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05731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02808952.9
申请日:2002-04-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浜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 , B62K2202/00 , F02B61/02 , F02D9/106 , F02D9/1065 , F02D11/10 , F02D35/003 , F05C2201/021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吸气量控制装置,它使控制部件(28)的结合面(28f)结合在与节流阀体(17)的吸气通道(17a)平行的安装面(27f)上,在这两个面(27f、28f)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与吸气通道(17a)的上游连通的旁通通道上游槽(32i)和与吸气通道(17a)的下游连通的旁通通道下游槽(32o),在控制部件(28)上设置连通旁通通道上游槽(32i)和旁通通道下游槽(32o)之间的阀孔(34),把设在该阀孔(34)上的旁通阀(25)和其致动器(28)与吸气通道(17a)平行地设在器件模块(11)上。这样,可以使具有旁通阀及致动器的发动机的吸气量控制装置紧凑化,同时可以提高加工性和组装性。
-
公开(公告)号:CN1301368C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02808952.9
申请日:2002-04-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浜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 , B62K2202/00 , F02B61/02 , F02D9/106 , F02D9/1065 , F02D11/10 , F02D35/003 , F05C2201/021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吸气量控制装置,它使控制部件(28)的结合面(28f)结合在与节流阀体(17)的吸气通道(17a)平行的安装面(27f)上,在这两个面(27f、28f)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与吸气通道(17a)的上游连通的旁通通道上游槽(32i)和与吸气通道(17a)的下游连通的旁通通道下游槽(32o),在控制部件(28)上设置连通旁通通道上游槽(32i)和旁通通道下游槽(32o)之间的阀孔(34),把设在该阀孔(34)上的旁通阀(25)和其致动器(39)与吸气通道(17a)平行地设在控制部件(28)上。这样,可以使具有旁通阀及致动器的发动机的吸气量控制装置紧凑化,同时可以提高加工性和组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187C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00122698.3
申请日:2000-08-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6
Abstract: 在备有节气阀体的吸气量控制装置中,在节气阀的全开状态时,使该阀不存在于节气阀的吸气道内,以减低吸气阻力。在节气阀体11上,设有直径大于吸气道12并与吸气道12的轴线X直交的嵌合孔18,在该嵌合孔18内,嵌合着在全闭位置和全开位置间旋转移动的旋转型节气阀20,在该节气阀20上,设有在其全开位置与吸气道12吻合的阀孔27。
-
公开(公告)号:CN1326871A
公开(公告)日:2001-12-19
申请号:CN01119445.6
申请日:2001-06-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5/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 B62J35/00 , B62J37/0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燃料配管连接构造,在取出燃料用的燃料配管80上设置锷87,在取出通孔62的出口,设置供燃料配管80的一端部插入的配管插入孔63,包围该配管插入孔63地从燃料箱21外面伸出壁部64,在该壁部64上安装卡爪95,将卡爪95卡在上述锷87上,防止燃料配管80脱出。将燃料配管插入配管插入孔,将卡爪卡在燃料配管的锷87上,可容易且迅速地将燃料配管连接到燃料箱上。另外,例如与为了连接燃料配管而将燃料配管连接部从箱外面突出的构造相比,本发明的壁部突出量比该燃料配管连接部的突出量小,所以,在组装或运送燃料箱时,壁部不碍事,可提高燃料箱的处置性。
-
公开(公告)号:CN1287218A
公开(公告)日:2001-03-14
申请号:CN00122698.3
申请日:2000-08-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6
Abstract: 在备有节气阀体的吸气量控制装置中,在节气阀的全开状态时,使该阀不存在于节气阀的吸气道内,以减低吸气阻力。在节气阀体11上,设有直径大于吸气道12并与吸气道12的轴线X直交的嵌合孔18,在该嵌合孔18内,嵌合着在全闭位置和全开位置间旋转移动的旋转型节气阀20,在该节气阀20上,设有在其全开位置与吸气道12吻合的阀孔27。
-
公开(公告)号:CN1211693A
公开(公告)日:1999-03-24
申请号:CN98116017.4
申请日:1998-07-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8
Abstract: 提供操作性优异的电动式变速装置的变速控制方法。在使离合器的断续随马达驱动的变速轴的转动而连动进行的电动式变速装置的变速控制方法中,在接合已解除接续的离合器时,使变速轴直到预定的时刻前作高速转动,而在预定时刻以后则作低速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3803C
公开(公告)日:2002-11-06
申请号:CN98119249.1
申请日:1998-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0 , B60K1/00 , B60K1/04 , B60K6/36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48 , B60K6/543 , B60L11/14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86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20/00 , B60W2420/00 , B60W2420/10 , B60W2422/00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83 , B60W2510/105 , B60W2510/244 , B60W2520/10 , B60W2540/04 , B60W2540/10 , B60W2710/0605 , B60W2710/0666 , B60W2710/083 , B60W2710/105 , B60Y2200/12 , Y02T10/6221 , Y02T10/6286 , Y02T10/642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10S903/909 , Y10S903/913 , Y10S903/918
Abstract: 提供可根据操作者所需,任选以发动机为主的行驶或以发电/电动机为主的行驶这种混合行驶方式的混合型车用控制装置。混合型车用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充电量设定装置121、后轮目标输出设定装置122、发动机目标输出计算装置123、节流门目标开度设定装置124以及具有方式判定装置125的管理控制装置120。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8C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98119232.7
申请日:1998-09-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铃木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 , B60K1/04 , B60K6/383 , B60K6/40 , B60K6/48 , B60K6/543 , B60K17/02 , B60L11/14 , B60L11/1877 , B60W30/18036 , B60Y2200/12 , F02B61/02 , F02B75/16 , F16H2200/0034 , Y02T10/6221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10S903/903 , Y10S903/905 , Y10S903/906 , Y10S903/909 , Y10S903/912 , Y10S903/913 , Y10S903/914 , Y10S903/918 , Y10S903/951
Abstract: 一种双动力车辆的驱动力传动装置,以发动机与发电电动机为驱动源,在到达发电电动机和发动机的驱动力合流点的从发动机开始的驱动力传动系统中,配置离心离合器,变速器与单向离合器,构成双动力车辆的驱动力传动装置。可将发电电动机做成电动机并用发动机和发电电动机使车辆前进,可将发电电动机做成发电机并一面用发动机发电一面给蓄电池充电,可将发动机的传动切断,只用发电电动机使车辆前进或后退。
-
公开(公告)号:CN1067752C
公开(公告)日:2001-06-27
申请号:CN95120108.5
申请日:1995-1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地抑制从中间位朝第一速度位置变速时产生震动及噪音的技术。其结构是(a)、在N→1切换时,离合器杆8的摆动(A)较大,推动45朝离合器外部元件5的方向推压制动用带41,使其产生“<”变形。(b).在1→2→3→4速切换时,离合器杆8的摆动量为(B),比(A)小,制动用带处于有效制动前的状态,不受约束。这样,仅在从中间位置朝第一速度位置进行方式切换时制动,可防止变速震动的发生,而在其它方式切换时不制动,大幅度地延长制动部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215672A
公开(公告)日:1999-05-05
申请号:CN98119249.1
申请日:1998-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0 , B60K1/00 , B60K1/04 , B60K6/36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48 , B60K6/543 , B60L11/14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86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20/00 , B60W2420/00 , B60W2420/10 , B60W2422/00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83 , B60W2510/105 , B60W2510/244 , B60W2520/10 , B60W2540/04 , B60W2540/10 , B60W2710/0605 , B60W2710/0666 , B60W2710/083 , B60W2710/105 , B60Y2200/12 , Y02T10/6221 , Y02T10/6286 , Y02T10/642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10S903/909 , Y10S903/913 , Y10S903/918
Abstract: 提供可根据操作者所需,任选以发动机为主的行驶或以发电/电动机为主的行驶这种混合行驶方式的混合型车用控制装置。混合型车用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充电量设定装置121、后轮目标输出设定装置122、发动机目标输出计算装置123、节流门目标开度设定装置124以及具有方式判定装置125的管理控制装置12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