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8832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421472.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润滑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正时链系统,正时链系统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凸轮轴和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上配置有正时链条;第一链轮套设在第一凸轮轴的一端,并与第一凸轮轴固定连接;第一链轮内部径向对称设置有链轮油孔;第一凸轮轴内部轴向设置有凸轮轴中孔;凸轮轴中孔远离第一链轮的一端可位于发动机缸盖油道末端,作为进油口收集发动机机油;凸轮轴中孔安装第一链轮的一端的端部封闭,且第一凸轮轴上与链轮油孔位置对应处开设有过油口,凸轮轴中孔通过过油口与链轮油孔连通。本发明不设置专用润滑油喷嘴的前提下,保证正时链系统的有效润滑,也达到减轻机油泵的泵油负担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03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18508.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P3/20 , F01P3/18 , F01P5/10 , F01P7/16 , F02F1/40 , F01M5/00 , B60H1/04 , B60K11/02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控制方法,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发动机冷却系统进入小循环状态,控制水泵对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进行增压,得到流向发动机水套装置的小循环冷却液,同时关闭蜡式节温器的阀门,以确保机油冷却器和变速箱油冷器中无冷却液流过;发动机水套装置对小循环冷却液进行分流,得到流向小循环支路的第一小循环冷却液,以及流向暖风机的第二小循环冷却液,并控制第一小循环冷却液经小循环支路流入主节温器,控制第二小循环冷却液经暖风机热处理后回流至主节温器。本发明是对三缸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布置进行改进,进而减小热量损失,实现发动机快速温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4455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1456730.7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次安 , 王军 , 王宏大 , 张超 , 雷蕾 , 姚炜 , 胡昌良 , 刘吉林 , 倪成鑫 , 王强 , 路明 , 周波 , 卓丽颖 , 孙影 , 昂金凤 , 赵真真 , 陈庚 , 胡鹏翔
IPC: G06F30/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热性能的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机油流量数据、燃烧室温度数据、燃烧室排气流量数据、水套传热数据、冷却液流量数据、车前端进风量数据、乘员舱模型数据和乘员舱温度数据;根据所述燃烧室温度数据、水套传热数据和燃烧室排气流量数据建立燃烧传热模型;根据机油流量数据、燃烧室温度数据和燃烧室排气流量数据建立润滑系统传热模型;根据水套传热数据、冷却液流量数据和车前端进风量数据建立冷却系统换热模型;根据乘员舱模型数据和乘员舱温度数据建立乘员舱换热模型;通过燃烧传热模型、润滑系统传热模型、冷却系统换热模型和乘员舱换热模型对整车进行温升计算。本发明能提高汽车温升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8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437546.6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倪成鑫 , 杨冰 , 张超 , 王军 , 胡昌良 , 路明 , 昂金凤 , 胡鹏翔 , 王宏大 , 雷蕾 , 王次安 , 卓丽颖 , 赵真真 , 周波 , 刘吉林 , 陈庚 , 程志勇 , 李渊
IPC: F16L5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振装置以及车辆管路减振系统,减振装置用于连接固定件和振动件,包括主体以及连杆,主体包括与固定件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与振动件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设有多个,用以连接振动件的多个位置,多个连接部中至少一个连接有连杆,用以通过连杆连接振动件,其中,连接部和连杆之间设有阻尼机构,阻尼机构用以提供对连杆的阻尼力,振动件的振动可以通过连杆沿其轴向传递到阻尼机构,因此通过连杆和阻尼机构的配合,振动件的振动能量会逐渐被阻尼机构吸收,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本发明的车辆管路减振系统包括了上述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设于车辆管路,车辆管路构成振动件,可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11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426800.4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尿素结晶的SCR后处理系统,包括沿着排气管道依次设置的尿素喷射器、混合器以及SCR催化器,其中:所述混合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叶片组,所述叶片组的背离气流冲击方向的一面设有散热片;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叶片组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ECU;所述散热片用于接收ECU传递的指令信号,并使得所述叶片组的温度不低于设定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混合器的叶片组上设置散热片,增加了叶片组的温度,防止混合器上尿素结晶,杜绝了结晶堵塞排气管道及催化器的风险,并且,混合器的压力损失较小,对排气背压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59398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909295.7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倪成鑫 , 路明 , 王次安 , 王军 , 胡昌良 , 杨冰 , 张超 , 昂金凤 , 雷蕾 , 胡鹏翔 , 王宏大 , 卓丽颖 , 赵真真 , 周波 , 刘吉林 , 陈庚 , 程志勇 , 李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清器。该滤清器包括壳体和滤芯组件,壳体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围设形成容纳腔,容纳腔设有连通至壳体外壁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过滤组件设于容纳腔内,容纳腔在过滤组件所在位置形成过滤通道,过滤组件用于对流经过滤通道的油液进行过滤。通过将滤清器的壳体设置为由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设形成供过滤组件容设的容纳腔,以使得当其中任一壳体被拆卸下来时,另一壳体都可以用来接纳从滤芯组件上残留的流下来的油,以免油滴落至地上,造成环境污染,且落入壳体内的油也可方便再回收利用,以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173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74637.7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泵以及车辆发动机冷却液节能系统,以及车辆发动机冷却液节能系统。包括本体以及调节装置,本体包括泵盖,泵盖具有内腔,内腔设有进口、出口以及叶轮,叶轮的旋转轮廓与内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包括涡室,叶轮用以将进口的液体通过涡室从出口排出,调节装置包括调节件和驱动装置,调节件设于涡室,调节件可向叶轮聚拢调节设置,用以将液体向叶轮汇聚。液体在轮泵中的流动状态可直接影响到可调泵的工作性能,而通过调节件可以使涡室的容积变小,同时使液体的流动减缓,进而降低了可调泵的能耗。本发明的车辆发动机冷却液节能系统中,包括上述可调泵,通过控制可调泵的工况,可避免过多地降低发动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11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26800.4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尿素结晶的SCR后处理系统,包括沿着排气管道依次设置的尿素喷射器、混合器以及SCR催化器,其中:所述混合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叶片组,所述叶片组的背离气流冲击方向的一面设有散热片;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叶片组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ECU;所述散热片用于接收ECU传递的指令信号,并使得所述叶片组的温度不低于设定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混合器的叶片组上设置散热片,增加了叶片组的温度,防止混合器上尿素结晶,杜绝了结晶堵塞排气管道及催化器的风险,并且,混合器的压力损失较小,对排气背压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39657.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5/10 , F01P7/165 , F01P2003/027 , F01P2005/105 , F01P2007/146 , F01P205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包括相互独立的缸盖循环水路和缸体循环水路,所述缸盖循环水路上依次设置有缸盖水泵、缸盖,所述缸盖循环水路中的冷却水由所述缸盖水泵的出口流出后,经过所述缸盖,提供给所述缸盖水泵的入口;所述缸体循环水路上依次设置有缸体水泵、缸体,所述缸体循环水路中的冷却水由所述缸体水泵的出口流出后,经过所述缸体,提供给所述缸体水泵的入口。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缸盖循环水路和缸体循环水路是相互独立的,能够实现对缸盖和缸体的分别冷却,还能够使得流经缸体的冷却水流量与流经缸盖的冷却水流量不同,从而使得缸体和缸盖能够同时冷却至各自最适宜的温度,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8722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52525.7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10 , F01M5/002 , F01P3/02 , F01P7/165 , F01P11/0204 , F01P11/028 , F01P2003/028 , F16H57/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包括膨胀水壶、高温循环系统和低温循环系统,其中,高温循环系统包括:机械水泵、节温器、机油冷却器、变速箱油冷器和缸体水套;机械水泵的出水口设有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其中,第三支路与变速箱油冷器的进液口连通;节温器包括入口通道,变速箱油冷器的出液口与入口通道连通,节温器的出液口与机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低温循环系统包括电子水泵和低温散热器,电子水泵和低温散热器构成闭合回路,膨胀水壶的进气口通过第一除气管路与闭合回路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实现了低温循环系统中在各工况下均可进行除气,同时实现了高温循环回路温度的精确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