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结构、电机控制器以及移动载具

    公开(公告)号:CN117956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99465.3

    申请日:2023-12-25

    Inventor: 侯毅鹏 邓洋 靖旭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结构、电机控制器以及移动载具,包括:两个箱盖总成,每个所述箱盖总成的内部形成有换热流道;以及固定板总成,用于固定外部的电气元件,所述固定板总成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两个所述箱盖总成分别罩设于所述固定板总成的相对两侧,所述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箱盖总成所述换热流道;其中一个所述箱盖总成的所述换热流道、所述换热通道以及另一个所述箱盖总成的所述换热流道依次连通。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换热结构、电机控制器以及移动载具,具有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总成、其设计方法及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26043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035088.2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总成、其设计方法及电机。本发明提供的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总成,包括转子轴、转子铁芯附磁钢组件和隔磁固定端板,转子铁芯附磁钢组件包括永磁体、转子铁芯和配重销,转子铁芯与转子轴键连接,转子铁芯上设置有永磁体槽和去重孔,永磁体插接入永磁体槽中,配重销插接入去重孔中;隔磁固定端板与转子轴键连接,两个隔磁固定端板分别设置在转子铁芯附磁钢组件的两端。所述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总成,通过在转子铁芯的去重孔中设置配重销,可省去动平衡板,同时可使隔磁固定端板的体重减小,减小隔磁固定端板的厚度,使转子总成的轴向长度缩短,降低产品重量及成本。

    一种轮毂电机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376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35888.2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及电动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轮毂电机包括轮毂;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轮毂内,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的轴心偏移设置;减速装置,设置于所述轮毂内,所述减速装置包括至少两级,所述减速装置的末级为行星排齿轮传动,所述减速装置的其它级均为圆柱齿轮传动。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输出轴与悬架及转向拉杆之间发生干涉,使得减震弹簧的行程较长,减震效果较好;且能够使汽车的最大转向角度较大,转弯较为轻松;同时使整个轮毂电机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能够避免行星排齿轮的磨损,使其使用寿命较高。

    一种电机定子、电动机及电机定子的绕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42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26592.X

    申请日:2020-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电动机及电机定子的绕组方法,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电机定子包括多个定子分块,每个定子分块包括:第一冲片,所述第一冲片的第一边缘形成有第一齿形凸台,所述第一冲片的第二边缘形成有第一齿形凹槽;第二冲片,所述第二冲片设有两片,分别叠置于所述第一冲片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冲片的第三边缘形成有第二齿形凹槽,所述第二冲片的第四边缘形成有第二齿形凸台,所述第二齿形凹槽与所述第一齿形凸台对齐,所述第二齿形凸台与所述第一齿形凹槽对齐以形成连接槽;相邻的所述定子分块的所述第一齿形凸台铰接于所述连接槽中。其优点在于:结构较简单,能够便于自动绕线,且电机定子的刚度和圆度均较高。

    车辆中主动短路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494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10998.8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中主动短路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在电动汽车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电机的电压或转速;根据电机的电压或转速,确定电机控制器是否满足执行主动短路的控制条件;在满足电机控制器执行主动短路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机的内部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在电机的内部电路处于短路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数据和目标数据相应的目标条件;在存在目标数据满足相应的目标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机的内部电路退出短路状态。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机的转速和制动转矩,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一种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12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678084.4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总成及车辆,涉及电驱系统技术领域。该电驱动总成包括减速器、驱动电机及逆变器。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内的输入轴、中间轴系及差速器,所述输入轴、所述中间轴系及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内的转子总成,所述电机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一侧,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转子组件及转子轴,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转子轴过盈连接且所述转子轴伸出所述电机壳体,所述转子轴插入所述输入轴并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逆变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对的一侧。该电驱动总成能够在整车较小空间下合理布局,质心分布合理,提高车辆操控性。

    电机控制器功率装置及电机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35178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67632.9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功率装置及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功率装置包括:主箱体,主箱体由隔板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均包括电容安装区、散热区以及铜排引出区;上腔体电容及下腔体电容,设于电容安装区内;上腔体功率模组及下腔体功率模组,设于散热区内,位于散热区范围内的隔板中设置有冷却介质流道,以对上腔体功率模组及下腔体功率模组进行散热;正负输入铜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分别连接上腔体电容及下腔体电容;第一三相输出铜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分别连接上腔体功率模组及下腔体功率模组。本发明的电机控制器功率装置能实现大功率逆变器,且布局合理,体积较小,散热能力强,集成度高,易于安装。

    一种具有滤波磁环的集成式连接器及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9542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60669.6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滤波磁环的集成式连接器及逆变器,该连接器包括插座部和插头部,插座部包括插座壳体、滤波磁环和连接柱,插座壳体设置有环形槽和柱形槽,滤波磁环设置于环形槽,连接柱设置于柱形槽,插座部通过第一连接位设置于箱体;插头部包括插头壳体和插针,插针设置于插头壳体的内部,插头部通过插针与插座部的连接柱对接,在插头部与插座部对接的情况下,插头部通过第二连接位设置于箱体。该具有滤波磁环的集成式连接器实现了将滤波磁环集成在插座部的内部,减少了逆变器的零件数量,降低了装配难度和成本,提高了连接器的EMC性能,节省内部空间,也省去了高压互锁线束,减小了整体体积,满足了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接线座及其制作方法、电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819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58820.0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座及其制作方法、电驱动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一个适合接线座主体形状和功能的注塑模具。模具能容纳铜排组件和低压连接组件的插入。将铜排组件和低压连接组件放置在模具的预定位置,铜排通常作为导电部分,低压连接组件则用于电气连接。将塑料原料加热到熔融状态,并注入模具中。塑料在模具内冷却和固化,形成接线座主体。塑料会在模具中包围铜排和低压连接器,使它们固定在主体中以形成接线座。由于将第一密封件一体化固定在铜排上,在将塑料原料加热到熔融状态后注入模具中的注塑过程中,第一密封件会与注塑成型的接线座主体紧密贴合,进一步提升在整体接线座的密封性能。

    一种分立器件及功率模组封装

    公开(公告)号:CN11334671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420985.3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立器件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立器件及功率模组封装;包括冷却器、功率单元和驱动单元;布置在功率单元中的大功率分立器件封装包括分立器件开关本体、正功率端子、负功率端子、控制信号端子和保护用功率端子。其中,功率端子焊接于功率单元,控制信号端子和保护用功率端子焊接于驱动单元,二者分层布置。大功率分立器件封装的散热焊接面与冷却器的上表面接触。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路板、信号连接端子、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检测电路。本发明是一种新能源车用大功率分立器件封装和多功率器件并联电机控制器功率模组封装,实现简单方便、功率大、耐震好、散热好、集成度高、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