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商用车货箱锁杆手柄定位及自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44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86742.X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商用车货箱锁杆手柄定位及自锁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其上设置有支座固定点、凹槽、卡槽支架滑槽及卡槽支架固定点,固定底座通过支座固定点与货箱固定连接;卡槽支架,其上设置有上卡槽、下卡槽、卡槽滑轨支架和固定销轴,下卡槽通过固定销轴与卡槽支架可转动地连接,固定销轴的端部位于卡槽支架的外侧并与卡槽支架固定点可转动地连接,卡槽滑轨支架与卡槽支架滑槽可滑动地连接;锁杆手柄,其活动端通过上卡槽和下卡槽固定锁紧在固定底座的凹槽内。本申请通过自动锁紧机制,解决了因磨损导致的安全问题,提高了货箱的安全性。卡槽的自动开启和锁紧回位,提高了实用性。同时,减少了锁杆手柄的晃动,增强了稳定性。

    基于整车载重的电动商用车线控制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5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72149.8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车载重的电动商用车线控制动控制方法,将线控制动技术结合商用车自身载重测量,以此实现更为经济的制动控制策略。具体地,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实时计算滑行能量回收扭矩基础值,并对整车重量进行估算,根据重量估算结果从滑行能量回收扭矩基础值中仲裁滑行能量回收扭矩目标值;当发生实际制动时,将滑行能量回收扭矩目标值与制动能量回收扭矩值叠加作为电制动总扭矩值。本发明站位于利用搭建的载重估算模型输出总质量信号,并以此作为能量回收策略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在线控制动取大和叠加策略两种控制效果之间引入载重因子,在兼顾驾驶感的同时,保证较大的能量回收利用率,由此更加符合商用车的车型及应用场景特点。

    一种基于车-云协同的纯电轻卡蓄电池健康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18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86984.1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云协同的纯电轻卡蓄电池健康监控系统。包括:车端、云端和用户端;所述车端将蓄电池异常信息通过所述云端发送至所述用户端;用户通过所述用户端实现对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动态感知和远程监控。蓄电池健康监控系统能够对纯电轻卡低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蓄电池工作状态的动态感知和远程监控。车端监控模块对蓄电池监测的信息,通过车载终端将数据上传云端,用户可通过汽车仪表、移动终端和PC端等及时收到信息预警。蓄电池健康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蓄电池多信息的监测,还可以在车辆长时间停放蓄电池馈电时控制整车上高压进行智能补电。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池框架锁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01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99639.1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池框架锁紧装置,包括换电框架、换电单包和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包锁部和车锁部,车锁部、包锁部分别设置在换电框架的底部和换电单包的顶部;包锁部包括包锁固定板、包锁固定环和移动锁芯,包锁固定板的底部与换电单包的顶部连接,包锁固定板的顶部与包锁固定环的第一端连接,移动锁芯贯穿包锁固定板且设置在包锁固定环内部,移动锁芯的顶部朝向包锁固定板移动而与车锁部配合,使车锁部与包锁部扣合。本发明通过移动锁芯朝向包锁固定板的方向移动,使车锁部与包锁部配合将换电框架与换电单包锁合在一起,且车锁部与包锁部的对接方便,降低了新能源车用电池框架锁紧装置对接时精度要求,提高了更换效率。

    一种预热充电控制方法及新能源物流车

    公开(公告)号:CN116811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23005.3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热充电控制方法及新能源物流车,包括:整车低温充电预热阶段,上电后,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控制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断开;电池边充电边加热阶段,完成电池预热后,先进行高压预充,再闭合主正继电器,进行电池边充电边加热。本发明的预热充电控制方法及新能源物流车,在不影响充电阶段上电时序的情况下,在低温充电预热时,BMS控制主正、负继电器断开,杜绝低温充电阶段电流流入电池,在Tmin电池≤0℃时进行充电预热,降低电流流过电池造成磷酸铁锂电池产生枝晶析锂问题,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一种纯电动轻卡的自适应坡道驻坡和起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94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38335.0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轻卡的自适应坡道驻坡和起步方法及装置,坡道驻坡和起步方法包括:纯电动轻卡在坡道驻坡状态下再次加速起步时,获得加速踏板的扭矩值;将预存的驻坡扭矩与加速踏板的扭矩中较大者作为当前防止车辆后溜的驻坡扭矩,并发送给动力控制单元,其中,预存的驻坡扭矩与纯电动轻卡的当前载重对应。本申请在车辆中预存与车辆的当前载重对应的驻坡扭矩,在坡道上加速起步时,动力控制单元将预存的驻坡扭矩和加速踏板扭矩中较大者作为当前驻坡扭矩,实现起步过程中对电机扭矩的快速控制,防止坡道起步过程中车辆后溜以及起步扭矩抖动,因此本申请适用于纯电动轻卡在不同载重情况下的坡道驻坡和起步,提升了纯电动轻卡的驾驶平稳性。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46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03577.X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提出一种通过电机、电控余热回收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综合控制策略,使得低温行车加热时,进行电机、多合一配电盒余热回收,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降低行车加热电耗,增加车辆续航里程;并可以根据电池静置在环境中的温度,设定行车加热截止温度阈值,而不是按固定阈值行车加热截止,有利于节约能量提升车辆续航里程。此外,在春秋季时,当动力电池需要散热时,优先启动散热器散热,减少直接开启空调的电池冷却器产生的功耗,从而也可以增加车辆续航里程。本发明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能耗,在提升动力电池低温运行效率的同时,显著增加纯电动车续航里程。

    车辆功率分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232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78223.9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功率分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道路信息,并根据道路信息确定车辆的上装电机输出功率;获取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并根据当前位置信息和车辆的目标车速确定车辆的驱动电机输出功率;获取车辆的高压用电器功率余量和当前电压值,并根据驱动电机输出功率、所述上装电机输出功率、所述高压用电器功率余量和所述当前电压值确定当前工作电流;在当前工作电流小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保持驱动电机输出功率和上装电机输出功率不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功率分流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和行驶的道路信息准确进行功率分流的技术效果。

    基于外设的纯电轻卡绝缘功能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6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0747.6

    申请日:2025-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设的纯电轻卡绝缘功能检测方法,在现有通讯网络架构基础上适配开发绝缘功能检测策略,包括:在上电后,由外设发送第一指令至电池管理系统,使其进入检测流程;之后,外设发送第二指令以请求连通车端高压回路,并关闭车载绝缘检测功能;在收到第二指令执行结果后,外设执行高压回路绝缘检测并输出绝缘值;在外设检测合格后,发送第三指令用于请求充电继电器闭合、断开加热继电器、开启车载绝缘检测功能;由外设执行检测以判断车载绝缘检测功能是否正常;在判定车载绝缘检测功能正常后,由外设发送第四指令用于结束检测流程并使车辆恢复到车辆高压状态。本发明实现了纯电轻卡高压回路绝缘及车载绝缘功能是否正常工作的检测。

    一种新能源轻卡的集成式整车控制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02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53491.4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轻卡的集成式整车控制器系统,包括高压配电模块、电机控制器模块、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空调供电模块、空调控制器模块以及整车控制器模块;高压配电模块分别与空调供电模块、直流‑直流转换模块以及电机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高压配电模块还与车辆的动力电池信号连接,直流‑直流转换模块与车辆的蓄电池和整车低压负载信号连接,空调供电模块与车辆的空调系统信号连接,电机控制器模块与车辆的驱动电机信号连接;空调控制器模块与车辆的空调系统信号连接,整车控制器模块与车辆的各个控制子系统信号连接。本申请降低了线束布置的复杂性,降低了故障率,并且破除信息孤岛以及信息传输、响应延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