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循环加热模块、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31918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275140.1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TC循环加热模块、PTC循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存储介质,所述PTC循环循环加热模块包括控制器和多条控制线路,多条控制线路并联连接,每条所述控制线路均包括继电器以及与所述继电器串联的加热电阻,所述控制器与每条控制线路上的继电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继电器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每条控制线路上的加热电阻的工作或停止工作。本发明通过继电器的打开或闭合来控制加热电阻的工作或停止工作,能够使得每个加热电阻都有停止工作的时间,在基本原理不变的情况下极大限度的节省电能,延长加热电阻的使用寿命。

    暖风芯体及汽车空调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775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206715.4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暖风芯体及汽车空调,所述暖风芯体包括水管组件、芯体本体以及换热翅片,所述水管组件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芯体本体为呈蜗旋形设置的蜗旋流场,所述蜗旋流场包括均呈蜗旋形设置且互相嵌套的进水扁管和出水扁管,所述进水扁管的出口和所述出水扁管的进口均位于所述蜗旋流场的中心处,所述进水扁管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扁管的出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出水扁管和所述进水扁管之间。本发明通过将芯体本体设置为蜗旋形的蜗旋流场,延长了扁管长度,有效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换热效率;同时在蜗旋流场中,冷却液流入和流出平行设计,使得各个点处的产热能均匀,从而使得保证了换热的均匀性。

    管路固定卡扣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2151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355231.6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路固定卡扣,包括固定座、卡扣组件以及扣合组件,所述固定座用于设于车身钣金上;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卡扣座,所述卡扣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管槽,多个所述卡管槽用于供管路卡置;所述扣合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座体以及扣设于所述座体上的盖体,所述座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穿设通道,用于供管路穿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管路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卡装位置,保证每个管路的固定效果,通用性好,匹配灵活,便捷可靠。

    一种空调系统及车辆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8788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44350.4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循环装置上设有冷媒流量传感器,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膨胀阀;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媒流量监测装置,冷媒流量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流量调节机构;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冷媒流量传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流量调节机构的输入端电连接,流量调节机构的第一输出端与膨胀阀连接,冷媒流量传感器的第二端接地。本申请通过冷媒流量监测装置对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冷媒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及精准调节,确保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流量符合用户需求。

    一种汽车智能冷暖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21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97902.7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冷暖调节系统,包括:第一继电器、开关电路、占空比调节电路和冷暖调节旋钮。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点火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点火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接,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占空比调节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占空比调节电路的控制端与冷暖调节旋钮信号连接,占空比调节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压缩机和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在第一继电器闭合时,开关电路导通所述点火开关与占空比调节电路的电连接,占空比调节电路根据冷暖调节旋钮的旋转角度控制开关电路连通电流的通断时间,以控制汽车空调的冷暖调节比例。本发明能降低车辆能源消耗。

    管线夹组件及汽车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55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85795.4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线夹组件及汽车,管线夹组件包括管夹体、安装体及夹持结构,管夹体形成有夹持孔,用于供管路穿设,安装体设于管夹体的一端,安装体形成有背向管夹体延伸的安装螺柱,安装螺柱的端部套设有锁紧螺母,夹持结构包括呈相对设置且穿设于安装螺柱上的第一夹持套体以及第二夹持套体,通过管夹体固定管路,将安装螺柱插装于钣金件或者车架上的安装孔,锁紧螺母朝向管夹体螺旋活动,以抵紧第一夹持套体和第二夹持套体其中之一朝向另一个活动,夹紧设于第一夹持套体以及第二夹持套体之间的钣金件或车架,避免管线夹组件安装后易晃动导致管线夹夹装管线可靠性差的问题,且使得管线夹组件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钣金件或车架。

    一种管线夹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660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02100.9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线夹,包括卡箍结构和连接结构,卡箍结构包括一端呈转动连接的第一卡箍臂和第二卡箍臂,第一卡箍臂的另一端和第二卡箍臂的另一端相互锁止配合,以在第一卡箍臂和第二卡箍臂之间围合形成用以供管线穿设的夹装孔,连接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卡箍臂或第二卡箍臂上的第一卡接部,对应地第二卡箍臂或第一卡箍臂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通过第一卡箍臂和第二卡箍臂将待夹装的管线夹装于夹装孔内,通过将一个管线夹的第一卡接部与另一管线夹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以将两个管线夹沿第一方向进行连接,将连接好的的两个管线插装于一个插装孔,解决了插装孔的孔位较少时,无法满足更多相同内径的管线路的固定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