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7068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80010902.8
申请日:2011-0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27 , B60K6/40 , B60K6/445 , F16H57/082 , F16H2037/0866 , Y02T10/6239 , Y10S475/90 , Y10T74/19014 , Y10T74/2186
Abstract: 本发明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备:输入部件;旋转电机;将传递到上述输入部件的扭矩分配传递至上述旋转电机和分配输出部件的动力分配装置;以能将传递到上述分配输出部件的扭矩朝车轮侧输出的方式设置的输出齿轮;以及从径向内侧支承上述分配输出部件而使之能够旋转的输出轴承。上述动力分配装置整体在上述分配输出部件的径向内侧与上述分配输出部件在轴向的相同位置重叠配置,且上述动力分配装置的齿圈在上述分配输出部件的内周面与该分配输出部件一体地设置。上述输出齿轮在上述分配输出部件的外周面与该分配输出部件一体地设置。上述输出轴承与上述输出齿轮在轴向上的相同位置重叠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047509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80119625.7
申请日:2009-09-18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H01R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 H01R4/34 , H01R9/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连接部件50的第一连接部51被利用紧固螺栓62紧固固定于第一端子61,连接部件50的第二连接部52通过能插拔的插头71来与第二端子70连接,紧固螺栓62被插通于通孔53且紧固于紧固孔64,从而将第一连接部51紧固固定于第一端子61,通孔53设于连接部件50和第一端子61中的一方,紧固孔64设于连接部件50和第一端子61中的另一方,通孔53形成为比紧固螺栓62的轴状部的直径大,插头71的插拔方向与紧固螺栓62的轴向大致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337500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28140.1
申请日:2008-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1/00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40/16 , B60L2240/2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41 , B60L2240/445 , B60L2240/48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15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676 , B60W2510/068 , B60W2510/081 , B60W2510/107 , B60W2510/244 , B60W2520/10 , B60W2520/105 , B60W2520/28 , B60W2530/10 , B60W2540/10 , B60W2540/12 , B60W2710/0605 , B60W2710/081 , F16H3/728 , F16H2037/0873 , F16H2200/0056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48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02T10/642 , Y02T10/7077 , Y10S903/952 , Y10T74/2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系统(10),其包括:变速部(20);电动机(M2);电控差动部(16);容纳变速部、电动机和电控差动部的壳体(12);以及用于支承电动机的转子且包括支承部(40s)和锥形部(40t)的支承部件(40),支承部形成于支承部件的一个轴向端部(40a),在轴向端部(40a)处转子被绕其轴线可旋转地支承,锥形部的直径从上述轴向端部(40a)沿轴向朝另一个轴向端部(40b)增大,在轴向端部(40b)处支承部件固定在壳体上,并且其中电动机的定子的卷绕部(46w)配置在形成于锥形部(40t)的径向外侧的空间内,而在形成于锥形部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内配置有用于向变速部的摩擦接合装置(C,B)供给工作流体的流体通路部(52)。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86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050232.2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26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10),包括:第一电动机(MG1)的配置在第一轴线(C1)上的第一转子轴(16);包括行星齿轮装置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动力分配机构(28);用作动力分配机构的输出部件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输出齿轮轴(40);配置在第二轴线(C2)上的中间轴(18);第二电动机(MG2)的配置在第三轴线(C3)上的第二转子轴(22);配置在第三轴线上的动力传递轴(20);配置在第四轴线(C4)上的差速器齿轮(24);和包括多个壳部件(12a,12b,12c,162,164,166)的外壳(12,152)。输出齿轮轴、动力传递轴、中间轴、差速器齿轮、第一转子轴和第二转子轴可旋转地由作为所述多个壳部件之一的共同的壳部件(12b,164)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82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60859.X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3 , B60T1/062 , F16H57/025 , F16H57/028 , F16H63/3425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23 , F16H2200/2046
Abstract: 在轴向上,第1行星齿轮(21)以及离合器(C4)配置在第2行星齿轮(22)的行星架(22c)与输出轴(20o)之间,变速器箱体(11)具有:小径筒状部(11a),其对输出轴(20o)以使之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环状壁部(11b),其从小径筒状部(11a)向径向外侧延伸;大径筒状部(11c),其从环状壁部(11b)的外周部沿轴向延伸,从而包围第1行星齿轮(21)以及离合器(C4)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的车身上固定有支座(M),从径向上看,支座(M)至少局部重叠于小径筒状部(11a)、环状壁部(11B)以及大径筒状部(11C),驻车锁止装置(30)的驻车齿轮(31)与第2行星架(22c)的外周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415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280006776.3
申请日:2012-01-16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65 , B60K6/405 , B60K6/445 , F16H57/042 , F16H57/0423 , F16H57/045 , F16H57/0479 , F16H57/0482 , F16H2037/0866 , Y02T10/6239 , Y10T74/19051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将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抑制为较短且能够适当地对各部分进行润滑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构成为,具备圆筒状部件3与收纳于在圆筒状部件3的径向内侧形成的内侧收纳空间71的内侧齿轮机构4,圆筒状部件3被隔着内侧齿轮机构4在轴向两侧配置的两个支承轴承5、61从径向内侧支承为能够旋转,油捕集部21构成为:配置成比圆筒状部件3靠上侧,并能够捕集由于动力传递机构T的旋转而供给的油,捕集油流下路22构成为:使油捕集部21所捕集的油向下方流动,并能够将油向比圆筒状部件3靠上侧的对置壁面11供给,在对象支承轴承5与支承壁部1的支承突部12的抵接部,形成有将对置壁面11与圆筒状部件3之间的间隙72和内侧收纳空间71连通的连通油路73。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06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251316.9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26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10),包括:第一电动机(MG1)的配置在第一轴线(C1)上的第一转子轴(16);包括行星齿轮装置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动力分配机构(28);用作动力分配机构的输出部件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输出齿轮轴(40);配置在第二轴线(C2)上的中间轴(18);第二电动机(MG2)的配置在第三轴线(C3)上的第二转子轴(22);配置在第三轴线上的动力传递轴(20);配置在第四轴线(C4)上的差速器齿轮(24);和包括多个壳部件(12a,12b,12c,162,164,166)的外壳(12,152)。输出齿轮轴、动力传递轴、中间轴、差速器齿轮、第一转子轴和第二转子轴可旋转地由作为所述多个壳部件之一的共同的壳部件(12b,164)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86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50232.2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26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10),包括:第一电动机(MG1)的配置在第一轴线(C1)上的第一转子轴(16);包括行星齿轮装置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动力分配机构(28);用作动力分配机构的输出部件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输出齿轮轴(40);配置在第二轴线(C2)上的中间轴(18);第二电动机(MG2)的配置在第三轴线(C3)上的第二转子轴(22);配置在第三轴线上的动力传递轴(20);配置在第四轴线(C4)上的差速器齿轮(24);和包括多个壳部件(12a,12b,12c,162,164,166)的外壳(12,152)。输出齿轮轴、动力传递轴、中间轴、差速器齿轮、第一转子轴和第二转子轴可旋转地由作为所述多个壳部件之一的共同的壳部件(12b,164)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41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6776.3
申请日:2012-01-16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65 , B60K6/405 , B60K6/445 , F16H57/042 , F16H57/0423 , F16H57/045 , F16H57/0479 , F16H57/0482 , F16H2037/0866 , Y02T10/6239 , Y10T74/19051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将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抑制为较短且能够适当地对各部分进行润滑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构成为,具备圆筒状部件3与收纳于在圆筒状部件3的径向内侧形成的内侧收纳空间71的内侧齿轮机构4,圆筒状部件3被隔着内侧齿轮机构4在轴向两侧配置的两个支承轴承5、61从径向内侧支承为能够旋转,油捕集部21构成为:配置成比圆筒状部件3靠上侧,并能够捕集由于动力传递机构T的旋转而供给的油,捕集油流下路22构成为:使油捕集部21所捕集的油向下方流动,并能够将油向比圆筒状部件3靠上侧的对置壁面11供给,在对象支承轴承5与支承壁部1的支承突部12的抵接部,形成有将对置壁面11与圆筒状部件3之间的间隙72和内侧收纳空间71连通的连通油路73。
-
公开(公告)号:CN101678754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6421.6
申请日:2008-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6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L11/08 , B60L11/14 , H02K7/006 , H02K7/08 , H02K7/116 , Y02T10/6239 , Y02T10/641 , Y02T10/70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整体可实现小型化且价格低廉,将电动发电机(MG1)、差动齿轮装置(20)以及油泵(30),依次从发动机侧起配置于输入轴(11)的同轴上,将电动发电机(MG2)配置于相对于齿轮机构(29)而处于与电动发电机(MG1)相反的一侧且平行于输入轴(11)的另一轴上,将支承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轴(14)的电动机轴承(64、65)配置于电动发电机(MG2)的外侧,使作为第一轴构成部件之一的油泵(30),在径方向上与电动发电机(MG2)重叠,并且在轴方向上与电动发电机(MG2)的轴承(64)重叠地进行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