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式自适应起落架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9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170431.9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足式自适应起落架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直升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其中,该起落架包括:机架、前液压支腿、前电液伺服阀、右液压支腿、右电液伺服阀、左液压支腿、左电液伺服阀和惯性导航仪,其中,机架为中位线带梁的等腰梯形结构,前液压支腿铰接在机架的上底,右液压支腿和左液压支腿分别铰接在机架的下底,前电液伺服阀固定在机架的上底中心位置,右电液伺服阀和左电液伺服阀分别固定在机架的下底两端处,惯性导航仪固定在机架的梁的中心位置。该起落架可实现直升机在晃动舰面上安全着舰以及着舰后一段时间内随舰面调整,使机体始终保持平稳的功能。

    一种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中的功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40973.7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中的功能设计方法,包括:分别在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和物理设计阶段设计系统功能;其中,在概念设计阶段,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在预先定义的场景中识别系统功能;在逻辑设计阶段,将已识别出的系统功能分解为能够由单个设备实现的子功能,并且识别出用于承接各个子功能的具体设备;在物理设计阶段,关注各个子功能的实现方式和系统的实现方式。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对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中系统功能的设计问题,即由于系统功能的涌现性,要求解决如何将系统的顶层功能分解至多个具体设备中的问题。

    一种空载被动式自适应起落架的着舰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25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03997.8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载被动式自适应起落架的着舰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液压源,以及分别配置于每个起落架上的1套自适应控制机构;自适应控制机构中,控制器通过分别与电磁阀和伺服阀电连接,液压源、电磁阀和换向阀依次连通,形成控制油路;换向阀与伺服阀之间通过高压油路连通,伺服阀与液压锁之间通过伺服油路连通;液压源分别连接到电磁阀、换向阀、伺服阀;所述收放作动器的腔体内安装解锁机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直升机着舰的现有控制方式,响应不及时,极易错过静息期,以及需要的传感器种类多,硬件可靠性要求难度较大,着舰安全性较差等问题。

    一种抗坠毁支柱式起落架缓冲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349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55031.X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坠毁支柱式起落架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拉伸吸能元件,包括连接处、上支撑段、拉伸吸能段、下支撑段和止动台,所述连接处与直升机机身固定连接;中间筒,所述中间筒的上端面与所述拉伸吸能件接触;剪断销,所述剪断销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拉伸吸能件上,所述剪断销的另一端固定在直升机机身上;其中,着陆载荷达到一定值后所述剪断销剪断,所述拉伸吸能元件被所述中间筒带着向上运动,开始拉伸变形吸能,且拉伸载荷稳定;本申请将机轮运动限制在缓冲器轴向运动,可以有效避免机轮航向和侧向运动,有效限制了起落架需要的坠毁运动空间。

    一种应用于直升机的四足式自适应起落架

    公开(公告)号:CN116198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441289.1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直升机的四足式自适应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板簧,作为机体着陆吸能装置;上摇臂,所述上摇臂的一端与直升机机身连接,所述上摇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板簧上端;下摇臂,所述下摇臂的一端与所述直升机机身连接,所述下摇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板簧下端;作动筒,所述作动筒的一端与所述直升机机身连接,所述作动筒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板簧上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作动筒上;液压系统,用于控制所述作动筒内油液压力;其中,所述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信号发送指令至所述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基于所述指令控制所述作动筒的行程。

    一种直升机支柱式起落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17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0064.4

    申请日:2022-11-17

    Inventor: 王乐 方建义 杨赟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升机支柱式起落架,包括:外筒,包括法兰盘;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一端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旋转筒能够伸入所述外筒内;内筒,与所述旋转筒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内筒能够伸入所述旋转筒;防扭臂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筒与所述旋转筒之间;本申请通过外筒采用法兰形式与机体结构对接。机体结构上接头上开有与外筒直径相同的孔,与外筒配合能够传递航向和侧向载荷。起落架通过外筒底部的法兰与下接头连接,通过若干个螺栓将法兰固定在下接头上,能够传递航向、侧向和垂向载荷。

    一种基于触地感知的自适应起落架着陆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3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42425.9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触地感知的自适应起落架着陆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基于触地感知着陆指令控制电磁阀;液压源,包括高压油路和回油路,所述液压源用于向所述起落架的作动筒和解锁机构提供液压油;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高压油路和回油路上;位移传感器,设置在起落架的收放作动筒上,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基于触地感知控制无需实时获取测量离地距离,基本不受天气、沙尘和地形遮盖物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可以实现直升机在“未知地形”条件下的盲降,着陆前无需对起落架姿态预调节,着陆过程更加直接、快捷。

    一种直升机用一体化收放起落架

    公开(公告)号:CN114180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82486.6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用一体化收放起落架,包括机轮、轮胎、扭力臂、一体化缓冲器、电磁换向阀、内置贮油箱的一体化撑杆、应急放气瓶、油箱、电机泵、控制盒和液压管路,其中:一体化缓冲器的上端与机身接头固定,下端通过扭力臂与机轮、轮胎连接,一体化缓冲器通过液压管路与撑杆的内置贮油箱连接;电磁换向阀装在撑杆上,电磁换向阀与油箱、撑杆的内置贮油箱、应急放气瓶连接,电机泵与油箱连接,控制盒与电机泵、电磁换向阀接通;一体化撑杆的外筒端部铰接在一体化缓冲器的外筒侧面上,一体化撑杆的内筒端部铰接在机身的接头上。本发明提出的起落架结构具备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系统可靠性高的突出优点。

    一种新型起落架轮锁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2912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24585.X

    申请日:2014-08-26

    Abstract: 一种起落架轮锁,属于起落架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活塞杆为中空结构,顶端径向有定位销孔,中部有圆盘,圆盘下表面有凸台,活塞杆穿过壳体,中间圆盘在壳体内;在壳体和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顶在壳体上端,另一端顶在活塞杆圆盘上表面;芯杆一端有通孔,另一端是接头;触动片和定位环依次套入芯杆后,将芯杆插入活塞杆空腔,定位销穿过芯杆和活塞杆各自的定位销孔,使芯杆和活塞杆固定连接;芯杆另一端与锁销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运用液压和手动两种独立驱动方式来进行轮锁的开启或闭合;在直升机停机或液压系统失效时,地面人员可以对轮锁进行简单的操作,使机轮处于锁定或自由状态。

    一种自适应起落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8245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1227879.3

    申请日:2017-11-29

    Inventor: 杨赟 陶周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起落架,属于直升机起落架结构设计领域。所述起落架包括第一缓冲器、第二缓冲器、摇臂以及作动筒,其中,第一缓冲器的一端连接机体,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摇臂上,所述摇臂的一个端部铰接所述作动筒的一端,另一端铰接在机体上,所述作动筒的另一端连接在机轮轴上,所述第二缓冲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作动筒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摇臂上。本发明起落架对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强,具备动态平衡控制能力,自适应工作模式下能在大角度范围内维持机体平衡。自适应工作模式可替代鱼叉的功能,故另一方面能降低直升机结构重量,且舰面不需要助降格栅。

Patent Agency Ranking