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3853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580003535.3
申请日:2005-01-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08 , F16H48/40 , Y10T74/2186 , Y10T74/2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器单元(100),该差速器单元将输入的驱动力分割为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并且允许该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之间存在差别。该差速器单元(100)包括用作限定内部空间(120i)和与该内部空间(120i)连通的开口(120h)并且能够沿给定方向(R1)和相反方向(R2)旋转的壳体的差速器壳(120)。差速器壳(120)包括作为驱动力输入其中的输入部分的凸缘部分(110)。差速器壳(120)被构造为使得当驱动力沿箭头(R1)所示方向重复输入凸缘部分(110)时该差速器壳(120)的疲劳寿命比当驱动力沿箭头(R2)所示方向重复输入凸缘部分(110)时该差速器壳(120)的疲劳寿命长。所述方向(R1)是其中车辆向前行驶的旋转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499087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02381.6
申请日:2003-10-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5B13/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3/0821 , F15B13/086 , F16K27/041 , F16K27/048 , F16K31/0613
Abstract: 在一种液压控制装置(10)中,阀体(12)的阀安置孔(30)也用作一套筒,滑阀(18)装配在该阀安置孔(30)中。因此,阀安置孔(30)的尺寸减小了一个对应该套筒厚度的量,从而可以减小该液压控制装置的重量和尺寸。此外,电磁线圈部分(16)利用按扣(34)可拆卸地固定到阀体(12)上。因此,在电磁阀(14)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解除按扣(34)的固定,根据故障类型而容易地仅更换电磁线圈部分(16)和滑阀(18)中的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0706169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611117260.2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递系统。公差环布置在输出侧旋转轴和转子轴之间。因此,即使输出侧旋转轴和转子轴的花键配合部的松弛处没有被填充,输出侧旋转轴和转子轴二者也都被公差环保持从而不振颤。因此,能够降低产生在花键配合部中的齿锤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56368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480056170.X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3/0023 , B60L11/02 , B60L11/14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Y2400/442 , F02D41/005 , F02D41/0055 , F02D41/0077 , F02D41/042 , F02N11/04 , F02N11/0818 , Y02T10/47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60、70、71)控制混合动力车辆,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具备:动力源,其包括内燃机(200)和电动机(MG1、MG2);回流单元(125),其使排气从内燃机的排气侧向进气侧回流;以及回流量调整单元(126),其能够调整由回流单元实现的回流量。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具备:判定单元(60),其在混合动力车辆正在使内燃机运转而进行行驶的情况下,判定能否停止内燃机而通过电动机进行电动行驶;和回流控制单元(71),其控制回流量调整单元,以使得在判定为能够进行电动行驶的情况下,与判定为不能进行电动行驶的情况相比,由回流单元实现的回流量大。由此,能够良好地防止内燃机的不发火。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289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380068484.7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69 , B60K6/383 , B60K6/405 , B60K6/445 , F16H48/11 , Y02T10/6239 , Y10S903/913 , Y10S903/95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与发动机(200)的外表面接合的壳体(600)的内部设置有端盖(700),该端盖(700)遮蔽电动机(311)的发动机(200)侧的端部,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卡合机构(500),该卡合机构(500)选择性地使与发动机(200)的输出轴(201)连结且配置在与电动机(311)同一轴线上的旋转轴(302)的旋转停止,在端盖(700)的侧面上安装有供旋转轴(302)贯通的副盖(710),在旋转轴(302)的外周侧形成有相对于壳体(600)的外部而由该副盖(710)、端盖(700)及旋转轴(302)遮蔽成液密状态的收容室(620),该收容室(620)的外径小于电动机(311)的定子(311S)的内径,卡合机构(500)收容于该收容室(620)。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3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2843.6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265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2006/381 , B60Y2200/92 , B60Y2306/03 , B60Y2400/406 , B60Y2400/42 , B60Y2400/80 , B60Y2410/10 , F16H3/728 , F16H37/0806 , F16H57/031 , F16H57/037 , F16H2037/0873 , F16H2057/0203 , F16H2057/02034 , F16H2061/0046 , Y02T10/6239 , Y02T10/76 , Y10S903/91 , Y10S903/914 , Y10S903/919 , Y10S903/952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包括发动机(ENG)、变速装置(20)、差动装置(30)、旋转机械(MG1)、第一接合装置(CL1)、壳体(60)和盖壁(71)。第一接合装置(CL1)构造成切换变速装置(20)并且由液压压力致动。第一接合装置(CL1)包括第一油腔。旋转机械(MG1)布置在第一接合装置(CL1)和发动机(ENG)之间。壳体(60)容纳有旋转机械(MG1)、变速装置(20)、差动装置(30)和第一接合装置(CL1),壳体连接到发动机(ENG),并且在发动机侧具有开口。盖壁(71)覆盖所述开口,并且工作油经由盖壁(71a)供给到第一油腔。
-
公开(公告)号:CN105431318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80042897.2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05 , B60K6/547 , B60K2006/381 , B60Y2200/92 , F16H3/728 , F16H2037/0866 , F16H2037/0873 , F16H2061/0046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35 , F16H2200/2097 , Y02T10/6239 , Y02T10/76 , Y10S903/911 , Y10S903/919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ENG);第一旋转机械(MG1);变速装置(20),发动机(ENG)连接到所述变速装置;差动齿轮(30),变速装置(20)和第一旋转机械(MG1)连接到所述差动齿轮;离合器(CL1)和制动器(BK1),所述离合器和所述制动器通过第一板(83,93)和第二板(84,94)之间的接合和分离来致使变速装置(20)换档;壳体(60),其构造成容纳除了发动机(ENG)之外的构件,并且构造成连接到发动机(ENG);和盖壁(71),其构造成覆盖壳体(60)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发动机(ENG)侧。第一旋转机械(MGI)相对于离合器(CL1)和制动器(BK1)放置在发动机(ENG)侧,离合器(CL1)放置在制动器(BK1)的圆筒形构件(91)内,并且圆筒形构件(91)连接到盖壁(71)。
-
公开(公告)号:CN101140007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49530.2
申请日:2007-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B21/18 ,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3 , F16D13/648 , F16D25/123
Abstract: 一种作为摩擦连接装置的用于支撑制动器的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和后面板(21)。弹性挡环(31)安装在以环状延伸的槽(41)内。后面板(21)设置在所述摩擦板(13、14)和所述弹性挡环(31)之间。后面板(21)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所述弹性挡环(31)具有第一端面(31a)和第二端面(31b),所述第一端面(31a)面向所述后面板(21);所述第二端面(31b)面向第一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所述槽(41)的侧壁(41e)接触。后面板(21)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31a)接触的端面(21b)。所述第一端面(31a)和后面板(21)的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31b)和所述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0540949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510103105.0
申请日:2005-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4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3 , F16H48/08 , F16H57/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轴支承装置(10)。该旋转轴支承装置(10)包括具有限定输出轴可转动地装配于其中的轴孔(14)的内周面的壳(12),该内周面具有大致螺旋的润滑槽(24),该润滑槽具有形成于所述轴孔的外侧开放端部中并平行于一个垂直于所述轴孔的轴线的平面的非螺旋入口端部(28),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螺旋入口端部是局部形成在所述开放端部的周向上并且与所述大致螺旋的润滑槽连通的凹槽。
-
公开(公告)号:CN100484694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057474.5
申请日:2006-03-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84 , F16H55/17 , Y10T29/49462 , Y10T29/49467 , Y10T29/49472 , Y10T29/49995 , Y10T29/499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能够抑制热变形的影响的动力传动部件的方法。一种制造包括设置成从一轮彀部(11)沿垂直于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的圆盘部(12)且在该圆盘部(12)中形成有通孔(120)的动力传动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作为所述通孔(120)的至少一部分的端孔(121)的第一通孔形成步骤;斜切所述端孔(121)的至少一部分的斜切步骤;在斜切之后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步骤;以及在热处理后通过激光加工形成所述通孔(120)的期望形状的第二通孔形成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