统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底盘调校方法包括:首先在装配扭杆弹簧之前,对下控制臂的前衬套和后衬套的连接螺栓进行预紧操作,并达到第一预紧力矩;然后对前衬套和后衬套的偏心垫片进行校正,使偏心垫片处于居中位置;在确认第一预紧力矩正确且偏心垫片处于居中位置之后,执行对车辆的四轮定位调节的步骤,即在四轮定位之前,提出底盘分装工艺中连接螺栓的紧固要求,减小和释放下控制臂的前衬套和后衬套变形产生的内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操作过程标准化,同时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悬架系统内力堆积,以最小代价正向解决中巴的跑偏问题,从而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2613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910890782.3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乘用车后悬架,达到高承载能力及轻量化要求。副车架总成与车身纵梁连接,副车架总成横梁下方连接后主减速器总成;滑柱总成上端与车身连接,下端与上控制臂总成连接;上控制臂总成内侧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外侧与转向节总成连接;稳定杆连杆总成上端与稳定杆总成连接,下端与梯形臂总成连接;导向臂总成布置于后驱动轴总成后侧,导向臂总成上端与转向节总成、前束控制臂总成连接,下端与梯形臂总成连接,前束控制臂总成另一侧与副车架总成后下方连接;稳定杆总成与副车架总成;转向节总成上端与上控制臂总成连接,下端与梯形臂总成连接;梯形臂总成布置在后悬架最下且其方前、后端分别通过衬套总成及球面销与副车架总成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71697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91436.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臂安装结构及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控制臂安装结构包括: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和凸设于副车架本体上的固定耳;控制臂,包括控制臂衬套,控制臂衬套设置于副车架本体和固定耳之间;钢制垫片,控制臂衬套的衬套内管和固定耳之间,及衬套内管和副车架本体之间均设置有钢制垫片,钢制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垫片本体在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紧固件,能够依次穿过固定耳、一个钢制垫片、衬套内管和另一钢制垫片并伸入副车架本体。能够增加衬套内管和固定耳及衬套内管和副车架本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连接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通过钢制垫片使副车架在受压时产生微小形变,避免造成副车架压溃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5825.5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簧优化的计算评定方法、评定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属于元件优化技术领域,其中,板簧优化的计算评定方法包括:在车辆侧倾时,根据板簧的中心沿板簧的前后方向的前后位移量计算侧倾前束梯度;计算车辆的侧倾梯度;根据侧倾前束梯度和侧倾梯度计算车辆的不足转向度和谐振频率;判断不足转向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转向度,以及谐振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频率;当不足转向度小于预设转向度或谐振频率小于预设频率,判定板簧需要进行优化,有利于快速评估板簧的布置或外形设计是否满足动力学需求,提高板簧的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659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9094.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后倾角的调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车辆后倾角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的长度;其中,第一对角线的长度为左下控制臂远离其和车架连接处的设定点与右板簧的设定点之间的长度,第二对角线的长度为右下控制臂远离其和车架连接处的设定点与左板簧的设定点之间的长度;调整第一调节点和第二调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左右位置,直至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之间的长度差在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一调节点为左下控制臂和车架连接的装配点,第二调节点为右下控制臂和车架连接的装配点。本发明能实时检测车辆后倾角,保证车辆的左右后倾角对称性好,从而提高车辆的高速直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01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91829.2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21/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稳定杆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非铺装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的目标参数,其中,目标参数用于表示车辆行驶的稳定程度;基于目标参数,确定车辆中车轮的目标下跳行程区间;基于目标下跳行程区间,对车辆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结果用于表征车辆的平顺程度;基于测试结果,确定车辆的属性信息和稳定杆的状态信息,其中,属性信息至少用于表示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或侧倾角度,状态信息用于表示稳定杆的短杆与稳定杆的长杆之间的结合状态;基于属性信息和状态信息,控制短杆与长杆。本发明解决了难以兼顾车辆低速行驶时的接地性和中、高速行驶时的侧倾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79059.4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及具有其的汽车,汽车底盘包括:车身地板,车身地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面、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面;多个悬架系统,各个悬架系统的副车架均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各个悬架系统的减震器位于相应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其中,沿竖直方向,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各个悬架系统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最小距离;沿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分布方向,各个悬架系统的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的轴线和第二安装部的安装孔的轴线之间的第三预设距离大于安装凸起的最大宽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悬架系统与车身地板之间的装配的通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97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64164.6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前悬架系统,包括:液压泵;前滑柱总成,前滑柱总成与车身连接,前滑柱总成包括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可举升减震器总成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连通,液压泵通过对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充放油以拉伸或压缩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可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减振器油液向液压泵回流时,减振器内部压力下降,实现车辆高度降低,减小离地间隙、重心降低,提升稳定性、减小风阻提升经济性,本方案中可根据车辆行驶需求要选择适时增加离地间隙,增强车辆通过性,又可适时减小离地间隙,增强车辆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