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臂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79774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080066557.5

    申请日:2010-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支承臂。支承臂(10)具备:被支承于支柱(21)的支架(26);与支架(26)分离配置的支架(27);配置于支架(26)与支架(27)之间、且以转动自如的方式与支架(26)以及支架(27)连结的平行连杆(30);以及产生抵消作用于平行连杆(30)的重力的力的自重补偿装置(50)。平行连杆(30)具有上侧转轴(31)以及下侧转轴(36),它们相互隔开间隔地平行设置,并且伴随平行连杆(30)的转动运动使该间隔变化。上侧转轴(31)以及下侧转轴(36)在平行连杆(30)的转动的轴向上相互错开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能够实现大的活动范围的支承臂。

    车辆和电力供给系统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21248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80052483.4

    申请日:2011-11-17

    Abstract: 车辆(10)具备:充电部(110),用于经由与接入口(112)连接的供电电缆(214)接受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来对蓄电装置(100)充电;放电部(120),用于将来自蓄电装置(100)的电力经过接入口(112)向供电电缆(214)供给;放电继电器(122);和充电继电器(114)。在结束放电动作时,ECU(130)将断开指令输出到放电继电器(122)、并且基于断开指令的输出期间的电力线(ACL1,ACL2)的状态对放电继电器(122)是否熔接进行判定。另一方面,在开始放电动作时,ECU(130)将接通指令输出到放电继电器(122)、并且不执行接通指令的输出期间的放电继电器(122)是否熔接的判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